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航空霸主》第40章 軟件測試
  “什麽,顯示適配器這麽快就出來了?”

  楊衛寧又驚又喜,雖然計算機四色顯示適配器並不是什麽太難的技術,但想要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搞出來,計算機所那邊看來也是盡了全力。

  楊衛寧轉頭對劉燁道:“劉工,那我就先回去了,另外我在賓館房間裡的那台蘋果微機你找人幫我送回宿舍去。”

  劉燁道:“放心吧,今天就給你送過去,你趕緊回去吧。”

  楊衛寧點點頭,上了劉煒二八自行車的後座。

  一路風馳電掣,兩人很快就抵達了611所的計算機中心。

  上了二樓,DJS-130的機房已經圍了一圈人,除了谷沛和計算機中心的同事外,還有楊衛寧不認識的一老一少兩人。

  老的那個看起來五十多歲的年紀,兩鬢微白,滿臉皺紋,如果不是那一身的確良白襯衫的幹部服,和普通的老農無異。

  年輕的那位二十八九歲的年紀,濃眉大眼,帶著黑框眼鏡,仿佛一名老學究。

  看到楊衛寧進來,谷沛笑道:“衛寧,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華清大學計算機系鄺世林教授,我們國家計算機輔助設計方面的權威,這位是中科院計算機所的陳凱研究員,主要從事半導體微電子設計工作。”

  鄺世林就是看起來仿佛老農的那位,陳凱就是年輕的那位。

  接著,谷沛又向鄺世林和陳凱介紹道:“老鄺,小陳,這就是要獨立搞CAD軟件的楊衛寧。”

  鄺世林眼中閃過一絲驚奇之色,顯然有些驚訝楊衛寧的年輕,笑著伸出手道:“小楊,我可是久仰你的大名了,老夏把你誇得跟朵花似的,今天我可算見到真人了。”

  鄺世林是中國最早追蹤CAD技術的專家之一,不過由於嗡嗡嗡那十年的缺失,鄺世林的整體知識結構已經落後於當前計算機的發展。後世他最大的成就並非在CAD方面提出了什麽新理論,而是他教出的那幾個學生,成立了開目公司,後來成了國內赫赫有名的PLM供應商。

  因此當他從夏培素口中聽到有人獨立開發CAD軟件的時候,鄺世林哪裡還坐得住,趁著這個機會,和陳凱一起從京城趕來,想要看看楊衛寧開發的CAD軟件到底是怎麽回事。

  楊衛寧連忙和鄺世林握手笑道:“鄺教授,您好您好。”

  接著,他又和陳凱握手道:“陳研究員,你好。”

  陳凱笑道:“楊工,你要的四色顯示適配器今天給你送來了,不知道你的CAD軟件做得怎麽樣了?”

  楊衛寧道:“源代碼已經寫完了,就等著你們的四色顯示適配器到貨,上機測試了。”

  陳凱和鄺世林對視一眼,頓時大喜道:“那太好了,今晚我們連夜改裝DJS-130計算機,明天就可以上機測試了。”

  楊衛寧點頭笑道:“正合我意。”

  ……

  楊衛寧在編程方面功底深厚,但是到了硬件領域,技術就很一般了。

  不過DJS-130的升級工作當然用不到他出馬,陳凱、鄺世林甚至谷沛等人都是各種高手。

  當天晚上,眾人隨便吃了一頓簡單的工作餐,便在DJS-130計算機的機房忙開了。

  雖然只是加了一塊四色顯示適配器,但是對DJS-130計算機而言,就相當於動了一場大手術,加上改裝後的調試工作,一晚上顯得極為緊張。

  不過為了盡快見到楊衛寧編寫出來的那款CAD軟件,

所有人都全身心地投入到DJS-130的升級改造中去。  楊衛寧沒在機房幫忙,他在自己的宿舍內,重新將自己編寫的CAD軟件源代碼回顧一遍,看看中間有沒有什麽問題。

  開發CAD軟件可以說是他在中國航空界打響自己名頭的第一把火,許勝不許敗,這個時候,即使楊衛寧自己都有些緊張了。

  事實上不知楊衛寧,這個時候,不管是呂文軍、陳良偉、路陽,還是132廠的屠楷,遠在綿陽的夏培素,都在等待著這次測試結果。

  楊衛寧的CAD軟件能否一炮而紅,不僅對他自己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對於中國航空工業乃至整個製造業的發展,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第二天上午八點,楊衛寧帶著存有軟件源碼的來到DJS-130機房,陳凱他們的改裝工作也進入了收尾階段,只剩下最後的設備聯調。

  到了中午時分,所有的準備工作全部完成,DJS-130計算機也按照楊衛寧給出的意見,順利達到了運行他所編寫的CAD軟件的要求。

  眾人也顧不得吃午飯,直接開始了CAD軟件的測試。

  軟件測試是軟件開發過程中的必須要經歷的一個階段,不過這次測試意義卻顯得不一般。

  楊衛寧將源代碼軟盤裝入DJS-130的軟驅的時候,接到消息的呂文軍、陳良偉以及當初反對楊衛寧開發CAD軟件的一眾611所高層都趕到了現場。

  楊衛寧也顧不得招呼別人,按照過往的軟件測試程序,他首先采用白盒法對CAD軟件進行測試。

  所謂白盒法:該方法是把測試對象看作一個打開的盒子,測試人員須了解程序的內部結構和處理過程,一檢查處理過程的細節為基礎,對程序中盡可能多的邏輯路徑進行測試,檢驗內部控制結構和數據結構是否有錯,實際的運行狀態與預期的狀態是否一致。

  這種測試,一般只有計算機專業的業內人士看得懂,呂文軍等人也只能大眼瞪小眼,等待著測試結果。

  倒是鄺世林、谷沛等人在一旁看得興致勃勃。

  大概用了一小時左右的時間,楊衛寧完成了軟件控制結構和數據結構的測試,除了找到一些小BUG外,一切完美。

  接下來就是軟件的功能測試。

  功能測試又稱黑盒測試法,是把被測試對象看成一個黑盒子,測試人員完全不考慮程序內部結構和處理過程,只在軟件的接口處進行測試,根據需求規格說明書,檢查程序是否滿足功能要求。

  這個測試,才是檢驗CAD軟件能否達到設計要求的關鍵。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