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明末之奴隸的咆哮》第61章 總指揮部
    最近一直在行軍打仗,部隊從打朝鮮之前開始,就一直在不斷擴編。

  期間雖然有過整訓,但是只是匆忙訓練了一段時間,很多毛病沒有糾正過來,一些手段的效果也沒有完全顯現出來。

  最重要的是朝鮮俘虜的人數實在是多了一些,要想辦法稀釋一下。

  現在正好把所有人徹底訓練、洗腦一遍。

  同時把一些裝備改進一下,打造分發下去。

  無論未來歷史走向如何,只有自己手中的實力夠強大,才能夠讓事情向著自己有利的方向發展,否則的話,謀劃再多,也是無用。

  為了方便計時,陳信讓老白把全天分成了24小時,在系統內部模擬出一個鍾表。

  雖然由於技術方面的缺失,無法造出鍾表的實物,但是有老白的模擬計算,暫時也夠用了。

  之後陳信按照後世解放軍新兵的訓練時間表,大致的規劃出了自己部隊的訓練計劃。

  早晨4:00起床。

  5:00出操5公裡越野,體能訓練,各兵種主戰武器訓練。

  7:00收操整理內務(內務方面完全照抄解放軍內務條例,雖然陳信沒能記住全部條例,但是,按照訓練新兵的服從性和耐性的中心思想,自創並不斷改進還是可以做到的)。

  7:15開飯。

  7:30上午操課,隊列訓練。

  11:30上午課訓練結束。

  13:30進行下午操課,按周訓練進行投彈,射擊,器械等訓練。

  17:30下午操課結束。

  17:45開飯。

  18:15進行器械,體能等訓練。

  20:30收操學習。

  21:30就寢。

  不定期進行緊急集合訓練。

  以前的老兄弟全部下放到隊伍裡當了連排長,以這些人和生化人為骨乾,轟轟烈烈的大練兵開始了。

  在不斷總結、調整之中,部隊的各種編制也在完善之中。

  班組中,班組編制不變,只是班長班副各自配發一柄改良過的帶握柄的三眼銃,用鋼打造而成,多次試驗之後,把銃壁弄薄到最小值,重量減輕到了2斤。

  平時插在腰間的槍套裡,戰鬥時隨時可以抽出,只是點火裝置還沒有找到替換的好辦法,如果使用燧發點火的話,還需要對三眼銃進行大改,使槍管可以轉動,那樣的話,就太費時間了,所以暫時只能用比較麻煩的火繩點火。

  但是相比較三眼銃帶來的殺傷和火力,這些麻煩也就不算什麽了,畢竟一個班有10個人,在三眼銃的有效射程內,近距離接戰之前,長矛手可以幫忙點火。

  在排的編制上,改進了九頭鳥,去掉那個沉重的木架子,改為三腳支架,同時口徑加粗到40mm,銃身改為鋼製,減薄銃壁,減輕重量。

  最終改進好的銃身加上三腳架重量為30多斤,平時由一輛牲口拉的小車運送九頭鳥和彈藥,等到戰鬥的時候兩個人就能抬著到處跑。

  40mm的大口徑不但能夠發射獨頭彈打擊敵方盾車、房屋、胸牆等遮蔽物,還能裝填散彈,打擊近距離群體目標。這樣一來,在排這一編制內,就有了靈活機動的重火力支援。

  只是裝填困難,還需要以後繼續改進。

  接下來是鳥銃,朝鮮人打造的鳥銃質量實在是太差勁了。

  最近戰鬥中頻繁的射擊,已經有幾十杆鳥銃槍管炸裂了,再加上鳥銃20步內才能破甲,

陳信嫌棄它威力太弱了,已經著手準備製造大口徑的火銃了。  連一級編制中,陳信又增加了一種兵器,在大明使用了很多年的火箭,大明的火箭按照連在一起數量的不同有著不一樣的叫法,比如二虎追羊箭、神火飛鴉箭、火龍箭、一窩蜂、百虎齊奔等等。

  陳信增加的正是由32隻箭組成,被稱為一窩蜂的那一款火箭。

  只是這個一窩蜂和大明的又不一樣,經過老白計算過後,重新設計,增加了平衡翼,修改了尾翼,重新排列組合,以32隻箭為一組進行聯裝,包在一個像是火箭筒似的圓筒裡。

  發射時由一個人扛在肩上,通過護臉的擋板上開出的小孔瞄準目標,由身後一人點火,射擊精準度大大增加,殺傷效果完全超過了原版。

  火箭筒平時由一輛牲口小車負責拉著,車上有兩隻火箭筒外加大量可以零散裝填的火箭,戰時就能夠讓兩個人直接扛在肩膀上,互相幫助點火發射。

  陳信對連級編制內部原有的小號佛郎機炮也有些看不上眼,但是現在,自己實在沒有能力鑄炮,再加上小號佛郎機炮的射速很快,也能形成一定的殺傷,能夠和排一級別的九頭鳥形成互補,也就只能將就著用了。

  但是火炮的研製設計工作也不能停止,對朝鮮製造火炮工匠的抓捕,也要抓緊。

  陳信趁機又製造了一些生化人, 全部安排下去當了連指導員,負責教授士兵們寫字,同時進行思想教育和控制。

  本來陳信可以編成一個人數超編的加強營,但是為了不久的將來,能夠快速擴充軍隊,決定實行架子部隊的編制。

  也就是不讓部隊滿編,只要最基礎的架子搭起來,把裡面的骨乾(軍官、士官、炮兵、騎兵和其他技術兵種)訓練好就可以了,這樣一來以後有了合適的兵員,立刻就能形成戰鬥力,而且把各級編制的副職拉出來,就能再次擴編出一支同樣的部隊來,雖然可能戰鬥力稍弱,但是有著大量老軍官的帶領,很快就能戰鬥。

  經過最近一段時間的了解,陳信發現營這一稱呼,在這個時代有著特殊的含義,現在不方便用它做為一級編制。

  於是陳信決定以後在連之上,團之下的編制稱呼為中隊。

  全軍現在編成了兩個中隊,每個中隊滿編人數應該達到600至700人之間,但是人員不足,所以兩個中隊都不滿編,大概搭了個架子,每個中隊有300人左右。

  每個中隊指揮部由中隊長1人、中隊副1人、教導員1人、軍法官1人、加上一個中隊直屬連組成。

  下屬4個不滿編的連和一個炮班(暫時沒有合適的中隊火炮,所以編制空缺)。

  另外還有一些直接向陳信負責的直屬隊也進行了擴充和改編。

  為了以後擴充部隊時,不需要再大幅度調整。

  同時也是為了集中力量培訓更加專業的人才,陳信在總指揮部下面創建了各專業直屬機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