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沛對楊衛寧開發CAD軟件不再表示異議,其他人更加不會發表相反的意見。
反而楊衛寧的精彩表現,讓他們對這個年輕人多了幾分信心。
“好了,今天的事就先到這裡,大家都散了吧。”
接著,呂文軍又轉過頭對楊衛寧道:“小楊,你也別忘了把DJS-130小型計算機電源電路設計缺陷還有解決方案寫成論文,到時候我找人幫忙發表到《計算機科學》上。哈哈,我真想看看江南所的老胡看到這篇文章時臉上是什麽表情。”
楊衛寧有些驚訝道:“呂所,這個論文還要發表在《計算機科學》上?”
雖然這個年代中文期刊的影響因子普遍很小,但《計算機科學》好歹也算是該領域的核心期刊,這篇文章若是放在後世,最多也就大學學報的水平,怎麽可能上這樣的期刊?
“怎麽,你嫌《計算機科學》的影響因子小了?”
“這倒不是,我隻是覺得這不過是DJS-130的一個小缺陷而已,好像還達不到上《計算機科學》的標準吧。”
呂文軍拍了拍楊衛寧的肩膀,笑道:“小楊啊,不要覺得你發現的這個缺陷沒什麽了不起的,事實上在電子電路領域,有很多類似的斷電保護電路,在設計中沒有注意到類似的問題,你這篇文章還是有很大的借鑒價值的。”
聽呂文軍這麽一說,楊衛寧也就不再多言。
這種刷聲望的事,自然越多越好。
作為一名穿越者,楊衛寧非常清楚自己接下來需要做的是什麽。
事實上他穿越後最大的優勢並非在於各種技術細節。
按照中國當前的航空工業水平,就算他把殲-20設計製造方案完完整整地放出來,中國也造不出來。
無論是高強度的航空碳纖維材料、機載相控陣雷達上的氮化镓組件、綜合火力控制系統、高性能航空發動機,甚至最基礎的機載液晶顯示器,都需要十年二十年的技術沉澱。
他真正的優勢在於,他很清楚航空工業乃至整個科技領域未來的發展方向,清楚信息技術革命將會對整個工業體系帶來多大的推動,清楚未來的互聯網時代將會對全球的政治經濟格局帶來多大的影響。
為華夏的科學家、工程師們指出未來的發展道路,才是他需要做的事。
正因為如此,他必須在航空工業領域乃至整個軍工領域有足夠的話語權。
這種話語權,靠當官一步步走上去可能需要一輩子,唯有在技術領域嶄露頭角,才是他獲得話語權的捷徑。
編寫屬於中國人自己的CAD設計軟件,不過是他萬裡長征路上的第一步罷了。
呂文軍他們走了,楊衛寧卻並未離開。
因為寫論文需要數據,楊衛寧乾脆留下來,幫著計算中心的工程師們一塊設計DJS-130的時序保護電路。
谷沛口中的那個小陳叫陳程,三十五歲,嗡嗡嗡時期的工農兵大學生,不過他進研究所已經有十年了,又比較踏實肯學,技術水平還是不錯的。
有了他居中協調,工作進展得很快,只花了兩小時的時間,就完成了電阻、電容參數的計算以及時序電路邏輯圖繪製工作。
接下來隻要按照電路圖,借助所裡的設備對DJS-130計算機的電源電路做適當的改造即可。
這個倒不用楊衛寧費心了。
快到下班時間的時候,路陽專門過來找他,
讓他回去一塊吃飯。 一下午的時間,關於楊衛寧怒懟谷沛,將對方徹底折服的事已經在611所傳開。
要知道谷沛作為計算中心的主任,很多科學計算工作都得求到他身上,偏偏這家夥又是出了名的不好說話,楊衛寧居然能讓他服軟,於是這個加入611所才不到一天的年輕人就很快就出名了。
作為楊衛寧的引薦人,路陽自然臉上有光。
回到家,路陽將楊衛寧下午的表現和陳蓉一說,又是引發了一番驚歎。
陳蓉笑道:“谷主任性格固執,脾氣火爆,衛寧你能將他折服,真是不容易。”
“衛寧哥哥真是太厲害了!”
路瑤一雙眼睛笑成了月彎,她一方面對自己這個衛寧哥哥有些小崇拜,另一方面又有些小竊喜。
楊衛寧的能耐越大,在她父母心中的分量越重,高考選志願的時候幫她說話才越有效果嘛!
晚飯後,路陽將楊衛寧叫到書房,拿出一個文件袋遞給楊衛寧道:“小楊,谷沛已經同意將DJS-130小型機調撥給你使用了,接下來一個月,你可要好好把握,千萬不要出什麽岔子,這是我今天托人找到的一些CAD軟件的相關論文和資料,希望對你接下來的編程工作有幫助。”
楊衛寧笑道:“謝謝路叔叔,肯定不會有問題的。 ”
……
楊衛寧花了一晚上時間,寫了一篇《DJS-130計算機電源故障/再啟動功能的改進》,第二天上班前就委托路陽交給了呂文軍。
早飯照例在食堂解決,劉煒、羅良他們已經聽說了楊衛寧昨天怒懟谷沛的事,一個個對楊衛寧豎起了大拇指,又對他能夠去有空調間的計算中心上班羨慕不已。
611所的效率還是很高的,楊衛寧到計算中心的時候,DJS-130已經修複完畢,陳程給了楊衛寧一串鑰匙,接下來一個月,DJS-130所在的機房便歸楊衛寧使用了。
DJS-130的機房面積大概在20平米左右,除去計算機佔用的面積,還剩下一張木製辦公桌,一個用於放置各種文檔的書架。
楊衛寧並沒有急著開啟機器編程,而是在辦公桌上攤下一張白紙,他要好好思考一下,編寫出一款什麽樣的CAD軟件才比較合適。
事實上對他而言,編寫一款功能強大的CAD軟件不是問題。
後世那些大型CAD軟件,從產品的概念設計到最終產品的形成,以其精確可靠的解決方案提供了完整的2D、3D、參數化混合建模及數據管理手段。
從單個零件的設計到最終電子樣機的建立;同時,作為一個完全集成化的軟件系統,還能將機械設計,工程分析及仿真,數控加工和CATweb網絡應用解決方案有機的結合在一起,為用戶提供嚴密的無紙工作環境。
很顯然,以這個時代的硬件水平,根本無法做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