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林氏水滸》第387章 大氣運者宋公明(3)
“賢伉儷莫不是遇到了甚麽不順心的事?”

 顧大嫂當即氣不打一處來,開口道:“哪裡是甚麽不順心的事,分明是氣破肚皮的窩心事!押司不知,俺舅舅有兩個兒子,也是二哥(孫新)姑娘(姑媽)的兒子。

 兄弟兩個一個叫兩頭蛇解珍,一個叫雙尾蠍解寶,乃是登州山下獵戶,兩人都使渾鐵點鋼叉,有一身驚人的武藝,。當州裡的獵戶們都讓他第一。

 只因登州城外不遠處有一座山,山上多有豺狼虎豹出來傷人,因此登州知州拘集獵戶,當廳委了杖限文書,捉捕登州山上大蟲。又仰山前山後裡正之家也要捕虎文狀,限外不行解官,痛責枷號不恕……”

 也是無巧不成書,在這個時空中,也和原來的水滸故事一般,解珍、解寶也是因為一隻老虎而被人陷害,屈打成招,還要在牢裡結果了兩人的性命。

 事情的經過簡單概括起來就是老虎傷人,知州頒發命令要解珍、解寶這些獵戶,還有山前山後的裡正限期三天內抓住老虎,否則便要痛責枷號。

 解珍、解寶兩兄弟在山上埋下陷阱藥箭,在山上苦熬了三天兩夜,終於在第三天的四更時分,用埋好的窩弓藥箭射中一隻老虎,不想那老虎卻帶著藥箭逃跑滾到山下毛太公家的後園裡去。

 那毛太公正是山後裡正,也被知州下了文書,限期交出老虎,這時到了最後期限從山上滾下一隻中了藥箭昏迷不醒的老虎,自然是歡喜不已,立即讓兒子毛仲義連夜把老虎解送到州裡去了。

 等解珍、解寶趕到前門敲門討要時,這個毛太公先是用了個緩兵之計請兩兄弟吃了早飯再說,然後翻臉強說兩人“白晝搶劫”,這時毛仲義也帶了登州城做公的人趕回,把兩兄弟押解至州府。

 卻說自從前任登州知州王師中被林衝當眾砍了頭,通判宗澤代理行駛了一段時間知州職務,但隨後朝廷就派來了一個新知州叫做元山宗的,宗澤也被調往別處。

 那元山宗本是個貪得無厭的糊塗官,又聽了毛太公女婿、登州六案孔目王正的言語,當下不由分說,捆翻便打,定要解珍、解寶招認“混賴大蟲,各執鋼叉,因而搶擄財物”,兩人吃拷不過,隻得依他招了。

 這還不算,毛太公父子還要斬草除根,買通牢房裡節級包吉要在直接在牢裡結果了兩人性命。

 幸虧牢房裡一個小牢子樂和乃是孫立的小舅子,孫立、孫新又是解珍、解寶的親表弟。

 解珍、解寶於是委托樂和來找顧大嫂和孫新;孫新和鄒潤、鄒淵又是好朋友,於是又派人來請鄒潤、鄒淵、石勇幫忙。

 眾人聽完孫新、顧大嫂夫婦的講訴,又得知孫新還有個哥哥乃是登州兵馬提轄,如今已派人去請孫立前來,商議劫牢一事。

 宋江一聽不禁心中暗喜,心說本來隻想拉鄒潤、鄒淵、石勇三個入夥,卻有正好碰上這件事,若是趁機再把孫立、孫新、顧大嫂、解珍、解寶、樂和這六人拉過來,自己這才登州之心可就賺大發了!

 就聽宋江大罵道:“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解珍、解寶這事果真是讓人氣炸肚皮!既然遇上了,我們豈有袖手旁觀之理?

 諸位不知,我這位兄弟原是鄆州都監,有萬夫不當之勇;我這位徒弟也自小好習槍棒,等閑二三十人近不得身;

 小可雖拳腳武藝不甚高明,卻頗有調度之能,這次劫牢,賢伉儷有甚麽用得著我們的,隻管吩咐,水裡水裡,火裡火裡,必定義不容辭!”

 孫新、顧大嫂一聽,頓時感激得不行,當即朝宋江拜道:“早聞兄長扶危濟困,仗義疏財,山東及時雨大名,今日一見果然聞名不如見面,見面勝似聞名!”

 宋江連忙扶起兩人,卻語重心長道:“只是我等劫了這登州死牢,殺了王孔目並毛太公一家,朝廷兵馬必定不肯罷休!登雲山只怕也不能再呆了,不知諸位想過往後的去麽?”

 孫新、顧大嫂、鄒潤、鄒淵、石勇五人正為這事憂心不已呢,於是道:“還請兄長指教。”

 宋江於是把梁山軍要掃蕩京東路所有綠林山寨的事了,又說他和董平在路上商議的計劃:“常言道樹挪死,人挪活!既然梁山軍放出這樣狠話來,梁山軍勢大,又向來說言出必踐。

 我們與之爭竟不得,何不聚攏一處,帶領各山寨人馬去往河北路找一處大寨安身立命,到時候我們再招賢納士,把聲勢做大,還怕不能引起朝廷關注?

 梁山軍不是說了麽,現今北面女真已經崛起,不消幾年就會南侵,眾位兄弟如此英雄,朝廷正是用人之際,必然會招安我們。

 如此一者我們可以為國出力,盡忠報國,久後在青史上留得一個好名;二者也可以為眾兄弟們謀個出路出身,將來人人做官,封妻蔭子,豈不兩全其美?”

 顧大嫂、孫新兩個想的比較簡單,只要能救出解珍、解寶,今後又能有個安身立命的地方,就什麽都好。

 當下便聽顧大嫂第一個表態:“如此最好,還是公明哥哥想得深遠!”

 鄒潤、鄒淵其實是有點想投梁山軍的,因為鄧飛和楊林在梁山上,之前兩人也托人給他們送過口信,要他們棄了打家劫舍的活計加入梁山軍。

 只是一來兩人天性散淡,又好賭錢,聽說梁山軍軍律極嚴,據那名楊林手下的梁山密探講,就連折被子都有講究,兩人怕受不了約束。

 二來則是楊林和鄧飛沒有給他們打包票,去了梁山軍就一定會受到重用,兩人也就一直沒有下定決心;加上石勇卻與梁山軍林衝和武松有仇,在旁邊不住的說梁山軍的不好,兩人也就息了這個念頭。

 只是雖然息了念頭,兩人卻一直把梁山軍當做自己一條後路,因此有些猶豫。

 但石勇卻是在宋江那裡住了半年的,當下便緊隨顧大嫂之後表示了讚同附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