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曹魏之子》第9章 圍城
第一道高山防線突破時,已經整整過去了一個多月,這些建立在半山腰的防禦工事,確實起到了延緩火藥軍進攻速度的作用,只是在經過機場攻堅戰後,火藥軍的戰士已經累積了大量的經驗。品書網

 由此,在後面的戰鬥,那些堅固的山體防禦便不在顯得那麽難以攻破了,大量炸藥的運用,讓那些建立在半山腰的工事,反而成為了守軍最大的傷害。

 每次大面積的炸藥響徹整個天地時,會有大量山體內的守軍死亡,而這種大規模的爆破,火藥軍運用起來也越來越熟悉,所以即便還有一道這樣的防線,所有人都已經顯得很無所謂了。

 將望遠鏡放遞給了身側的小六後,袁雲嘴角立刻掛了一道優美的弧線,再看看還舉著望遠鏡的諸葛亮,這才說道:“攻破成都的日子不遠了,斥候返回來報告,說後面的那道防線與這些基本一致,這麽看來沒多少困難了。”

 諸葛亮聞言也放下了望遠鏡,然後搖了搖羽扇,道:“許儀將軍目前送來的輜重,足夠我們使用很久,所以人力分派方面,亮打算將更多的民夫送去修路,目前從永安到江州的道路基本成形,應該開始動工從江州到成都的道路了。”

 袁雲聽到修路的事情,不由暗自苦笑一聲,之前他沒想過道路會修建的如此快速,因為在他的腦子裡,總認為道路該像後世的那些高速公路一般,當他聽到道路修建的速度後,才莞爾一笑,這個時代的道路,不過是稍微平整些的黃土路,有十萬民夫同時在修建,自然會十分快捷。

 “你說劉備這會在幹什麽?”袁雲突然換了個話題。

 諸葛亮略微思索,這才答道:“這個時候他應該在做最壞的打算了,亮倒是有些擔心他選擇向朝廷投降。”

 袁雲對於這份擔憂倒是很無所謂,聳了聳肩道:“不會的,即便劉備選擇投降,曹丞相也是不會接受的,恐怕要殺死劉備的心思,曹丞相我們還急切些。”

 諸葛亮點了點頭,道:“希望最好如此,否則一旦劉備真的選擇投降,我們的大軍只能停滯下來,如此多停留一天,會對大軍的後勤補給造成巨大的壓力,即便我們有很優良的運輸工具,依然難以抵消長途運輸的浪費,洛陽囤積的糧食也是有限的,亮早已計算過,我們這樣大規模的發動戰爭,最多可以持續一年,再久必然會讓洛陽所有的作坊出現惡性循環,對後面的發展會產生莫大的弊端。”

 袁雲對於這個問題,當然心十分清楚,現在不僅洛陽的生產壓力極大,連帶出來的這些士兵,也多少產生了一些厭戰的情緒,畢竟已經出來快大半年了,如此長久的戰鬥,不想回家是假的。

 看了眼逐漸落下去的夕陽,溫度依然顯得十分炎熱,在夏天的時候進入蜀地,確實不是一件好受的事情,現在不僅是士兵,連袁雲自己也感覺很是疲憊。

 “後面這道防線,我們十天之內必須拿下,我也不想再拖了,早些攻下成都,砍下劉備的人頭,如此才可以早些返回洛陽。”袁雲交代完,已經從瞭望塔爬了下來,看了眼營地內還在忙碌的各色人等,不由爽朗一笑。

 現在大勢基本已經成形,劉備的敗亡也是近段時間的事了,所以天下一統也算是近在眼前,現在是該考慮考慮以後的事情了,在所有戰鬥結束後,必須以最快捷的方式卸下所有職位,然後安心的在洛陽的袁府之內悠然的過自己侯爺的生活。

 轟!

 在袁雲考慮問題時,遠處的山腳處猛然傳來了一聲巨大的爆炸,然後看見山體一側開始出現大規模的塌方,碎石之間卷著無數屍體,然後變成了一片廢墟。

 待聲音終於安靜了一些,袁雲又對身邊的諸葛亮說道:“綿竹關那邊鎮守的乃是孟達,這人我覺得可以籠絡一下。”

 諸葛亮呆滯了下,考慮了一會才道:“此人亮不甚了解,主公難道也有什麽渠道獲取了情報?”

 袁雲也不知道如何解釋,所以乾脆當諸葛亮說的很正確,於是繼續點頭道:“這人本事劉璋的屬下,被迫才投靠了劉備,所以在忠誠一塊,不會像關羽般,如果曹昂世子可以將其籠絡,那麽綿竹關自然可以不攻自破。

 如今益州的形式已經十分明朗了,孟達是個聰明人,而聰明人不會死腦筋的選擇什麽死忠,因此這人被籠絡的機會十分大,我已經讓曹昂世子留意了,希望可以得到一個好消息。”

 諸葛亮沒有發表什麽意見,現在他對於益州的攻略幾乎不怎麽關心了,他更在意的是拿下益州後,他要如何去經營長安,在洛陽看過那麽多的新理念後,他很早在心形成了一套想要去實現的目標。

 “不想曹昂世子已經同意後面將長安交於亮來打理,現在亮反是有些焦急了,主公要是得空,不如我們好好聊聊關於建設發展的事情。”

 諸葛亮說完,看了看天色,然後繼續道:“時間尚早,不如去主公的營地內混些茶水。”

 袁雲見諸葛亮不替孟達的事情,而是聊起了日後發展長安的事宜,不由再次苦笑一聲,覺得即便天下一統,自己未必能如願的去做一個混世侯爺。

 想完,袁雲爽朗一笑,指了指營帳的位置,道:“那去我那喝茶好了,也好給孔明兄講講關於外貿經營的事情,長安日後要發展的恐怕不是生產,而是貿易。”

 再過半月,火藥軍終於攻破了成都外圍的最後一道防線,諸葛亮的戰略運用的十分好,專門選擇了一些難以公平的堅固所在突入,導致劉備派出的增援全部選錯了方向,因為成都的援軍大量去了較薄弱的位置防守,卻與火藥軍的進攻路線剛好背離,導致每一處工事被破,後方都來不及再次組織防守,如此讓火藥軍進攻的速度大增。

 再過三日,火藥軍終於在成都的東郊設下了營地,十萬人的營地足足延綿了十裡,從成都的城牆瞧去,只能看見黑壓壓的一片,每到夜晚時分,那些扎營的位置,更好像是天的繁星,密密麻麻的全是火點。

 袁雲並未選擇立刻進攻,而是采用的諸葛亮的建議,先派出趙雲的部隊在北線建立了新的營寨,以防止綿竹關的守軍回救。

 趙雲在用三日修建了一道堅固的防線,這時圍困成都的火藥軍才射出了第一發炮彈,然後激烈的攻城之戰此展開,

 有移動城牆的存在,讓火藥軍的突進十分高效,畢竟成都的城池幾乎是建立在幾座山峰間,地勢非常的高,更有一條非常寬闊的護城河存在,沒有一定防護,火炮營確實無法進入到有效射程內。

 炮轟持續了四天,其間成都的守軍組織了幾次亡命的衝鋒,雖然折損了不少士卒,卻也攻破了幾處火炮陣地,而像這樣的小規模衝突,每日都會進行幾次。

 之所以選擇一直在城外炮轟,是因為發現劉備竟然將成都徹底弄成了全民皆兵的架勢,當火藥軍第一次從斷裂的城牆入城時,面對的第一批力量,是一些拿著木棒的普通百姓。

 這次入城作戰最後以火藥軍的撤退告終,因為誰也不像落下一個屠殺百姓的惡名,即便是軍的殺才們很是無所謂,但是袁雲絕不會讓這件事情發生。

 再過三日,炮轟的強度也弱了下來,袁雲開始試探性的告知城內的百姓放棄抵抗,奈何這些長期被劉備蠱惑的人,根本不會聽從,他們堅決的認為,袁雲率領的火藥軍一旦破城會展開屠殺,這樣的事情在這個時代屢見不鮮。

 如此大軍圍困成都整整過去了一月,雖然每天炮轟不斷,劉備也總是會派出死士部隊出來硬拚,奈何他們的人數實在非常之多,好像死了再多士兵,他們隔日依然可以組織起更大規模的出城偷襲。

 這一月間雖然攻城受到了干擾,但是綿竹關卻傳來了好消息,孟達選擇了投降,而他為了表示心意堅決,竟然親自斬殺了馬良與馬謖兄弟,將兩人的人頭送去給曹昂做了投名狀。

 當這個消息傳回成都後,很快有混入城內的一些火藥軍細作開始故意散播,結果非常理想,開始有大量的人產生了動搖。

 為了配合此事,袁雲甚至將一些被俘的士兵放生,讓他們各自返回城內,其不乏一些百姓的武裝人員,只是這些人入城時,卻被劉備下了嚴令隔斷,將他們全部堵在了城門處。

 當釋放的俘虜越來越多,北城門外擠壓的人群也越來越多,在經過幾天幾夜的對峙後,這些被釋放的俘虜終於產生了嘩變,他們試圖強製入城, 最後被守軍士卒大量屠殺。

 這件事情直接導致了城內的勢力分成了兩派,一派依然死忠劉備,另一派則開始背離,而劉備為了平緩城內的怨氣,隻得下令開啟城門,好放那些俘虜返回。

 這些俘虜入城後,卻並不自由,他們被強製安排在了一處,並且有守軍嚴加看管,讓這些之前英勇異常的成都士兵們,顯得十分氣餒,畢竟當初他們可是願意付出生命,而卻與城外的火藥軍戰鬥,此刻得到了竟然是這般下場。

 於是這座專門在城內設立的俘虜營,最後在一部分人的煽動下,開始了反抗,他們甚至成功的打到了劉備錯在的府邸,奈何因為實力懸殊,最後全部陣亡。

 那些煽動俘虜造反的人,自然是袁雲派進去的細作,目的是破壞城內的平和,經過這次的鬧騰,背離劉備的人數越來越多,而這些人大部分都是之前劉璋屬下的元老級人物,他們基本都是在劉備入蜀後,失去了諸多權勢。

 現在這些勢力在城外火藥軍的壓力下,逐漸開始抬頭,尤其當綿竹關的消息傳回後,這股勢力發展到了一個足矣撼動城內安定的存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