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回到漢朝當老師》第五百三十四章 寸草不留
得知漢軍接受投降的消息之後,王儉城之中的扶桑人都很高興。

這些扶桑人並不認為一次詐降就能擊敗外面的漢軍。

他們表面上信誓旦旦的說要擒拿漢軍的水軍指揮官,搶奪漢軍的艦隊。

但隱秘的打算是,一旦開始受降,然後再漢軍進城的瞬間發動攻擊,就會把漢軍的戰鬥力量都吸引過來。

這樣,那些掌握了造船核心技術的人員,就有機會從另一面逃出王儉城。

只要離開王儉城,剩下的東西就好辦了。

接下來,就是頻繁的使者聯系。

研究受降事宜。

在一切都準備就緒之後,燕銘最後提出了一個問題:受降地點,的問題。

王儉城的人堅持要在城內受降。

而燕銘,則要求,受降必須是城中的軍兵一起出來,放下武器,接受漢軍的整編。

扶桑人存的就是再城中伏擊漢軍的心思。

如果真的按照燕銘的說法兒,這樣的詐降豈不是變成了真正的受降。

他們自然不會答應。

這樣一個猶豫,已經暴露了他們的想法兒。

燕銘卻裝作不知道,和扶桑人派遣過來的使者一邊周旋,拖延時間。

一邊讓耿直和於傲悄悄的準備攻城。

而且下了命令,城中之人,一個都不能放過。

這就是屠城的命令。

對人命,燕銘絕對是很在乎的。

可是朝鮮人和扶桑人勾結,搶奪了大漢的運輸船和護衛艦。這種事兒,不能妥協。

必須要給周圍這樣的小國一個震撼性的教育。

讓他們知道,和大漢朝為敵,只有死路一條。

這邊,使者正往王儉城傳遞著漢軍準備妥協,接受入城受降的要求。

扶桑人也把城中的兵力完全集中到了南門。

這裡是他們預定的伏擊地點。

一旦漢軍前來,這裡就是主戰場。

然而,讓扶桑人沒想到的是。

此時的耿直和於傲正悄悄的集結了漢軍最為勇猛的士兵,悄然的來到了王儉城的北門。

此時的北門,是王儉城最為薄弱的防禦地點。

因為漢軍在發起攻擊的時候,北門只是有一隊軍兵看著,只有零星的進攻。

更多的攻城壓力,實際上來自於南門。

入夜。

扶桑人在南門精心的準備著,因為天明的時候,就是漢軍前來受降的時候。

到時候,會有人從北門悄悄的逃脫。而他們則會在漢軍大亂的時候,衝擊漢軍的陣營。

若是僥幸能捉拿漢軍主將,就可以如法炮製,讓忍者裝成漢軍主帥。

到時候,就真的能把漢軍的艦船帶到扶桑去。

如果真的做成了,這就是大功一件。

就在扶桑人摩拳擦掌的時候。

劇烈的轟鳴聲忽然從王儉城的北門傳來。

一個個巨大的火球染紅了夜空。

王儉城的北門,遭到了漢軍集中火力的攻擊。

沒有多少人守衛的北門,幾乎在一瞬間,就被漢軍攻破。

守衛北門的朝鮮人還想拚命。

可還沒看到漢軍的影子,就被黑暗之中射來的弩箭擊殺了一大片。

“狡猾的漢人。”扶桑人怒吼著,立刻調動了南門的軍隊,準備增援北門。

“轟。”

炸響在南門同時響起。

與此同時,那些沉寂在大同江上的戰船也開始呼嘯著放出了火雷,攻擊王儉城的水門。

一瞬間,安靜的王儉城戰火四起。

這種一靜一動的變化,讓駐守王儉城的朝鮮士兵幾乎喪失了任何一點兒抵抗的心裡。

王儉城,攻破了。

扶桑人本以為漢軍攻破王儉城,

會第一時間收降敗軍。他們正好趁亂逃出王儉城。

只要能逃出一個人,他們就能把造船的資料帶回扶桑。

這種蒸汽機船,簡直是太先進。

小小的扶桑國人,老早就知道技術的重要性。

只可惜,他們的算盤打錯了。

漢軍攻入王儉城之後,根本就沒有任何受降的意思。

他們的弩箭和燕刀才是受降的工具。

所有的朝鮮士兵,都被屠殺。

甚至城中的任何一戶居民也沒有放過。

屠城。

你沒有看錯,漢軍屠城。

這種屠殺,是燕銘授予的權力。

王儉城,是朝鮮的大城。居民和軍隊都不算少。

這種屠殺,幾乎進行了一夜。

一直到了天明,街巷之中,小規模的戰鬥還在進行著。

而一群特殊的人,已經被圍在了王儉城的城主府。

這些人是沒有戰死的扶桑人。

他們的衣著和朝鮮人不一樣。

耿直帶人把他們圍了起來。立刻讓人請示燕銘,要不要抓個舌頭。

燕銘懶得看這些倭寇。

一道令下,萬箭齊發。

王儉城之中最後的扶桑人也都死光了。

整個王儉城,沒有了任何一個除了漢軍以外的活口。

“傳令,把所有人腦袋都割下來。 在王儉城的四個城門磊上京觀。然後放火燒城。京觀上要寫字‘犯我強漢天威者,寸草不留‘。”

這話說的霸氣。

耿直聽了卻有一股毛骨悚然的感覺。

在他的心中,對燕銘有了一個新的看法。

之前和燕銘相處,他是個好好先生。

每日裡不是教書,就是和墨錚等人研究這個,研究那個。

他的學生都會和他開玩笑。

可如今的燕銘,手段的很辣,已經顛覆了耿直對他的認識。

現在他才明白,為何這個看上去很年輕的燕侯,得到了皇帝的認可,得到了韓嫣那樣的追隨。

對待自己人,如春風一般溫暖,對待敵人,如同秋風掃落葉一樣。

這才是燕銘的性格。

四座京觀,在王儉城的四個城門堆積而起。

京觀上面,巨大的白布旗上,正式燕銘的那句話:“犯我強漢天威者,寸草不留。”

隨著王儉城之中,大火燃燒而起,果真是寸草不留。

燕銘整備艦隊,把兩艘護衛艦和運輸船都從王儉城的碼頭上開了出來。

這三艘被劫掠的戰艦,算是重新回到了漢朝手中。

王儉城的大火,燒了三天三夜。

在火苗還沒有熄滅的時候,朝鮮的最高層就已經聽說了這件事兒。

整個朝鮮朝廷震蕩。

大臣們立刻分成了兩個陣營。

一夥兒指責和漢朝作對是不明智的,要求皇帝把太子作為人質,交給漢朝,求和。

一夥人認為漢人殘暴,屠城。應該不惜一切代價,發動群眾,抵製漢朝。

一時間,朝鮮竟然有了內亂的趨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