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悍唐》第36章 余波
燃燒的大非川,吐谷渾的軍隊在被火海包圍,他們舍生忘死的準備突圍,但是卻沒有人能夠衝出火海。劇烈燃燒帶來的那些霧霾煙塵,讓他們難以呼吸,熾烈的火焰讓他們渾身被燒灼。還有胯下驚馬四處亂竄,造成彼此之間的誤傷更是不容枚舉。

 總之一把大火,李靖把吐谷渾最後的反抗徹底的摧毀,但是大非川的大火卻讓整個高原成為了一座火焰山,越來越劇烈的火勢最後變得無法控制。

 李靖不得不將大唐的軍隊開拔,沿著周圍大唐的邊境進行一次浩大的隔離帶製造工程,只有這樣才能讓大火無法突破邊境線,燃燒到大唐這邊來。這樣的事情是李靖沒有想過的,可是偏偏就這麽發生了。

 按照道理來講,在這初夏的時節,正是草木繁盛的時候,這個時候的樹木之中都還有非常多的水分是不容易燃燒起來的,可是這一次卻直接席卷了整個大非川靠近大唐邊境的這一面全都在不斷地燃燒。

 天空被草木灰塵佔據,全然就像是一團烏雲一樣將天穹籠罩,陽光都被遮擋,在這一片區域似乎都變得陰沉起來。

 “加緊點,趕緊將隔離帶製作出來,這樣我們就能夠保證大唐不會被這一場大火影響。”李靖來到了製作隔離帶的現場,然後督促著進行著一項任務。之前劉偉將他挾持然後讓整個隊伍撤退的情況,在他切身與劉偉進行一次感受一氧化碳中毒之後,就暫時放下了。

 那種窒息,心跳不斷的加速,腦地啊變得昏沉,甚至差點暈厥的情況他不願意在承受第二次。或許其中有他不知道的一些奇特的東西,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劉偉在這個過程之中拯救了大唐的所有士兵。要不然的話,恐怕他們將會和吐谷渾的軍隊一樣葬身在這一場大火裡面,雖然一個是燒死,一個是中毒而死。

 所以劉偉違背軍法的事情,李靖不會再追究,因為在當時那種情況下,要是換成是他的話,也會這麽做。

 只是劉偉不知道的是,這件事情卻已經敗在了李二的案頭上,因為在當時劉偉和李靖是在帥帳之前完成了這一次的相互挾持與下令的事情。所以知道這件事情的不僅僅只有他們兩個人,還有別的人知道此事。

 李靖已經不打算追究劉偉,劉偉自己也不可能自爆這件事情。但是卻有其余的人不得不將這件事情匯報上去,雖然他也算是受了劉偉的恩惠。可是想李二匯報軍中發生的事情,這是他的職責。所以在忠義之間,是一個兩難的抉擇。

 但是作為李二的心腹,他還是在最後選擇了向李二匯報此事,老老實實的進行匯報,沒有一絲一毫的個人看法在裡面,算得上是公允至極。這個人就是軍中的一個特殊職位——五蠡司馬。

 五蠡司馬是從商周時期就有的一個官職,只是在當時這個職位是一個非常高的職務,僅次於三公,與六卿相當,與司徒、司空、司士、司寇並稱五官。其中的五蠡,是指社會上的五種人:(一)學者,(二)言談者,(三)帶劍者,(四)患禦者,(五)工商之民。

 之後再漢朝的時候改為軍中官職,成為了皇帝在軍隊裡面的眼線,所有的一切敏感的事情,只要他覺得應該讓皇帝知道,那麽他就會進行匯報。而且在初現緊急事務的時候,這個五蠡司馬的權力甚至能夠超越統兵大將。

 因為要是涉及到謀反或者別的情況的時候,大將軍恐怕就是最大的目標,這個時候,五蠡司馬就可以直接奪取將軍的職務,掌管軍權。而且一直從漢朝延續使用,直到宋朝都沿用這一套制度。

 大唐李二此時還算是比較開明的,他的五蠡司馬現在就在大將軍這一層面,也就是說兩萬人以上的軍隊之中才會有五蠡司馬的存在。當然像是一些特種部隊,比如玄甲衛和水師這樣的人手原本就很少的軍隊,但是位置有很關鍵的地方也會有。

 所以劉偉現在還是沒有享受過這個待遇的,這一次是第一次被五蠡司馬當成事關緊要的目標,將這一次劉偉挾持了李靖做下了撤退的指令的事情,匯報給了李二。

 這件事情讓李二不好處理了,因為這次的事情是軍中非常嚴重的一例違抗軍法的例子。直接用武力挾持上官,然後搶奪虎符,之後擅自下令等等,都足以讓李二將劉偉直接一擼到底。但是劉偉這一個命令確實是救了大唐數萬軍隊的性命,這一點五蠡司馬是在自己做了實驗之後得出的結論。

 他講一些小動物捆綁起來送到了原來大唐軍隊駐扎的位置,結果在半天之後,這些小動物就窒息而死。所以在這個過程之中他也把自己的實驗結果上報了上去, 一切如實匯報,沒有一絲一毫的隱瞞與偏頗。

 正是因為這一點,才讓李二感到一陣陣的頭疼,因為他也不知道該怎麽處置劉偉,功過相抵?這不大可能,因為違背軍法的事情要是真的就這樣放過,那麽大唐的軍隊的軍紀放到什麽地方?可是處置也不是最好的辦法,因為這件事情沒有人知道究竟會怎樣?

 他得到消息的時候,已經過了半個月了,雖然邊關的那場大火已經通過狼煙傳遞到了他的面前。但是這個時候已經差不多被撲滅了,這樣的事情再也沒有辦法進行試驗,誰知道人站在當時的位置會是怎樣的結果?

 所以這樣模棱兩可的事情,李二也只能找到自己的謀士們一起進行探討。

 於是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蕭瑀,這些人全都被李二召入宮中商議此事。這些人也是分為兩派:以便認為應當嚴懲,以振軍紀。畢竟這不是一般的行動,而是挾持上官,搶奪虎符,擅自下令調兵,這些都是大忌。

 而另一邊確認為這一切都是情有可原,因為這是關乎到大唐數萬大軍的性命攸關的事情,功勞不小。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