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太監系統》第152章 賣刀
女帝並沒有讓楊真真的拍屁股就去,她先是給了他欽差大臣的身份,並賜兵符,可隨意調動西南各軍營的軍隊,同時賜以便宜行事的特權,三司之下,皆可先斬後奏。
  楊真先回了織造局,命局中諸位一切聽從宮主陳蘇蘇的指揮,便獨自出發了,他本想帶著智深和謝飛,也好有個幫手。但是二人都不以速度見長,若是一起,自己速度也提不起來,只能放棄。
  楊真從系統中學過一門叫三疊雲的輕功,此功是“萬裡獨行俠”田伯光所練輕功,所以又叫萬裡獨行神功。此輕功一用,頗為神妙,神功一運,雙腿神力不絕,腳步靈活,身法靈敏,健步如飛,登高如履平地。
  此輕功或許不是最快的,但絕對是最持久的。修煉之後,只要真氣充盈,奔行千萬裡也不知疲倦,楊真練就易筋經,真氣無休無止,正是此功的完美搭配。
  他拿了地圖仔細研究了,西南行省下的行政機構大理府管轄著趙、鄧川、賓川和雲龍四個州,太和、雲南和浪穹三個縣。而發生叛亂的夷人,就在雲龍州附近,據消息傳來,雲龍州已經被攻破,夷人大軍邊燒殺搶掠,邊向著邊大理府進發,而如今恐怕已經兵臨城下,而西南布政司元常正在率官兵依靠城牆苦苦支撐並向朝廷發來求援信。
  楊真估算了路程,如果全力奔襲,不停頓、不休息,預計到達西南行省的大理府衙需要三天時間,不過那樣即使到了,自己恐怕也就累的半死,元氣大傷,需要休息個幾天才能緩過來。
  與其如此。倒不如放慢腳步,該休息休息,該睡覺睡覺謾罵趕路。也不過需要七天左右,那時到了的自己,除了些許疲倦,並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
  更何況自己去那麽早做什麽?自己又不是菩薩,也沒有什麽值得去救的,要知道大軍從京城出發,恐怕沒個幾月是到不了的。女帝所說的平叛,恐怕也不過是等自己處理完,就地駐扎罷了,所以到了那裡,自己根本就等不到什麽援軍,自也不會存在耽誤軍機。
  到了西南行省先看看戰況,要是大理府城沒被攻破,那就不著急,要是攻破了,那就更不著急了。
  先弄清楚了情況召集了各地官員,再通過女帝賜予的兵符,收攏官兵、就地募兵,先把人馬辦齊,再徐徐圖之。
  楊真換了身避塵的衣服,用細紗蒙了面用以隔絕飛揚的塵土,腳踩著輕便的軟底靴便出發了,他並沒有帶什麽換洗的衣服,隻用褡褳裝了幾片金葉子和一把銀豆子別在腰上,到時衣服髒了現買現換就可以,再說以自己的身份和武功,到哪也不會被輕慢了,又何須事事親歷其為。
  他出了京城,他運起萬裡獨行神功向著大體的方向在官道上奔襲而去,路上遇到的城鎮,他並未進入,一是耽誤時間,二是自己的打扮和速度恐怕會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和麻煩,要是被守門小卒攔了,總不能一巴掌拍死了。
  就這樣,楊真渴了就喝溪水,餓了就打野味,困了找個樹杈一眯,如此兩天,便邋遢的不成人樣了,整個人如同在泥裡打了滾。但是成果也是感人,讓他生生奔出了一半的距離,到達了湖廣省的德安府。
  體驗了下長途跋涉的辛苦,對自己的體力和毅力做了下估算,好為今後突發事件時能及時針對今日的實驗作出調整,楊真就不再如此辛苦的趕路了,眼看天色將明,他進城隨意找了一個乾淨的客棧,好好的洗了洗了澡,睡到了中午。
  起來後楊真也沒有聯系湖廣的衙門,畢竟他不是一個喜歡應酬的人,與其被人奉承著供在那,倒不如好好逛逛這座富饒的城鎮。畢竟來到這方世界後,自己每日都在廝殺和陰謀中渡過,絲毫沒有遊山玩水的時間和性質。
  湖廣自古至今有魚米之鄉的說法,“湖廣熟,天下足”的說法在官方和民間都有流傳,就是古書也都有類似的記載:“楚故澤國,耕稔甚饒。”
  每歲定全國運京城糧共800萬石,其中光湖廣就佔了400萬多石,足足省整個大興的一半。而長江下遊的糧食亦是多依靠湖廣等地供應,如安徽行省的徽州糧食“大半取於江西、湖廣稻以足食用也”。
  楊真將昨夜進城前順手在大戶家裡拿的衣服換了,將頭髮扎好別在帽裡,將刀用綢布輕輕裹了背在身上就出了門來。
  他隨著人群邊走邊看, 漫無目的的走著,直到聞到了館子裡傳出的香氣,轉身便進了。這幾天風餐露宿,好幾天沒有吃個正經飯菜,如今聞起來味道不錯,倒也正好嘗嘗湖廣的特產。
  他點了一份醬板鴨、一份渡魚粉、一份豬血丸子,一份糖油粑粑,外加一壺店家自釀的異蛇酒,大快朵頤起來,隻覺得這種不同於京城禦廚和陳蘇蘇江浙手藝的味道別有一番風味,轉眼間便被他吃了個精光,大呼過癮。同時也覺得自己進城的明智選擇。
  酒足飯飽,楊真帶著微醉感再次走上了街頭,東瞧瞧西瞧瞧好不熱鬧,直到看到熙攘的人群裡坐著一壯漢在擺攤,這壯漢無甚可賣,只在地上放了把精致的刀,刀鞘上插一草標,意思要賣,他本人低著頭,也不招呼客人。
  來此逛市的,多是買些生活用品,誰又去買一把價值不菲的刀?致使他這攤位處,卻是空無一人。
  有些意思,楊真心道,這讓他想起了前世水滸裡的一位好漢。
  且待我試他一試,楊真歪著身子走了過去,停留在這這漢子的刀前,摁住刀鞘一把拔出了這把寶刀,頓時便是一陣宏亮的刀鳴。
  “好刀!你這刀賣多少錢?”
  那漢子這才抬起了頭:“祖上留下的寶刀,賣個三千貫。”
  楊真撇撇嘴道:“把破刀有什麽好,賣得這麽貴 ? ”
  那漢子也不生氣介紹道:“自是有三件好處。第一件,砍銅剁鐵,刀口不卷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