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與秦始皇做哥們兒》第782章 孔子出海是為尋寶?
箕公自稱是商王子箕子的後裔,對於殷商史籍頗有研究,然而商王相土年代過於久遠,上面甲骨上的文字不能盡數解讀,有些解讀出來,不知其意。

 面前一大堆甲骨,真成了一堆爛骨頭了。

 不過箕公強調這就是商王相土遺留下來的藏金圖,商王相土不僅是位之君,更是一位好祖先。相土明白盛極而衰的道理,在商國盛極一時,不忘收集天下財富,藏於高山深谷之中,留備不時之需。

 商王相土自敘,集聚大量財富,分散天下,就為防備後世哪代商王遇上不測,可以循跡找到他所金藏,可重振國威,複辟大業,延續祖宗社稷。

 商王相土那是和第三代夏王太康同時代的人物,距離此時也已小兩千年了,年代太久遠,滄海桑田,即便藏寶圖,全部解讀出來,也不好找出金藏之所在,即便費勁力氣,尋找到金藏所在地方,裡面金子也不會太多,說不定還不夠尋找所消耗的錢帛糧草。

 所有關注此事的人們突然失去了原有的熱情,平原君趙端也已是一副半死不活之態。

 “寡人就想問,這麽一堆爛骨頭,箕公到底有沒有發現可商王相土的藏金的具體所在?”平原君趙端極力克制他的煩躁情緒,咬著牙說道。

 箕公神色猶豫的說道:“仆下借助所載文字,拚出了兩幅山川地理圖,天地之大,千篇一律,仆下也不敢斷言,上面是何地,希望和諸位夫子齊心協力群策群力,解惑這兩幅地圖,看到底所畫是何地?”

 “既然寶藏連個鳥毛都沒有,那咱們就群策群力,一塊去尋商王的寶藏!”平原君趙端也算是一位識時務的英才,他也已不抱有吃獨食的希望了。

 平原君召集所有學識淵博的門客舍人,王族宗室,宿儒大家,一同探討商王為後世子孫藏金之事,藏金圖上描繪的地方在天下何方?

 平原君的兩個仆役,托著兩個木質托盤,挨個讓在場人員觀看,托盤中分別盛放兩幅由數塊骨頭拚出的地圖,隱約能看出其中描繪了一條河流,另一副是一座山峰,上面各有一個字。

 箕公對眾人一揖說道:“在下只能確定這兩幅地圖,河流這副上面有個易字,山峰這副圖上有個魚字,再多鄙人也就不知了!”

 這兩個字一眾學富五車的人,不說之前誰也看不出一個是易字一個是魚字,即使知道了這兩字,也附和不上。

 不過這並影響眾人的滔滔奇談。

 平原君的門客,申公說道:“今日箕公解讀甲骨文字,讓我等大開眼界,殷商本是東夷部落,崛起於商契,得國於商王相土,相土在位時,商國鼎盛,搜刮天下金玉寶貝,藏之深山之中以備後世子孫不時之需,真乃未卜先知的聖人。

 相土數代之後,曾有商王“亥”,有易之君設計殺了王亥,奪取了商王亥的牛馬牲畜,王子上甲微為父報仇鏟滅了有易國。

 難道這個有易國就是這副地圖的所在?若是如此的話,那這副地圖,應當就在燕國的易水流域,然而易水流進地方,寶藏又如何找能?

 至於這個標有魚字的地方,鄙人認為不再中土之內,魚從水,商王最得意之作就是將國力擴展到了海外,鄙人認為這個“魚”字很可能代表鮮。

 朝鮮之地有鮮山,鄙人認為這個山就是鮮山。”

 申公學識淵博,所言有理有據,令人眼前豁然開朗,一下子就將藏金所在鎖定了范圍。

 這讓平原君趙端臉上頗有榮光,自家門客不都是酒囊飯袋的窩囊廢。

 門客朱公更是附和道:“申公所言有理,商王亥曾和有易氏交情頗深,客居有易氏,雖然因為有易氏貪婪奪財,不過這側面反映,商王和有易氏交情頗深,若是這樣金藏在易,就是順理成章之事。鄙人也讚同易就是易水,應在如今燕下都之地。

 至於“魚”字,鄙人也認為當是鮮山。如今箕王王都所在的山峰!鄙人曾聽人說,箕子奔去朝鮮就是為了尋找金藏,好複辟殷商!”

 平原君的又一門客,是投入門下不足半年的趙公,也附和道:“商人本是鳥人托生,喜歡早起鳴唱,就稱朝歌,喜歡早起捕魚,就稱朝鮮。這樣的名字比比皆是。朝鮮如今看似不再中土之內,其實是我華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鄙人也讚同申公,朱公所言,魚當是朝鮮之地的鮮山!”

 秦夢聽聞這位趙公所言,不禁啞然失笑,原來朝鮮還和朝歌有這等聯系。

 “孔子經常會說:”道不行,乘桴浮於海上。”孔夫子為何經常要去海上呢?無意他想尋求祖上的榮耀,前去朝鮮之地完成它成王之志,若不是那裡有寶藏,為何孔子天天嚷著要去海上呢?屬下也認為,這個魚代表朝鮮之地上的鮮山!”一個長相頗為滑稽的瘦骨嶙峋的年輕後生也插言說道。

 秦夢聽聞,差點沒忍住笑出聲來,原來孔子要出海竟然也是為了尋找寶藏複辟殷商自立為王啊!

 又一個人侃侃而談道:“屬下讀書萬卷,知道自契到湯八遷都,從湯到帝辛更是六遷都,商國遷都如此頻繁,很容易讓人聯想起,他們並非是為了遷都,而是在尋找商王相土留給子孫後代的寶藏!

 世人都知商王亥,為有易氏所殺,其子上甲微報仇心切,而國中並無糧草,然而上甲微,卻有用不完的錢糧,一舉就竟將有易氏鏟平,可定得到了商王相土的寶藏!

 商紂帝辛更是昏庸無道,然而他卻能大肆修建露台,建造肉林酒池,他哪裡來得那麽多財富揮霍,商紂必然尋到了先祖相土留下的大量財富。

 後來箕子為什麽要去朝鮮, 想必也是為了尋找商王相土遺留下來的金藏,為了復國。

 在下認為易就是有易氏的易,魚就是朝鮮的鮮!此地必然有商王相土留下的寶藏!”

 接下來所言離題越來越遠,更有人說,商人都是鳥人所化,鳥類最喜歡在窩中存儲糧食,商王相土此舉很是符合鳥類屬性。

 秦夢也越來越聽不下去了,不由衝著殿廳角落裡的倉海君咧了咧嘴。

 平原君的門客欲要發言,不想公孫龍一拍案幾,罵道:“統統一片胡言,都是無稽之談,五百年之前,城不過三裡,國不過百裡,更何況商王相土距今將近兩千年之遠,哪裡有什麽寶藏,即便有,商王相土能囤積多少金子,百金,千金,萬金?要這麽多金,不從事生產,如何能富國強兵?將甲骨留下給我,你們散去吧!”

 秦夢也為公孫龍的這一拍而叫好,趙國不全是糊塗蛋,還是有明白人的,趙國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若依賴找到意外寶藏強國,那只能說明,趙國氣數快盡了!與秦始皇做哥們兒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