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祖上是盜墓的》第四百二十章 琉球王國的碑
象龜是值錢的。因為象龜是觀賞性極強的動物,正是因為它是觀賞性強的動物,被很多有錢人所養,就算是象龜貴,有錢人還是願意買來,放在家裡養的。只因為象龜的壽命長,一是觀賞性強,既然壽命長了,就能給家人帶來長壽。

這麽一來就有了市場,就會有獵人前往獵搏象龜。這就是造成了象龜數量劇減的原因,令得象龜成了瀕臨滅絕的動物。

這都是因為人類的貪婪和欲望所造成的,人類才是最為可怕的,環境的變化和惡化是與人類不可分割的,人類應該是負主要責任的。

雖說象龜是很珍貴的,獵捕它的話,能給自己帶來大量的金錢,可沒有一個人是有心想獵捕象龜呢!因為象龜是龜中的長壽者,它的長壽在龜類中都算是拔尖的,想想看吧,一個拔尖的象龜,那是多麽珍貴。

更何況,曹鬱森他們最想找的就是龜窟,要說龜窟在哪裡?或許就在這下面!在他們所處的小島下面呢!

雖說龜窟是海龜們自葬之地,當然那是自己的理解,可像象龜這樣的大陸型的龜,要是它具有條件說不定也會找到這裡來的。因為龜類都是要找一個風水寶地來埋葬自己的。不過吃不了海水的象龜,真能找來這裡?還是此處的象龜為了生存,而產生了優勝劣汰,它是可以適宜海水了呢?

“你們快看!那是什麽!”張秋池的眼睛是特尖的,他指著遠處一個巨型的動物在移動著,或許是因為張秋池的大叫,讓這個巨型的動物回過頭來看了一眼張秋池。

這居然是一隻海龜!眾人也看出來了,那是一隻棱皮龜!梭皮龜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最長體長可達3米,殼可達2米多,又稱革龜。

在威爾士發現過有記錄以來最大的個體,它的重達916公斤,體長超過2.5米,可悲的是,這隻棱皮龜被發現的時候已經死了,因為誤食了一塊塑料。

而現在呈現在曹鬱森等人眼前的棱皮龜卻不僅是體長3米,而是達到了驚人的4米多!這麽大型的一隻海龜,又怎麽不能說成是怪物呢?

很顯然,這裡的動植物,不知是不是與世隔絕的原因,都比別的地方的動植物要大得多呢。

不過見到烏龜了,總是讓人高興的一件事!因為他們要找的就是龜窟嘛!

眾人的腦子裡就會產生一個想法了:烏龜們知道了一個風水寶地,自然會是趨之若鶩了。這麽一想的情況下,那就是覺得底下是龜窟的可能性真的是太大,太大了!

太好了!既然如此的話,為什麽還不加快步伐呢?一定要把這裡翻個底朝天,得把通往龜窟的道路給找出來。

只是有一點,大家都是知道的,那就是只要小島沉下去的話,大家都有可能會葬身海底,怎麽出來,那可就不懂了。

所以他們覺得應該是快點把龜窟的所在給找出來,想必進到龜窟之中,就不會再有什麽危險了吧?那時就是一路順風了吧!

當然這是人們的想法,至於事實是不是這樣,那就未得而知了。人們是在搜索著,想要找出龜窟的所在。

薑會濤自然是十分關心那一邊的情況了,他一個來電過來就是想要了解情況呢。

袁承祖是一五一十地全部給薑會濤說清楚了,薑會濤一聽,他是在不斷地點頭呢,心裡那個高興啊,自然是命令袁承祖一定要加快步驟以完成。

袁承祖正說著的時候,他聽到了興奮的呼叫聲:“太好了!我們發現了寶貝!十足的寶貝!真是太好了!”

什麽寶貝能讓得人們這麽興奮啊?是不是龜窟的所在,

讓人發現了?果真如此的話,真是一個天大的幸運!袁承祖便說:“我們有了重要的發現!我立即過去!”薑會濤點頭,說:“去吧!你可得全程跟著!不能落後啊!”

袁承祖過來了,他們看到的卻是一塊碑,那一塊碑是寫著琉球王國四個字。

琉球王國?難道這座小島以前是屬於琉球王國的嗎?琉球王國雖然是離這裡不遠,可是並不是這個方位的啊!怎麽會有琉球王國的碑呢?可碑上是明確地記載著琉球王國。

既然是與琉球扯上關系了,那就要是尋根究底才行了,不說個清楚,不弄明白,又怎麽行呢?

據說琉球的得名是這樣的:隋煬帝令羽騎尉朱寬出海尋訪海外異俗。行至今日北起奄美大島,南至與那國島時,見一片珍珠般的島嶼浮在海面中,“若虯龍浮在水面”,遂為其取名流虯。因“虯”意為小龍,為避帝王龍諱,將該地更名為流求。明朝洪武五年,將該地美名以:琉球,意味琉璃玉和珍珠球。

琉球的官方語言是受到閩南語的影響很大,尤其是福建話的影響更大,尤其是明朝時賜36姓移居琉球。

這36姓分別是工匠、學者,或者是擁有一技之長的人,其子孫後代世代都受到了琉球王的禮遇,高官得當,駿馬得騎,因此閩南語更是流行了。

可以說,琉球王國是受到了漢文化很大的影響呢!現在這裡有琉球國的碑,是琉球國人登上了小島,立下了這一塊碑,還是什麽原因?

一看,碑上除了琉球王國之外,還有“於越”“閩越”四個字,這就怪了!琉球王國又與於越和閩越扯上什麽關系啊?

所謂於越的祖先就是夏朝的君主少康的的庶子無余封到了東南方建立起了越國,無余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越王勾踐的先祖。

後來越王無疆北上伐齊大敗,沒有指定繼承人,長子玉和次子蹄各自以正統自稱,從而是自立為王,越國分裂,楚國再吞並了越國大量的領土。越國王室因此而南遷到閩地,玉和蹄的後裔分別建立了閩越和東越,閩南語得已出現,當然是與於越之後建立的閩越脫不了乾系的。

好像於越、閩越是與琉球王國一杆子打不到一起去的,可為什麽在這一塊石碑上卻刻有這些字呢?這是在表明這些是有什麽相關聯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