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鍾後,蘇望出現在了李貴所描述的灞河附近,他的臉上戴著防塵口罩,眼睛卻戴著護目鏡,手中拄著登山杖,背著一個大的帆布背包,一副標準的驢友打扮,風塵仆仆的樣子一路逆河而上。
有時候走累了還拿出水壺喝兩口歇一歇,然後繼續前進。
李貴所形容的地點附近沒有地下皇陵的影蹤,一直走到下午六點左右的時候,終於他探測到了一處地下空間,說是空間,其實就跟他在黑龍谷下探測到的一樣,是個甬道。
當然,更多的時候,人們會叫它墓道。
之所以稱呼它為甬道而不是墓道,只是因為他也不清楚到底是不是墓道。
甬道在地面以下六十米左右的深處,裡面的地面全部為青石鋪就,大約兩米左右的高度,頂是圓弧形的,同樣為青石砌就,甬道很直,一直到超出了他的探測范圍,也沒有出現什麽,只是一條筆直的通道。
他沒有貿然進去,不論傳說的靠不靠譜,為生命安全計,他也得必須穿戴好防毒設備才能夠下去。
好在現在已經是下午六點多,最多再有兩個多小時後,天色就會逐漸變暗,到時候就能夠找到機會換衣服了。
其實更好的辦法是找輛車,然後在車裡換好衣服就可以直接進去了,只是自己四周空曠,又沒有房間或者無人的車輛讓他找機會換衣服。
租車或買車又有兩個難點,第一,就是如果想要租車的話必須得提供身份證,再一個,買車得刷卡,辦理臨時牌照也得提供身份證明。
而這兩點都不是他所願意的。
趁著這個時間,他找了個地方坐在地上,然後吃了點東西補充了下能量,然後讓持續工作了幾個小時的大腦得以放松一下。
傍晚時分,夕陽西沉,晚霞逐漸轉暗的時候,休息夠了的蘇望猛地睜開眼睛,然後四處掃描了一下,最後迅速換了衣服,右臂一抖,他消失在了原地,下一刻,卻出現在了距離地面六十多米的地下甬道內。
多功能手表沒有檢測到有毒氣體,不過他卻不敢疏忽大意,常見的防毒面具有過濾式和隔絕式兩種,過濾式顧名思義,就是通過濾毒罐來過濾掉空氣中的有害氣體。而隔絕式則更好理解,使人員呼吸器官、眼睛和面部與外界染毒空氣隔絕,依靠自身工期的防毒面具。
隔絕式防毒面具又分為貯氣式、貯氧式和化學生氧式三種。
蘇望偷到的是第二種,貯氧式隔絕式防毒面具。
面具阻礙了他的大部分視線,好在從進入甬道內,他就很少用眼睛去看東西,而是把探測異能六面全開,最大范圍的探測未知的空間。
依照他的理解,如果地下皇陵內真的用水銀布置江河湖海的話,應該是不會有像成吉思汗陵內那種恐怖的黑龍存在的,汞揮發出的氣體有劇毒,沒有人任何生物能夠長時間待在裡面而不出事,變形金剛都不例外。
如果真有危險的話,應該也是來自於機關暗弩之類的,只不過這些東西在經過兩千多年的時間後,會不會起作用就不得而知了。
蘇望不趕時間,如今他已經走上了人生的巔峰,有道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如果不是谷雨攛掇了他一次,加上上午的時候楊雲書說皇陵有可能被盜,他是不會冒險進入這麽一個一無所知的地方的。
所有的恐懼均來自於未知。
甬道內,安靜得讓人感到害怕,蘇望屏聲靜氣,小心翼翼地前行著,雖然面具隔絕,導致他的耳力捕捉不到太多的聲音,不過這對於他的影響並不大,方圓一千米的探測距離能確保他的安全無虞。
一路小心前進,多功能手表記錄著他行進的距離和時間,一直到兩個小時後,他探測到前方一百米就是甬道的盡頭,於是他席地而坐,又吃了些東西養足精力才繼續前進。
之前為了能夠有更多的精力去面對接下來所發生的情況,他把探測距離收縮在了四周一百米的距離,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探測更細致,再一個就是能夠減少大腦高速分析所帶來的疲憊感。
甬道盡頭是一整塊高約三米寬約兩米的斷龍石,蘇望還未走過來的時候就再一次把探測距離完全展開,直到走到斷龍石前才重新收縮回一百米。
斷龍石後,依然是甬道,不過更為寬闊,一直到二十米後,開始呈現出一個巨大的大廳。
整個廳高約十米,方圓三十米的樣子,廳中央擺放著一方至少五米高的銅鼎,置於中宮,而四周則以八卦方位陳列八鼎,不過其余八鼎與中央銅鼎相比,就有些小巫見大巫了,基本都是一米左右的高度。
探測到內部的情況後,讓蘇望吃驚的差一點就站了起來,鼎,九方鼎。
禹取九牧所貢之銅而鑄為九鼎,鐫刻九州名山大川、奇異之物於其身,以一鼎象征一州,並將九鼎集中於夏王朝都城。
關於九鼎的下落,一直眾說紛紜,司馬遷在他撰著的《史記》中,對九鼎的記敘就有出入,前後不一,如在周、秦二“本紀”中說,秦昭襄王五十二年,周赧王死,秦從雒邑掠九鼎入侵,但在《封禪書》中卻記載道: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皆嘗亨鬺上帝鬼神。遭聖則興,鼎遷於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淪沒,伏而不見。
《墨子.耕注》則記載道:夏後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夏後、殷、周之相受也。
東周之後,周王室衰落,各諸侯開始覬覦王權,天下進入戰國時代,直到始皇帝統一天下,九鼎歸於大秦帝國所有。
據說,秦滅周後第二年即把周王室的九鼎西遷鹹陽。但到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天下時,九鼎已不知下落,有人說九鼎沉沒在泗水彭城,秦始皇出巡泗水彭城地方,也曾派人潛水打撈,結果卻是徒勞無功。
對於這一點,很多人都在猜測始皇帝是在演戲,國之重器豈是說失落就失落的?一定是早早就預埋進了地下皇陵之內。
也有另一個猜測,說是泗水撈鼎本身就是杜撰的,是為了烘托劉邦而出現的,這個說法也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因為秦都鹹陽道彭城只見,既有渭水、洛水,又有雎水,偏偏傳說秦始皇到彭城泗水撈鼎,也有些說不通。
九鼎的最近的一次出現,應該就是秦武王出巡洛陽時與烏獲、孟賁比賽舉雍州大鼎,絕臏而死的故事了。這一點在《羋月傳》中也曾演過。
當然也有人認為,九州一統,九鼎就應該是一鼎才對,應該不是九個鼎,而是一個鼎,所謂九鼎,其名應該是九州鼎才對。
如今,九鼎的下落更多的人認為是埋在始皇帝陵裡,雖然只是猜測,但卻被更多人所接受。
不過眼下,蘇望可以很肯定地對整個世界喊出來,九鼎就在秦始皇陵內陳放著。
只不過為什麽大小差異如此突出呢?難道是中央之鼎所在的地方產銅更多一些嗎?
在外面休息好了之後,蘇望深吸兩口氣,再一次探測了裡面的情況之後,下一瞬間就出現在了九鼎之旁。
雖然之前已經探測過了九鼎樣式,但親眼見過後的震撼遠比呈現在腦海中要真實而強烈得多。
中央大鼎為方形四足鼎,正面雕琢著奇怪的祥獸,背面則刻有銘文,可惜的是這些蘇望都不認識。不過這不妨礙他用手機拍下鼎的外形照片以及銘文。
其余八鼎有一圓鼎,其余皆為方鼎。上面的紋飾也各不相同,由於造型抽向,蘇望也只能看出有獸面、龍鳳、動物、雲雷、火類等,至於再詳細些,他就說不來了。
所有鼎都是青銅鑄就,蘇望用手機把每個鼎都拍了一遍,然後稍作歇息,繼續前行。
這一次的甬道明顯要比之前寬一些,也更高一些,蘇望依然是先探測全開,發現前方沒什麽危險後,這才縮短探測距離,一路小心前往。
這次隻用了大概二十分鍾左右的時間,前面就豁然開朗,星星點點,一直延伸到甬道的盡頭。
所謂的豁然開朗,說的是光線明亮。
是的,就是明亮。
雖然沒見過這些,他也聽說,這是長明燈。
真正意義上的長明燈。
世界各地都有關於古墓長明燈的記載,東羅馬帝國於公元527年在今敘利亞境內一處神殿內發現一盞長明燈, 據殿中銘文記載,此燈掌於公元27年--也就是說亮了整500年;稍晚些的1534年,英王亨利八世在今約克郡一座教堂地下,發現了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之父的陵墓,陵墓竟有一盞燈仍在燃燒。而君士坦丁之父死於公元300年,如此推算下來,燈已經堅挺了超過1200年,這更持久。
而中國也有關於這方面的記載,《史記·秦始皇本紀》這樣寫道: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古墓長明燈一直到現在都沒有人能夠完全解答這個問題,古人是怎麽做到的古燈長明?燃油夠嗎?墓穴都是密閉的,那麽空氣夠嗎?
關於這件事情,更多的解讀方法是,古墓之中存在著火控系統,當有人進入後,被人不小心觸發火控系統,然後點燃古燈。
只是蘇望一路小心謹慎,他確信自己根本沒有觸發任何機關,而且這空氣稀薄幾近於無的地下空間內,長明燈如何能夠燃燒得起來?而且一燃燒就是兩千多年?找本站請搜索“”或輸入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