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林氏水滸》第380章 懷疑,輿論,湯陰縣
大宋政和八年七月末,距離梁山軍誓師出征已經過去八天。

 州橋之旁,蔡相府邸,內書房中。

 蔡京蒼老而威嚴的聲音傳來:“那梁山軍行進到哪裡了?”

 “回太師,按行程這夥賊寇今日應該已到了相州湯陰。”

 回話的正是蔡京心腹乾辦張乾辦。

 蔡京點點頭,按他估計梁山軍今天也應該到這裡了。

 說起來這條行軍路線還是陳宗善和張叔夜與梁山軍呂將、聞煥章,朱武等人詳細商定,最後報到他這裡由他親手敲定的,再下發命令到河北、河東各州縣,讓當地準備糧草輜重。

 沉吟半餉,蔡京再次悠悠動問,這次的對象卻是陳宗善:“宗善,你與林衝打過多次交道,你說他真就這麽深明大義,會老老實實去打西賊麽?”

 陳宗善暗自腹誹,林衝這廝做事一向出人意料,自己如何能揣測,不過表面卻順著蔡京想聽的意思道:“太師知道的,林衝這廝一向沽名釣譽,專好收買人心。

 這次誓師出征還有上次的閱兵,他說了這麽多冠冕堂皇的大話,為的就是爭取大義民心。若是這廝膽敢半路反悔,豈不是自己打自己臉麽?

 到時候梁山軍豈不信譽盡失,告訴天下百姓他們之前所說的一心為國,拯救天下,和平共處一致對外這些話都是騙人的?到時候天下百姓還有誰會相信他們的假話?

 再者說他這人向來自視甚高,目空一切,自以為四萬新訓之軍便能掃平西賊便是明證;這廝肯定是認為朝廷在大義面前不敢動手,或者說即便動手留守梁山軍也全然不懼。

 這次出征西夏,梁山軍魯達所部重斧兵,還有張秀岑所部西軍精銳都沒有隨軍出征,想必就是為了留下來以備萬一。加上這廝向來喜歡行險,是以宗善以為這廝應該不會有假。”

 蔡京默然,雖然陳宗善說的正和自己想的差不多,可是不知怎麽,蔡京卻總覺得事情有些不對。

 都說人老成精,蔡京今年七十多了,可謂閱人無數,經歷的事情同樣無數,執掌朝政這麽多年,每天與這麽多人勾心鬥角還能屹立不倒,自然有他的原因。

 所以對於這件事,雖然說不上來,但蔡京卻總覺得事情不會這麽簡單,林衝不可能這麽傻或者這麽狂妄吧?

 但連日以來,朝廷這邊的人密切關注梁山軍動向,明日情報不斷的送過來,梁山軍又確實老老實實的往西北而去。

 一路上這些梁山“賊兵”不但與沿途百姓秋毫無犯,不停的向百姓們宣傳梁山軍消滅西賊的決心;

 同時一路上行軍也是一絲不苟,每天固定走六十裡路,除了斥候哨探外,不管是步兵還是騎兵,所有人都下馬步行,並且扎束整齊,大熱天也頂盔摜甲,列著整齊的隊列,一路上唱著軍歌行進,倒把路上百姓看得新鮮,嘖嘖稱奇。

 這一切都表明,梁山軍是鐵了心要遠征千裡,消滅西賊。

 對於梁山軍為甚麽行軍時要這麽做,蔡京是大致能猜到的,便是要展現梁山軍的風紀風貌,讓沿途百姓知道,梁山軍不是反賊,而是一心為國為民的仁義之師。

 沿途對百姓秋毫無犯,甚至還主動幫忙做好事,並且見人就宣傳他們是去打西賊,是為了抵禦女真拯救天下,這些都是為了收買人心,爭取大義。

 可難道林衝就真的不怕一旦四萬梁山軍主力被西賊纏住死傷泰半,梁山根基之地又發生變故,烽煙再起麽?

 雖說現在朝廷已經招安梁山軍,雙方已經講和,可是如果真要打,理由或者借口還不是想要就會有?

 譬如梁山軍背信棄義,攻打朝廷州縣,到時候朝廷大軍壓境,可是有理有據!

 本來對一般的人,蔡京都會認為一介武夫,頭腦簡單,想不到這層是理所當然的;可是對林衝這個短時間內就訓練出一支如此強軍的蓋世奇才來說,蔡京卻以為林衝如此英雄,不會想不到這一層吧?

 更別說在他下面還有聞煥章,許貫忠等智謀之士輔佐。

 默然良久,蔡京最終是輕歎一口氣,自己安慰自己,可能是自己想多了吧。

 這林衝向來狂妄且好行險,說不定他真的就沒想到這一層,或者想到了這一層,但自信留守的兵力足夠應付。

 也在這時,卻聽張乾辦道:“公相,有一事不知該說不該說?”

 “說甚麽該不該,快說。”

 就聽張乾辦恭謹的道:“小人昨日去大相國萬姓交易轉了轉,聽到市井中頗多人議論,說梁山軍林衝那廝傻的,還說等林衝到了關西與西賊交上手,朝廷一定會派兵剿滅梁山巢穴。”

 蔡京神色淡淡的,正要說汴梁百姓就愛傳八卦,湊熱鬧,不必當回事,隨即卻突然想到了甚麽也似,問道:“這樣說的人多麽?百姓都是這麽想的?”

 “倒也不算多,只是但凡議論這件事的,大多都是這麽說的。”

 蔡京神色稍緩,道:“這事你讓人多關注一些,看看再過幾日這些議論是否會停歇。若是還不曾停歇,你便找一些人散布梁山軍沽名釣譽,收買人心的言論,把這些議論給壓下去。”

 汴梁百姓一向善變,最喜熱鬧,說不定再過幾天這些流言便會因新的熱鬧而轉移注意力,自然的消散了。

 “一條大河波浪寬, 風吹稻花香兩岸。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艄公的號子,看慣了船上的白帆。

 這是美麗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到處都有明媚的風光……”

 伴隨著整齊嘹亮的歌唱聲,四萬梁山步騎大軍打先頭部隊行進到湯陰縣永和鄉孝悌裡附近。

 時值上午己牌時分,正是一天之中人最多的時候,眼見一支如此隊列整齊,三軍將士人人精氣十足,高聲唱歌而行,這樣新奇的事情頓時引得附近村鎮的百姓紛紛跑到路邊駐足觀看,議論紛紛。

 “這就是梁山軍?端的是好軍漢,隊列整齊,軍紀嚴明!”

 “簡直比大宋禁軍還像官軍,這一個個軍漢,端的是精氣十足,氣勢昂揚……”

 “你知道甚麽,這梁山軍已經接受招安,現在就是官軍……”

 卻說看熱鬧的人群當中,三名十五六歲的少年也立在路邊,當先一人粗手大腳的,相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