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悍唐》第28章 最後1搏的吐谷渾
李靖想著反攻吐谷渾,但是高原上掀起了一陣瘟疫,整個吐谷渾牲畜死掉了大半,人口也在這個時候銳減。苯教的上師遊說之下,伏允甚至將全國上下的好東西燒掉了無數,讓整個吐谷渾陷入了一種窮困的境地,山窮水盡之下,這個高原民族準備最後奮力一搏。

 伏允已經不再年輕了,他早就過了不惑之年,當初從父輩的手中接過吐谷渾這個部族,他也曾滿腹雄心壯志。可是這麽多年下來,這份雄心早就被吐谷渾的現實給磨平了。他已經不再幻想那些雄圖霸業。只是想著讓吐谷渾在他的通知下,安然的傳承下去。

 可是這一年的春天,大唐軍隊忽然間登上高原,然後在這裡殺戮,一個個的部落被踏平,甚至他派出去的大軍也被打散。讓他感到了一種難以言喻的危機,特別是他最信任的兵馬大元帥呼魯圖也被大唐軍隊的統兵大將射殺了之後。

 所以在這個時候伏允知道自己不能再安於現狀了,他要為吐谷渾最後的生存而努力,所以在這一個春夏之交的時候,他決定要去找吐蕃進行聯合。在高原上面這兩個國家質檢其實是一種爭奪資源的關系,而且吐蕃一直是壓製著吐谷渾的存在。

 但是在大唐即將攻上高原的時候,他們根本就沒有選擇,兩個國家加起來才有可能和大唐一戰,否則他們的兵力以及國力都不是大唐的對手。

 伏允下了很大的決心方才準備和吐蕃聯合,可是就在此時吐谷渾爆發了大瘟疫,這一場席卷了吐谷渾大半個國土的瘟疫爆發的是如此的突然,只是再短短的幾天的時間之內就直接破滅了吐谷渾整個國家的根本。無數的牛羊和人口死在了瘟疫之中。

 沒有了牛羊和人口,吐谷渾就只能消亡在高原上。這個時候伏允真的是沒有一點辦法了,他只有進行最後一搏,離開這裡,離開這個瘟疫橫行的地方,在這個時候也只有這樣做,才能夠保存下來吐谷渾最後的血脈,不至於整個國家全都一起消亡。

 當然伏允想要爭取時間離開這裡,但是他卻依舊是沒有忘記山腳下虎視眈眈的那一個國度。所以在他準備離去的時候,他要給這個曾經肆虐了吐谷渾一遍的國家一個教訓。

 於是這位吐谷渾的可汗在貞觀六年的夏天,召集了吐谷渾現在還殘存的軍隊,準備帶著他們與大唐進行最後一戰,同時也是為了吸引注意力,好讓吐谷渾的別的牧民能夠從且末城的方向遷徙下高原。這屬於兵法之中的一招: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此時大唐這一邊也已經得到了吐谷渾爆發瘟疫的消息,在這個時候李靖心中對劉偉的看法也悄然有了轉變。因為劉偉在撤離高原的時候做的事情並沒有瞞著其他人,因為就他一個人也做不到將死去的牲口的屍體丟滿整個高原。

 所以劉偉帶著軍隊漫山遍野的扔屍體的事情是所有人都知道的,而現在高原上爆發瘟疫,這一點讓李靖對劉偉另眼相看,雖然這一招有點狠毒,甚至可以說是找天怒人怨的陰損招數。但是卻也不愧為一招妙招,只要是能夠打擊敵人的事情,作為軍隊之中的將領,就可以無所顧忌的使用。

 至於會不會影響名聲?這一點李靖從未想過,甚至當初在長平坑殺四十萬趙軍的武安公白起,雖然被冠以屠夫之名,但是在提起他的時候更多的人會膽戰心驚的道一聲:殺神。任何事情都是兩面性的,對於那些所謂的愛惜羽毛的君子來講,這樣的事情可能非常的讓他們難以接受。

 但是作為軍中之人,怎麽可能放棄這樣可以不費一兵一卒就殺掉敵人的方法?難道真的要讓自己的兄弟們用性命去和敵人死戰到底?如果真的有這樣的將軍,那麽李靖絕對是第一個將他斬首示眾的人。這樣的不愛護自己的兄弟袍澤的人,絕對不是一個好將軍。

 “現在吐谷渾已經走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我們必須要做更好應對狗急跳牆的吐谷渾軍隊的準備,所以最近必須加強防衛,派出斥候,偵查高原上的吐谷渾軍隊的動向。”李靖看著自己身前的一排參將副將等說道。

 作為這山南道的行軍大總管,此時李靖統領著防備吐谷渾和吐蕃的所有的大唐軍隊,現在不僅僅是吐谷渾很可能狗急跳牆,吐蕃也有可能趁火打劫。因為吐蕃可是一直想要擴張自己的領土,在這個時候吐谷渾國力虧損,那麽吐蕃絕對是最容易撿便宜一個國家。

 當然吐蕃在吐谷渾身後插刀子的時候, 也很可能直接在另一邊派出軍隊牽製大唐的軍隊,不讓大唐插手吐谷渾和吐蕃之間的戰爭,等吐蕃吞並了吐谷渾之後國力大漲,到時候大唐拿他們也沒有辦法了。這種情況很可能出現,所以李靖不得不防。

 當然李靖的防備有可能也沒有什麽用,畢竟在吐蕃和大唐之間大部分的區域都隔著吐谷渾這個國度,而且吐蕃和吐谷渾又不一樣,吐谷渾的海拔比起吐蕃低了很大一截,剛剛適應吐谷渾的高度的大唐軍隊可不一定能夠在吐蕃的國土上能夠發揮戰鬥力。

 不過不管怎樣,大唐軍隊還是要積極備戰,而且這一場戰爭不容有失,至少要講吐谷渾西面的且末城到鄯善城之間的這一片區域必須拿下來,這樣依靠著山下的大唐運輸糧草上去,將這裡變成大唐軍隊的一個訓練營。從而訓練出能夠適應高原環境的軍隊來,這樣才能為將來與吐蕃開戰打下基礎。

 大唐從來都不是一個逆來順受的國度,漢家子孫也不是一直都是習慣忍受的民族,中華民族的血性一隻都在,只是在被儒學流傳之中被掩蓋下去了,成為了一種蘊藏在骨子裡面的東西,而不是流於表面。這一點劉偉有著很深的感觸,從最開始秦始皇橫掃六合八荒的那種霸氣,到後來漸漸地內斂。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