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宋起航》第63章 戰火再燃
  國朝初建,千頭萬緒。

大慶殿中,每月旬日舉行的大朝會,剛剛結束,從各地州府匯聚而來的奏章,頃刻之間,就擺滿了趙老二的案牘。這些各地州府主官無權解決或不能解決的問題,此刻都等待他的最終抉擇。

而大朝會更多的是一種儀式性質,代表著帝王勤於朝政,虛心納諫,心懷天下,但許多問題,卻無法當場解決。

從各地州府匯集而來的奏章,在政事堂各部主官審閱之後,會根據奏章的內容給出解決辦法。這些奏章中最重要、最緊急或者帝王最關心的問題,就會特意篩選出來,呈送皇帝禦覽。

垂拱殿中,趙匡胤望著分批疊放在案牘之上的幾摞厚厚奏章,心中發出一聲輕輕的感歎:這就是世間至高無上的權利啊!

帝王的權利,其實就是對於各種事務的決策權,有了權利的同時,責任也會隨之而來。而所謂的昏君,無非就是隻想享受賦予帝王的權利,而不想履行帝王的義務。但為了能維持一個王朝的正常運轉,這些帝王就會將這些權利賦予一些大臣。而權利的這種轉移,也就出現了權臣。而這些權臣擁有了事務的決策權,也就等同掌控了國家。

在權利的認知上,趙老二無疑有著非常清醒的認知,要不℉長℉風℉文℉學,w≠ww.cf☆wx.ne→t然也不會出現名傳千古的杯酒釋兵權。

正在享受這種這種權利的趙老二,被一聲奏報,打斷了思緒。

“啟奏陛下,潘將軍遵旨兵發揚州,討伐逆賊李重進,但在泗州一線遇阻,現今戰事已陷入焦灼當中。潘將軍八百裡軍情急報,望朝廷立即派軍增援。”

能用奏章進行奏報的事情,就是再緊急也不會緊急到那裡去,那怕晚了一刻,一個人的腦袋,因此被砍掉,但對帝王來說,這也不是什麽大事。

只有關系到國朝安危、皇族延續的事情,對帝王來說,才是最大的事情,能用八百裡加急奏報的事情,無非就是這兩種情況。

回轉心神的趙匡胤,望著站立於殿中,神色焦急的石守信,輕歎一聲道:“潘將軍麾下僅有三萬可戰之兵,在沒有周詳部署的前提下,又加之倉促出戰,首戰難免有所失利。

石卿家,不必急躁。”

“陛下,一旦戰事不順,恐澤州舊事重演。”石守信語帶急躁的說道。澤州之戰,巨大的傷亡,令石守信每每想起,都會心頭滴血。

“京師禁軍,何時能整軍完備?”趙匡胤沉吟一下道。

“回稟陛下,京師禁軍損兵折半,要想滿編,無三月時間,恐難完成,而要恢復此前軍力,更需年余。”石守信沉聲道。

京師禁軍之所以能保住這半數兵力,那還都是聞起航的功勞,要不是有聞起航主持傷兵營,石守信都不敢想象傷兵營最後能有幾人得以存活。

“看來短時之內,京師禁軍是無法參戰了。”趙匡胤微微皺眉道。

“陛下,京師禁軍此次也不適宜參戰,如今我朝新建,想要威壓各路勢力,使其沒有異動,沒有一支能隨時調動的軍隊,是萬萬不可的。”石守信諫言道。

聽完石守信的諫言,趙匡胤望向懸掛在垂拱殿左側的大宋堪輿圖,深思不語。

北有遼國、北漢,河間重鎮,需派兵防守。

南有蜀國、南漢,黔州府地,需派兵巡守。

東有唐國、吳越,江陵阡陌,需派兵援守。

西有回鶻、吐蕃,京兆邊陲,需派兵鎮守。

處於四戰之地的大宋,如今處處需要兵力,防備戰亂的隨時發生,不但要防止外部勢力的入侵,更要防止內部將領的叛亂。

“對我朝覬覦的勢力,真是不少啊!”望著輿圖的趙匡胤沉聲道。

“陛下,我朝佔據華夏中原腹地,乃天下精髓所在,凡問鼎天下者,無不以入主中原為鼎定天下的象征。而我朝作為四戰之地,承受的壓力,更是幾倍於敵酋。

要想結束我朝四面受敵的現狀,唯一之計,便是恢復漢唐舊觀,北佔燕雲、南入汪洋、西達祁山。有了雄山河川的固守,天下方可安定。”石守信肅言道。

“石卿家,言之有理啊!”趙匡胤讚同道。

“微臣誓死追隨陛下,建此宏圖偉業。”石守信施禮道。

恢復帝王心的趙匡胤沉聲道:“神雷奪天地造化,威力無窮,朕本不想過早將此神物用於戰場,但如今形勢險惡,為求速戰速決。朕準許潘將軍使用神雷應戰,即刻命工部將作監遣派神雷匠師前往壽州相助潘將軍。”

“諾。”石守信拱手應道。

此次前來面聖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得到陛下的允許,能夠使用神雷作戰。在石守信看來,好不容易才從聞起航那個小氣鬼手中得到神雷的秘方,若不使用,實在是太浪費了。

見喜形於色的石守信領旨出了殿外,趙匡胤嘴角微微露出一絲笑容。

說到神雷,趙匡胤就想起了聞起航,向一直站立於殿內一側,不發一言的王仁贍問道:“聞爵,現在情況如何?”

對於王仁贍,趙老二一直是滿意的,除了在聞起航的事情上,總是沒有進展。但在其他事務上,王仁贍的表現完全可圈可點,就像剛才與石守信探討軍事的時候,不該一個密諜插言的地方,他從不多話。

“啟稟陛下,聞爵最近隻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命人到處張貼邸報。”王仁贍施禮回道:“現如今坊間已盛傳聞爵得仙人秘方,可以根治虜瘡。”

武德司作為後來皇城司的前身,也負責打探市井流言,隨時將民間的動態告知皇帝,從而讓皇帝有一個了解民間輿論的渠道。

趙匡胤驚訝道:“此事可當真?”

“回稟陛下,能否根治虜瘡,微臣不知,但是作為聞爵自救的一個手段,無疑是極為有效的。”王仁贍身為武德使,作為掌管密諜的最大頭目,懷疑是他的美德。他是不會認為聞起航有能力可以根治虜瘡的,在他的調查中,可沒有發現聞起航精通醫術。

趙匡胤歎氣道:“朕可是非常希望此事為真。月旬之前,滄州虜瘡爆發,如今最新奏報,已說滄州城內十室九空,萬余人的城池啊!”

“陛下仁德。”王仁贍拱手施禮道。

“仁德是救不了百姓的,既然聞爵有此言,不論真假,都需要核實。此事關乎聞爵身家性命,也許會確有其事”趙匡胤沉吟道。

“陛下,虜瘡已存有數千年,無數代名醫,都無法根治。醫聖張仲景、神醫華佗、藥王孫思邈,都且無法治愈。聞爵如此作為,極有可能只是一時權謀之計。”王仁贍懷疑道。

“若此事為真,朕定可保他性命無憂。”趙匡胤歎聲道:“在這種事情上,朕寧肯信其有,不願信其無,那怕被欺騙千百次。

若能根治虜瘡,不但成就千秋功業,更關乎百姓生死,我族存亡。

此事容不得苟且,若此事為假,聞爵必然失去最後的生路”

說到此處,趙匡胤臉色驟變,霍然起身,大聲吩咐道:“擺駕大理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