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與秦始皇做哥們兒》第83章 左氏城
  子南角並未入席,而是向左襄施禮道:“小子想看看家臣富甲的傷勢,不知太史公可否應允?”左襄爽快的答應了子南角的請求,頗為讚許道:“公子你小小年紀就知關愛家臣真是難得!要是你繼承了封君,想必也是一位好衛君。”

  一旁的殷姓漢子對子南角說道:“公子讓我隨你一起去吧,今日丟下富甲兄,心中很是愧疚,殷眾想留在富甲身邊親自照顧!”左襄說道:“去吧,他身邊正需要一個貼己之人照顧。”子南角點點讚同,又向魯仲連知會了一聲,面色已有疲倦之意的魯仲連慢悠悠的說道:“應該去看看!”子南角便和殷眾隨著左襄喚來的侍女出了大廳。

  廳上賓客都已入座,左府的侍女為諸位杯中斟滿了桂花酒,左襄舉杯邀大家共飲。秦夢坐在左襄旁邊,此時視角開闊,廳內眾人狀況一目了然。大家飲完,杯未放穩,突然從門口處突然竄進來一個黑衣人。門口處守衛的家丁覺察時,黑衣人已經來到魯仲連身邊,俯首低語。左府家丁大聲責問:“何人?”,聲音還未落下,黑衣人一晃飛奔而出,消失在夜色中。

  除去那聲呼喊,好像什麽事情都未發生過,主人位置上的左襄自然看見了這一切,揮手示意跨進門來的家丁退去。此時魯仲連含笑作揖道:“太史公,失禮了,弟子莽撞,多多包涵,弟子來報衛君子南真帶領二百甲士出了濮陽城在趕來寒泉岡的路上,估計半個時辰就能趕到!”

  魯仲連對子南真的監控竟到了如此地步,從黑衣人犀利的身手來看,魯仲連身份絕不簡單,背後實力甚是強大。絕非史書記載的隻憑三寸不爛之舌就可以說動趙王義不帝秦的所謂熱心人士。

  史書多記載何人何時幹了何事,而不交代人物背景,動機,過程,故而歷史就多了很多演繹。秦夢多年讀史書養成了發問思考的好習慣,為何歷史名人總能橫空出世,為何歷史名人想見誰就能見到誰,為何歷史名人總是形象高大。秦夢費勁思考半天竟然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這才是歷史,而非小說。

  事情交代的過於清楚未必是真正的歷史,而事情簡單到只有結果的那才是歷史。歷史又是人來書寫,人自然有好惡憎恨,最後寫出來的東西到底是歷史還是小說,只有歷史才知道。

  魯仲連接著說道:“左公,你說此事如何為好呢?”左襄含笑不語,屏退廳中的樂人和侍女,起身離席來到魯仲連桌前,這才哈哈笑著回答道:“想必魯公未必隻為帶走公子角家臣富甲而來寒舍的吧?”

  魯仲連也起身面露笑意望著左襄道:“左公果然智慧超人,鄙人來此,確非隻為富甲一人,左公來自左氏城,很久以前左氏城既非楚國,也非魏國,而是衛國之地,這樣算起來左家和富甲殷眾一樣都曾為衛君家臣。左氏家族歷來講求不忘根本,忠義立世,在下正是因此,才來府上尋求左公的幫助。”

  昔年衛嗣君的時候,衛國確實擁有左氏城,史記記載,一名逃犯跑到了魏王那裡,衛嗣君對此事不依不饒,一定要將逃犯抓回來,在衛國受完懲罰才行。只是逃犯精通醫術又得了魏王看重,魏王不肯放。衛嗣君出價五十金,魏王依然不允,衛嗣君又提出願拿出一座左氏城來交換,衛臣就勸解衛君不要意氣用事,衛嗣君就講,衛國雖小但一定要嚴明法治,逃犯逃走,一定要追索回來,一座左氏城不夠可以出十座像左氏城一樣的城。最後魏王感動衛君治國有方,分文不取,

將逃犯送回了衛國。  秦夢知道這個歷史小故事,既然左襄來自左氏城,那左家以前也應在衛國任職。那麽左襄的先輩也像富甲和殷眾的先輩富術殷順且一樣都是衛君的家臣,左襄自然就和衛國有脫不開的關系。左襄下面的話證實了秦夢的推斷。

  左襄面色嚴肅,面相東方作揖一拜道:“左氏城是我左家宗族家廟所在,自然不會忘卻,世代受衛君恩澤。不過衛國衰落的實在太快,兩代國君,從諸侯自貶為君,徹底變成了魏國的附庸。我過世的親母就是衛嗣君之女,只是母親出身卑賤,逝去又早,子南氏宗親估計也已忘記這份血緣了吧!”

  魯仲連聽完,平靜的面容蕩起了一絲笑容,隨即歸於平靜,拱手向左襄說道:“左公何不早說,這樣算來左公還是衛嗣君外孫,懷君外甥,公子角的親表兄,公子角相見沒有相認,實乃最大的失禮之處,真是一家人不認一家人了,那這樣說來,我此次過來求你幫忙也就順理成章成了你的分內之事!”

  左襄接著說道:“魯公, 見外了,子南角的事自然就是我的分內之事。懷君困在大梁,我是知道的,我們見了一面。懷君感歎自古君王無孝悌,都是為了權柄征伐不斷,不說天下,就說衛國,子弑父,弟弑兄,何其多!王室貴胄之間多是爭鬥。子南角還在濮陽,萬一新君即位,公子角性命堪憂。只是懷君身在囹圄,無力回天。只是請求我,看在舅甥的份上,照顧一下子南角,我便答應了。只是私下尋找子南角,卻發現他已消失的無影無蹤,看到魯公,我這才明白怎麽回事!”

  兩人說話在場眾人都聽到了,朱萬不由讚歎道:“遇事不慌,魯仲連真乃大丈夫也!”魯仲連一點也沒有著急逃命的意思,反倒和左襄談笑風生。兩人一問一答間包括秦夢都明白了魯仲連幫助子南角的緣由。

  魯仲連年輕時周遊列國,結果如果平常人一樣碰了滿鼻子灰,正當抑鬱消沉時來到了衛國濮陽,唯獨懷君對魯仲連頗為看重,待為上卿,兩人一見如故,首次見面就談了一天一夜,毫不疲倦。

  懷君知道衛國勢微隻想著自保,魯仲連崇尚仁愛,不喜征伐,希望天下維持現狀。兩人有了共同話題,談起話來就頗為投緣。魯仲連和懷君朝夕相處兩年有余,便結下了深厚的情意。

  只是衛國太小,僅一城之地,無法實現魯仲連的抱負,衛君明白魯仲連才學,最後兩人含淚分別。魯仲連講述這段經歷時,滿眼淚水,大有士為知己者死的意味。秦夢作為一個現代人,很難體會這種感情。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