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豐臣遺夢》第97章 海戰在即
得知南原大捷,在朝日軍無不歡呼雀躍,各路將領皆是以秀元為榜樣,加緊向忠清道挺近。  與此同時,作為泗川守備大將的秀保也沒有閑著,出於防守方面的考慮,秀保舍棄泗川舊城,於其南部另建新城,所選城址三面環海,可與順天、釜山相顧;一面通陸,經舊城、晉城砦可直達馬山。

  當然,這只是整個防禦計劃的第一步,秀保聽取高虎的建議,采取“高築城、廣積糧”之策,重新規劃泗川一帶的防禦體系。

  按照最初的設想,秀保以晉城砦作為北方第一道防線,泗川舊城為第二道防線,東西則是依靠水寨進行防禦,計劃將勢力范圍維持在泗川半島一帶。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套防禦體系越發不能滿足秀保的要求,特別是東西方面,由於朝鮮水軍時常騷擾,兩側水寨已是焦頭爛額,若是戰事一起,哪還有能力顧及陸地上的戰鬥呢。

  因此秀保命令高虎重新設計城防體系,一方面能保證陸地安全,另一方面可以抽身對付閑山島的朝鮮水軍。

  高虎不愧是築城名將,僅僅用了三天時間,便設計出了一套更為完善和龐大的方案。

  在這套方案中,防禦區域由江南延伸至江北,依靠晉州舊址和宜寧組建第一道防線,作為晉江的北門鎖鑰;

  在晉江南岸新建望津砦,與晉州隔江相望,連同東面的晉城砦、西面的松林砦組成第二道防線,作為沿江防線;

  於泗川舊城西側晉州灣畔新建永春砦,東側固城近郊擴建昆陽砦,以此三城組建第三道,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道防線,這道防線橫跨泗川半島,連接兩側水寨,它的安危直接關系到泗川與順天、釜山的聯系,毫不誇張的說,這道防線就是泗川城的生命線,此處一破,秀保的陸路通道就將徹底斷絕。

  最後,高虎於舊城與新城之間的松旨山上另築一城,負責鎮守南北往來要道,同時作為新城的最後一道防線,為秀保率部撤退爭取時間。如此嚴密的防守體系,使得大軍上下自信滿滿,正如島清興所說:“不怕敵軍來,就怕他不敢來。”

  上面說到昆陽砦毗鄰固城而建,而固城就是朝鮮兵馬都元帥權慄的駐地,他之所以敢孤軍深入,全是出於對朝鮮水軍的信任,即便日軍殺到,他也無須擔心,只要在碼頭乘上水軍戰船,不出一日便能抵達全羅左水營(麗水),之後繼續西進,經全羅右水營、忠清道水營,最後抵達江華島水營,由此便可從陸路進入漢城。

  雖說大半行程都是在海上度過,但憑借朝鮮水軍的強大實力,權慄根本無需為自身安全擔心,哪怕日軍船隻近在咫尺,也決不能傷自己分毫,這就是文祿之役鍛煉出來的自信。

  可隨著南原、全州相繼失守,這種自信也開始動搖了,如果日軍趁勢攻下忠清道,那麽自己北上漢城的道路將會被切斷,這還是輕的,要是三路大軍會攻漢城,那麽文祿之役的一幕又將上演,自己將會被徹底孤立。

  也許是惺惺相惜,就在接到柳成龍命令的前一天,權慄便擅自動員朝鮮水軍進攻釜山糧道,以減緩日軍的行進速度。

  這時朝鮮水軍掌握在元均手中,如前文所述,此人通過黨爭將李舜臣搞下台,自己當上了三道水軍統製使。可他乃是騎兵出身,對水上作戰可以說是一竅不通,當初多虧了李舜臣的提點,這才被任命為慶尚右水使,現如今以德報怨,陷害恩人,先不論帶兵打仗,單論人品都過不了關。

  說完人品再說說能力,

此人頗具韓民族特色,喜歡搞形式主義,就像後來兩韓廢除漢字獨尊諺文一樣,元均一上台,不管三七二十一便將李舜臣所立章法軍規盡數廢除,就連李舜臣留下的將領也被他全部罷免,重要官職皆由自己心腹擔當。  按理說新官上任三把火,你搞完形式主義也該辦點實事了吧,可元均卻不這麽認為。

  當初李舜臣在時,終日研習軍務,與部將通宵達旦商量對策,平時也會走訪軍營,向普通士兵征詢意見,每有戰事,也都會向部下詢問想法,待商定一致後再做行動。

  而這位元大人在三把火燒過後卻沒了動作,不僅不召開軍議商討對策,反而整日酗酒,還將小妾接到水營中一同作樂,沒過幾天便把軍營弄得烏煙瘴氣,完全亂了章法。嗜酒如命乃是乃是元均的一大特點,能喝也就罷了,關鍵是不能喝,喝多了還會亂性發酒瘋,稍有勸阻便是大刑伺候,惹得軍中怨聲載道,士氣也為之低迷。

  有這樣一位將領擔當統帥,朝鮮水軍還能續寫往日的輝煌麽?接到權慄的命令後, 元均當即下令出兵,再次將眾將領的意見拋到了腦後。

  十二月二十六日清晨,元均率二百余艘朝鮮艦船由閑山島起航,沿東南海岸一路東進,計劃於夜間抵達釜山港,全殲港內水軍,元均甚至叫囂:“爭取在新年前結束戰鬥返回閑山。”

  這天夜裡,朝鮮水軍剛行至釜山港外的影島,便與脅阪安治所率領的偵查艦船相遇,後者立即派船,向港內的來島通總請求支援。

  早在傍晚時分,釜山附近便起了大霧,能見度甚低,再加上海風大作,波濤洶湧,朝鮮水軍遠道而來,神經緊繃,身體疲憊,根本無法鎖定日軍開火,地處外海,亦是找不到可以暫時停泊的地方。

  可即便面對如此多的不利因素,元均依舊按照原定計劃,下令全線出擊,力圖在日軍尚未完全出海前,便將其全殲。

  可事與願違,船上士兵已經搖了一天的櫓,雙臂早已無力,而且饑餓難耐,行駛速度緩慢,再加上波浪的洶湧顛簸,朝鮮水軍引以為豪的機動性此刻蕩然無存。

  反觀日本水軍,孝高早就看穿朝鮮這套“圍魏救趙”的把戲,料到其會利用水軍進行牽製,因此幾天前便命令釜山港內的水軍時刻做好戰鬥準備,以便隨時都能出海作戰。

  就這樣,入朝以來的第一次大規模海戰即將打響,至於結果,且看下回分解。

  (明天走親戚估計寫不了多少,估摸著初二再更,大家可別怪我啊,難得回家一次,總得陪陪家人吧。祝大家蛇年行大運,年年健康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