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宋起航》第148章 農無稅
對於新律的編修,聞起航並不打算去進行過多的干涉。畢竟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應該遵守的規則。若是在這個皇權時代,去提倡什麽司法公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那無異於是在螳臂擋車。

 超前時代一步是先進,超前十步,那就成了瘋狂。

 只要竇儀對新律的編修,是按照這個時代應該遵守的規則去制定,而不是成為勳貴們利用的工具,這就已經是非常難得的進步了。

 事物之間都存在因果關系,因果律,其實就是我們這個世界最基礎的一種本質。

 元曲作家張養浩曾在《山坡羊·潼關懷古》中,寫下了一句流傳千古的曲詞。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而在元·施惠《幽閨記》中,也有一句千古流傳的名言:寧為太平犬,莫作離亂人。

 由此可見在百姓皆苦的前提下,還是盛世之時,百姓的日子,會有那麽一絲盼頭。

 而縱觀華夏五千年的歷史,我們便不難發現,造成歷代王朝更迭的一個重要原因,那便是因為農民。若沒有農民的參與的叛亂,我們最多稱之為政變,而不是改朝換代或者說是革命。

 當農民一旦失去土地,而無法生存的時候,慘烈的改朝換代,便會開始,而每一次的改朝換代,人口數量,往往都會驟降。而其中最慘烈的五胡亂華時期,漢民族就曾一度從首屈一指的大族,成為了人口只有幾百萬的少數民族。

 而當人口數量一旦低於某個臨界值,亡族滅種的危機,就會近在眼前。

 而造成歷代農民起義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農民失去了他們賴以生存的土地。

 隨著時間的推移,每一個到了晚期的王朝,因為勳貴數量的增多,為了能夠供養他們,當權者便會加大對百姓稅賦的征收,而古代納稅的主體,向來都是農民,這便致使眾多的農民,只能勉強生存。

 當一旦有天災降臨時,這種脆弱的平衡,便會被徹底打破。

 為了能夠生存,起義便在所難免。

 若想結束這種王朝更迭的怪圈,首先便要保障農民的土地不會失去。只要沒有農民參與的改朝換代,往往犧牲都是小范圍的,甚至是可以和平演變的。

 連一代女皇武則天的上位,都可以和平演變。

 那怕是歷代政變中最為慘烈的靖難之役,犧牲的人數,那也是有限的。

 至於玄武門政變這一類的,反正都是屬於勳貴之間,狗咬狗一嘴毛,死的越多,反而越會減輕百姓們的壓力。

 若想保障農民的土地永遠不會失去,其實只有一種方法,那便是農無稅。

 依照我們華夏民族勤勞的天性,即使因為一時的困難,而變賣了土地,只要沒有沉重的稅賦,便一定會積攢錢財,重新去購買田產。這種天性甚至到了後世依舊沒有多大的改變,也許我們不在購置田產,但房產.......

 這大概也是房價,居高不下的一個重要原因。

 而想要實現農無稅,首先便要商業極度發達,只有商稅佔據了國家納稅的主體,才能實現這一宏偉目標,甚至可以對農業進行補貼。

 可若想商業繁榮發達,律法的公平就會變得非常重要,因為一旦特權參與了商業,就會徹底扼殺商業的繁榮。

 宋朝中期,商業便曾一度繁榮,本有希望進入資本的萌芽,但到了王安石時期,所有的商業,幾乎都納入了官辦,不管是鹽鐵酒茶,還是糧布馬匹,只要是賺錢的生意,朝廷都會摻入一腳,這種與民爭利的行為,徹底扼殺了民間商業的發展。

 華夏社會,向來都是一個人情社會,我們甚至常說律法無外乎人情,但這對於商業的發展,簡直就是毀滅性的。我們不看產品質量,只看人情關系,這樣的社會還有何公平可言。

 雖然從來沒有什麽絕對的公平,但相對的公平,還是需要我們爭取的。這就如同相同的罪行,律法規定勳貴判一年,平民判十年,看似非常不公,但更加不公的是,勳貴們可以利用自身的優勢,免除受到一年的判罰,而平民卻因為各種原因,將本應十年的判罰,升級到了二十年,這才是更大的不公。

 畢竟律法最終都要依靠人來執行,只要是人,便難免會有傾向性,何況律法的最終解釋權,並不在平民手中,而是在權貴手中。

 在這個時代,聞起航想要實現的目標其實很簡單,那便是嚴格的執行律法,即便是勳貴判一年,平民判十年,但必須去嚴格的執行。

 只有如此,才會最終實現百姓希望之所在。

 “聞爵,這是您上次吩咐下官羅列的十條新法,您先看一看,若是有什麽不妥之處,下官再更正。”對於聞起航所說的百姓希望之所在,竇儀並不明白是什麽意思,但有了聞起航為自己做擋箭牌的承諾,這言詞之間,卻也變得恭敬了許多。

 “哦,竇官人很上心嘛!”聞起航帶著笑意,接過竇儀遞過來的一本奏章,揶揄道。

 “........”聽到聞起航的揶揄,竇儀的神色頓時便為之一囧。關於此事,早在聞起航第一次去上值的時候,便已經吩咐了下來了,但其間因為聞起航捅出了不少的簍子。這在竇儀看來,聞起航被撤職查辦,已經屬於板上釘釘的事情,便沒有上心去處理,但誰能想到聞起航居然會是一個政壇不倒翁,即使惹出了天大的麻煩,依然可以穩坐釣魚台。

 這萬般無奈之下,便隻好收起那點想上位的心思,加之最近也受到了各方勢力不小的壓力,便希望聞起航能夠為自己分擔一下。現在借著此事前來,確實是有些小人之嫌。

 “請聞爵見諒,是下官對此事懈怠了,後日便是朝廷的封後大典,希望沒有耽擱聞爵的安排。”竇儀請罪道。

 對於聞起航,竇儀從一開始就沒有什麽好感,畢竟最初提議編修國律的是他,所以按照規矩,當然就會由他來全權負責,但天不遂人意,居然被聞起航從中橫插了一腳,失去了這個名垂千古的機會。這心中便難免就有些不忿,不然作為聞起航的副官,在聞起航請病假之後,便就早應該前來問候了。

 “也不算耽擱,不過就是幾句話的事情,就算臨時草擬,以竇官人的才華,想必也不會有什麽問題。”聞起航邊看奏章,邊說道。

 “聞爵過譽了,下官慚愧。”竇儀神色尷尬的說道。

 “寫的不錯,竇官人果然文采斐然。”聞起航看完一遍,合起奏章,輕歎一聲道:“希望可以打動陛下,讓此律令通過才好。”

 “這十條律令,若是陛下允許了,那便會影響國律最終的走向,聞爵您將來受到的壓力恐怕會不小。”竇儀歎氣道。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總是要留下點東西的,不能因為一點壓力,我們便人雲亦雲。”聞起航言有所指的說道。

 歷史的詳情,經過千百年後,我們很難會有詳細的了解,但《宋刑統》幾乎照抄了《唐律疏議》卻是不爭的事實,不知當時的竇儀,到底是作何考慮的,所以非常有必要提醒他一下。

 “聞爵所言甚是,若是陛下通過,下官準備在《永徽律疏》的基礎上,將各門律法進行詳細闡述,以便減少爭議。”竇儀說道:“當年長孫無忌,李績等人在《貞觀律》的基礎上,從言理切害引申到情理切害,著成的《永徽律疏》也算是開一代先河。而正因為有了疏議對律法的詳細解釋,才會讓律法變得簡單易懂, 也更利於在百姓之中流傳。”

 “竇官人你的這個想法不錯,現在我們有了活字印刷術,也就不必在惜言如金,一定要逐字逐句將律法解釋的清楚無誤,只有百姓們都清楚了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才能徹底杜絕不教而誅,也更加利於安定民心。

 不然官字兩張口,怎說怎有理,我們總是被老百姓罵娘,那可就不好了。”聞起航笑道。

 “有聞爵出任我朝新律總撰,實乃萬民之福,陛下慧眼如炬,下官佩服。”竇儀恭維道。

 “哎,竇官人,就算你現在拍本爵與陛下的馬屁,恐怕也已經為時已晚,副編撰一職,你怕是沒什麽希望了。”聞起航輕歎一聲道。

 不要指望趙老二會變成瞎子與聾子,竇儀頂不住來外來的壓力,現在前來求取聞起航的幫助,肯定已經在趙老二的心中被劃上了一個大大的叉號。

 “........”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