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林氏水滸》第432章 高俅死定了
別的不說,就說他能最討趙佶趙佶歡心,成為趙佶第一寵信信重之人,就足以證明他的本事。

 再比如高俅總管幾十萬都門禁軍,恃寵營私將十多萬二十萬禁軍全都變成施工隊,按說這事想瞞過趙佶實在有些難,可高俅偏偏就做到了。

 一方面每年高俅主持端午節金明池演武爭標,先是吹吹打打,後面則花樣百出;所選參加演武的禁軍士卒無不高大威武,表演的花槍花棒無不整齊好看,每次總能把趙佶哄得十分高興滿意,連誇高俅治軍有方。

 另一方面,高俅也極其注意與蔡京、童貫、梁師成等人搞好關系,卻又在蔡京一黨和童貫一黨中保持中立,兩不相幫。

 這樣一來,蔡京、王黼、梁師成等人明知高俅利用軍隊營私貪汙,卻沒有一人對趙佶說明真相。

 當然,也是他們沒意識到這件事的嚴重性,畢竟汴京城一百多年未曾經歷過戰事,而且不是還有十萬禦營精銳麽?

 所以總的來說,高俅雖在練兵治軍上其實是個門外漢,而且確實是個大奸臣大貪官,但並不表示他蠢。

 是以當“信號彈”在半空中炸響,梁山軍剛剛發動突襲的時候,高俅就立即驚醒了,衣不卸甲的衝出中軍大帳。

 並且立即嚴令全軍不得亂,同時也趕緊調派了足夠人手去增援外圍寨牆,並且囑咐不得出寨追擊,隻用強弓硬弩迎敵,謹守營寨以待天亮。

 平心而論,高俅這樣的應對和處置簡直再正確不過,換了林衝,甚至換了孫武、吳起、諸葛亮只怕也是如此應對了。

 可問題的關鍵卻還在軍隊的素質上。

 一支軍隊沒有軍魂,士氣低迷,軍紀渙散,軍心動搖慌亂,就算高俅下了最正確的命令,軍中士卒無法執行又有甚麽用?

 而且要說治軍還帶兵的本事,何灌何太尉和小種相公種師中哪個不比高俅強上十倍百倍?

 可在原本的歷史中兩人麾下的軍隊不是前者連敵人都沒見到就望風而逃;後者則在擊退金兵後因為沒有拿到賞齎而十分氣憤,竟丟棄主帥一哄而散了麽?

 種師中所領還是百戰西軍,還是世代從軍,世代在種家(種世衡,種諤、種師道,種師中)祖孫三代麾下當兵吃糧,號稱西軍中最能打的種家軍。

 種家軍尚且如此,就更別說高俅麾下這八萬多拚湊起來的兵馬了。

 更別說這一路他們還一直被梁山軍騷擾,之前更是三千對一千被梁山軍打得喪膽,士氣和軍心一直低迷。

 更別說梁山軍武松所部特戰營將士還早早潛伏到宋軍營寨內,一俟梁山軍發動夜襲,這些人就趁機大喊大叫“快跑啊,敗了,梁山軍殺進來了”之類,製造混亂和恐慌,動搖軍心。

 最後的結果就是,縱然高俅、梅展、丘嶽、段鵬舉等人俱都做出了正確的應對,但軍心卻不可阻止的跌落了谷底。

 營裡頓時一陣大亂,好懸才沒引發營嘯,更別說執行高俅的命令去支援寨牆了。

 等待寨牆上的弓箭手棄了寨牆狼奔豕突也似開始大叫著逃跑,軍心頓時就是大潰,恐慌和混亂像雪崩一樣傳染蔓延。

 饒是梅展、丘嶽等人當機立斷斬殺了十數名尖叫逃跑的士卒,依然無法挽回局面。

 這些嚇破膽的大宋禁軍沒用勇氣轉身與“梁山叛軍”廝殺,卻也紅了眼,竟然對阻攔他們的逃跑的將領動起了刀子,當場殺死幾名指揮使!

 眼見如此局面,聽著遠處傳來的“隻誅高俅,投降不殺”的歡呼呐喊,高俅整個人頓時就愣住了,完全嚇傻了一般。

 倒是丘嶽、周昂、胡春,反應更快,眼見局面已不可挽回,急忙一扯高俅馬韁,急切道:“太尉(恩相),大勢去矣!賊兵馬上就要殺到,咱們還是趕緊突圍才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啊!”

 高俅這下才反應過來,掃視一眼聚攏在身邊的上千禦營精銳,大聲道:“大家隨我突圍,只要護得本太尉衝出去,官家面前俱都重重有賞!”

 其實不用他說,這些禦營精銳家眷都在汴京城,而且平日裡待遇也是極高,自然舍不得原來的好日子。

 高俅又是官家身邊第一寵臣,若是讓高俅給梁山軍活捉了,他們就算能逃回京城也要被官家治罪。

 當下這些禦營精銳連忙護送著高俅往喊殺聲呐喊最少的正東方向突圍,而這時一路上各處營寨俱都亂成一團糟,不時有亂兵阻攔道路。

 早就急眼了的高俅毫不猶豫就下令直接用刀槍弓箭開道,硬生生殺出一條血路飛速向東逃竄。

 主帥如此,士卒如何還會替他賣命,高俅身邊俱都是禦營精銳,又有丘嶽、周昂等數十員猛將護衛,沿途兵馬阻攔不得,於是無不在高俅走後高聲大喊:“高俅往東逃了……”

 營寨外邊,眼見無數梁山騎兵勢如破竹衝入宋軍營寨,林衝也重新坐回到馬鞍上,轉身對身邊的項元鎮和郝思文道:“勝局已定,高俅必定要逃,我親自去追,這裡就交給老將軍和郝兄弟了,務必盡快平息騷亂,少死一些人!”

 “軍主放心!”

 “哥哥放心!”

 兩人連忙拱手領命。

 說起來梁山軍到底人才較少,武將雖多卻大多只有個人勇力,而郝思文一來正經官軍出身,二來自小和關勝一起幼讀兵書,且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帶兵能力也比一般將領強一些,因此很快脫穎而出,被林衝從關勝的副將一下提拔到一軍主將位置。

 這次見到林衝把這樣的任務交給自己,郝思文心中也是感激莫名,暗道君以國士待我,我必國士報之,自己這腔熱血就算賣給軍主了。

 而項元鎮則心思複雜。

 這還是他所熟悉的大宋的嗎?

 在這之前和所有天下人一樣,項元鎮雖然看到大宋的很多問題,可在他們的眼中大宋依然非常強大,朝政依然穩固,這“太平的日子”至少還能持續幾十年上百年。

 可誰能想到,自林衝造反之後,僅僅一年,煌煌大宋就一下變得如此虛有其表,不堪一擊!

 雖然投降梁山軍後, 項元鎮和王煥也討論過這些,兩人並不是不能理解。

 畢竟原本在所有宋人心中無比強大的大遼,不是也在女真造反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就被兩萬女真軍擊潰了七十萬主力大軍麽?

 那麽現在林軍主造反接近一年,加一起才擊敗大約二十多萬宋軍又有什麽不可能?

 理解歸理解,可當這樣的事實擺在他的眼前,項元鎮還是有些接受不過來,隻覺得不可思議。

 而且更重要的是早在一年多前,在大宋還是歌舞升平的時候,林軍主就決定反出朝廷,他到底是如何看出“煌煌大宋”其實不堪一擊的真面目的?

 難道真是天命之人?

 除了這些疑惑,項元鎮又不禁微高俅的命運感到悲哀起來,心道軍主之前圍三缺一早就命徐寧和史進在東邊等著高俅,這時又親自去追,只怕高俅這次是死定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