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林氏水滸》第80章 楊1撞
俗話說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按說林氏梁山軍矢志推翻趙宋,改朝換代,重現漢唐盛世,趙宋朝廷也同樣將梁山軍視作第一死敵,心腹之患。

 與此同時河北河東的田虎,京西荊湖的王慶,還有江南兩浙的方臘也一心造反,給趙宋朝廷添亂。

 因此理論上來說,田虎、王慶、方臘三夥勢力完全算得上上梁山軍的天然盟友,四家就應該聯起手來先推翻了共同的敵人——趙宋朝廷再說其他。

 至少田虎、王慶、方臘三家都是這樣想的,並且不斷派人過來尋求結盟。

 各種好話都說盡了,就是想得到梁山軍一些武力、經濟上的支持,甚至退一萬步說只要梁山軍保持中立,不去攻打他們就行。

 但出乎三家意料的是,梁山軍對這他們的態度卻與趙宋朝廷完全一致——你們都是禍害百姓的土匪賊寇,早早投降可免一死,否則一旦天兵臨境,悔之晚矣!

 這簡直不能忍啊,虎王田虎就因此氣的七竅生煙,大罵林衝不是東西。

 合著你們梁山軍造反就是替天行道,保境安民,威武之師,仁義之師,正義之師?我們三家造反就是殘害百姓的強盜土匪?

 哪有這樣的道理!

 為此氣急敗壞的田虎立即放棄了幻想,不再說什麽願意尊奉梁山軍為老大,為林衝之命馬首是瞻的話,而是索性登基稱帝,立國號大晉,不顧一切的攻打州縣,擴充實力。

 與田虎差不多,王慶、方臘兩家在對梁山軍徹底失望後也先後登基稱帝,拚盡全力的擴充實力,攻打趙宋城池,搶掠糧草財物,幻想著能夠割據一方甚至最終問鼎天下。

 而在梁山軍這邊,害怕有人不理解,林衝也特意向全軍將士做了解釋。

 農夫造反或者說農民起義很多時候固然是朝廷腐·敗,官逼民反,一開始或許還能愛護百姓。

 但最後都會因為種種原因,或貪圖享樂,或人員混雜,或軍紀松弛敗壞,最終都難以成事,變成為禍一方的流寇強盜。

 譬如兩漢之間的赤眉軍,一開始亦是軍紀嚴明,打著為民做主的旗號,結果攻入長安後軍紀就立刻敗壞起來,乃至於四處劫掠,火燒宮室市集裡坊。

 譬如唐末的黃巢,一開始也是沽名釣譽,說甚麽“黃王起兵,本為百姓,非如李氏不愛汝曹,汝曹但安居無恐”,還向貧民散發財物,可是黃巢軍佔據長安後,不久就殺人滿街,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幾乎將長安城屠了個遍。

 更別說田虎、王慶、方臘三家一開始就吸納了太多殺人放火,作奸犯科的江洋大盜,土匪強盜,又沒有嚴格的軍紀約束,還沒成事軍紀就松弛不堪,殘害百姓的事屢見不鮮,實實在在就是一群害民的強盜!

 我梁山軍既以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為己任,自然不能坐視百姓受苦,自然要早點剿滅他們。

 更別說在我們的北方還有個隨時可能滅掉遼國攜大勝之勢南侵的女真,若是放任田虎、王慶、方臘三寇把天下攪得四分五裂,百姓流離失所,無數生靈塗炭,一旦女真南下,我們如何能集中力量對抗女真?

 是以無論如何也得在女真滅遼之前,先剿滅了這三夥盜賊,平定了後院再說。

 當然,還有另一層意思林衝是不會說的,那就是布局和搶地盤。

 趙宋朝廷這時已緩過手來調集西軍開始攻打京西的王慶,並派出一支偏師協助宋江攻打田虎。

 一旦朝廷平定了王慶,再順勢揮師攻打方臘,梁山軍再去打方臘就不那麽方便和名正言順了。

 而現在梁山軍卻可以借著剿滅方臘賊寇的名義,名正言順將勢力擴張到江南。

 如此一來,梁山軍不但可以對朝廷形成夾擊之勢,更能佔據趙宋的財賦和海洋貿易重地,切斷趙宋的經濟命脈。

 是以在對倭戰爭取得了階段性大勝之後,林衝很快便決定對方臘出兵,一方面自然是為了上述目的,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練兵,培養將領。

 而朝廷這邊哪怕心裡再不願意,卻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不敢說半個不字。

 誰叫整個汴梁城都直接暴露在梁山軍主力的兵鋒之下,而梁山軍出兵剿賊的理由又如此名正言順。

 為了表示對征討方臘的重視,林衝這次直接派出了呂將掛帥,陳箍桶參謀軍事,玉麒麟盧俊義、王鐵槍王進、屠龍手孫安為中軍大將,潑韓五韓世忠、沒羽箭張清、小養由基龐萬春、楊一撞楊再興為先鋒的超豪華陣容,再加上阮小二,李俊等水軍將領,統率三萬正兵,三萬輔兵,分作水陸兩路浩浩蕩蕩殺向江南。

 一路無話,卻說這個時空,因為林衝穿越者的關系,一開始就挖了方臘許多牆角。

 呂將、桓逸、王寅、厲天閏、厲天佑、高玉、龐萬春、雷炯、計稷、白欽這些原本方臘集團核心人才統統加入了梁山軍。

 是以這個時空方臘集團的實力本就比起原來要弱上許多,更兼造反時日尚短,因此梁山水陸大軍浩浩蕩蕩殺向江南時,方臘集團僅攻陷了歙州、睦州、杭州、湖州、蘇州五座州城,還沒來得及打下常州、宣州、潤州,梁山大軍就已兵臨城下。

 一路無話,卻說呂將、盧俊義、王進三人統帥大軍剛至潤州(今鎮江)西津渡,先鋒韓世忠、楊再興等人便已乘著李俊的戰船,直接由長江殺到無錫縣,再由無錫上岸,水陸並進殺向蘇州城。

 方臘這邊自然不會坐以待斃,本來左丞相婁敏中和東廳樞密使呂師囊還向方臘建議:梁山軍來勢洶洶,兵多將猛且身經百戰,連遼國、西夏、女真也在梁山軍手下吃了敗仗,不如堅壁清野,遍扎營寨,節節阻擊,堅守不戰,待梁山軍人困馬乏,糧草耗盡,再前後夾擊或者遣使講和方是上策。

 奈何方臘卻惱怒梁山軍敵友不分興兵犯境,更不想墮了銳氣,大怒呵責道:“叵耐林衝那廝如此敵友不分,小覷我江南英雄,我們若是再畏懼不戰,豈不更讓這廝們以為我江南無人?休得多言,梁山軍既然敢來,必定遠來疲憊,我們正可趁此機會殺他個片甲無回,叫他再不敢拿正眼覷我江南!”

 方臘執意要打,婁敏中等人也不好再勸,加之軍中眾將本就對梁山軍興兵犯境憋著一口氣,是以方臘集團很快便統一了意見,由三大王方貌親自統兵五萬,點將呂師囊,石寶、司行方、邢政、錢振鵬、金節、許定、衛忠、江南十二神等正偏將佐浩浩蕩蕩殺向無錫縣。

 很快兩支人馬便在常州邊界望亭鎮附近相遇,梁山軍這邊乃是楊再興、龐萬春當先哨探,一聽探馬來報前面方臘軍攔住大路,楊再興當即就興奮的大叫起來。

 “直娘賊,趕了這麽遠的路,總算能發利市了!哈哈,你們誰也別和俺搶!”

 說話間,這楊一撞早已雙腿猛夾馬腹,一陣風也似的衝了出去。

 “這楊一撞……”

 龐萬春在馬上不禁笑著搖搖頭,心說這廝不愧頂了一個楊一撞的諢名,果然是聞戰則喜,一聽到敵人就立刻一頭撞上去,也不管敵人有多少,是否有埋伏。

 不過不得不說,這廝固然莽撞,確實難得的本事,自從加入梁山軍以來,不是每日勤練武藝打熬筋骨,就是跟著林軍主、王進、盧俊義等梁山軍絕頂高手交流心得,再就是喜歡找人切磋比武。

 這貨甚至還創造了一個以一敵三,日不移影,連敗梁山軍中用槍高手三十六人,車輪戰近三百回合依然勇不可當的記錄。

 雖說最後林軍主聽到這件事,立刻把他叫過去劈頭蓋臉訓斥了一頓,還關了他兩天禁閉,但楊再興楊一撞,楊無前,楊矛子的名頭也一下傳遍了全軍。

 不過比起其他諢名,最後還是楊一撞這名字更加深入人心,成了他的專屬外號。

 不說這邊龐萬春連忙下令巡哨輕騎加速向前,同時命人向後面的先鋒大將韓世忠和張清匯報,卻說楊再興帶著三十余騎親兵如一陣風也似往東而去,很快便撞上一彪軍馬,當先一將攔住去路。

 那員騎將頂盔掛甲,身披蜀錦戰袍,威風凜凜攔住道路中間,橫槍立馬,指著楊再興大叫道:“水泊草寇,你們本是一群打家劫舍賊寇,僥幸成事,不思圖謀王圖霸業,反去降那無道昏君,甘心做朝廷的狗,要來和俺大國相並,我今必殺得你等片甲不留,方稱我意!”

 楊再興聽了大怒,罵道:“軍主果然說得沒錯,魔教妖人人人得而誅之!慣會蠱惑人心,顛倒黑白,我梁山軍甚麽時候打家劫舍了?倒是你們殘害生靈百姓,食菜事魔,蠱惑人心,無惡不作,早已天神共怒。今日天兵臨境,尚不知悔過投降,死期不遠!”

 “小畜生找死!”

 那騎將知道梁山軍軍紀如山,非是自己這邊軍隊所能比,又欺楊再興年少,當下不再與他廢話,挺槍拍馬就要來戰楊再興。

 本來以楊再興的性子,對方如此輕視並辱罵於他,心裡自然是恨不得一槍把他挑了,但楊再興就是再渾卻也記得林衝的話,只是策馬向前,一面舉槍招架一面大聲喊道:“來將通名,小爺槍下不殺無名之將!”

 哪知那敵將並不答話,只是一招猛似一招向楊再興發起猛攻,氣得楊再興嗷嗷大叫:“再不通名,小爺就不客氣了,一槍捅你個透明窟窿!”

 卻說那將在方臘手官拜六軍指揮使,也是元帥級別大將,且又自負勇力,一直認為梁山軍林衝這夥人不過僥幸成事罷了,梁山軍可以做到的,自己這邊未必做不到。

 就像梁山軍林衝那廝一直都說女真人如何如何厲害,可最近聽北面傳來的消息說,這麽厲害的女真人也在梁山軍手下吃了大虧。

 由此可知,這一切不過是梁山軍林衝那廝自吹自擂,或者遼國早已像大宋一樣腐敗不堪,軍隊完全不堪一戰,女真也就相當於田虎、王慶這樣的水平,梁山軍打敗這樣的敵人貌似也沒甚麽了不起,說不定我們去也一樣也可以做到!

 存著這種心思,加上楊再興被他打得只有招架之功,毫無還手之力,名叫衛忠永樂朝六軍指揮使越發鬥志昂揚起來,又哪會把楊再興的威脅放在心上。

 “小子好大口氣,等見了閻王再來問我姓名吧!”衛忠哈哈大笑,越鬥越勇起來。

 而在這時,臨出師之前被林衝特意叫過去囑咐他一定保護楊再興安全的龐萬春也快馬趕到戰場,遠遠就見在梁山軍第一武癡,眼皮快要睜到天上去了楊再興正被一人壓著打,頓時看得目瞪口呆,整個人都在風中凌亂了。

 “我的乖乖,哪個不怕死的,敢捋楊一撞的虎須?”

 PS:感謝書友龍心悅的打賞!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