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南國江山》第396章奪取辰州
 李神福的病逝無疑是吳國的一大損失,這位常勝將軍,在原本的歷史上並沒有多大的名氣,但他的戰績,卻是絲毫不比其他那些名將要差。
  他是真正的常勝將軍,是吳國軍中名副其實的第一名將。
  楊渥對李神福的死抱著極大的悲痛,他當即下令追封李神福為大將軍,永年郡王,配饗太祖廟,陪葬於楊行密的興陵,諡號武寧。
  以李神福長子李承鼎繼承魏國公之爵位,並且以其父之功勞,特許將其職務提升為都指揮使,安西將軍。
  此外,楊渥還下令為李神福罷朝五日,以示哀悼。
  在李神福病逝後不久,另外一名功勳老將,信國公張訓,同樣在金陵的府中病逝。
  相比於李神福,張訓一生或許沒有那麽多的出色戰績,但他在楊行密時代對抗孫儒和清口之戰這兩場最重要的大戰中,都立下了極大的功勞。
  尤其是清口之戰,張訓親自率領麾下部眾帶頭向梁軍發起進攻,一舉擊破龐師古的營寨,為清口大戰的勝利取得了頭功。
  之後,張訓又長年鎮守北方防線,先後擊敗過梁軍名將康懷英,劉知俊等人的入侵,並且領兵奪取了海州。
  他雖然為人低調,但功績著實不小。
  在張訓病逝之後,楊渥下令追封他為大將軍,東海郡王,同樣配饗太祖廟,陪葬楊行密的興陵,諡號武毅。
  可惜的是,張訓的後人中沒有較為出色之人,幾個兒子都能力平庸。
  所以雖然張訓的長子繼承了他的爵位,但他並沒有獲得什麽職務。
  最後楊渥以下特旨的方式將他招入羽林軍中作為李禪的副手,以示優渥。
  李神福和張訓這兩個功勳老將的接連病逝,可以說是對吳軍的重大打擊。
  更重要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這兩人之後,那些追隨楊行密起兵征戰的功勳老臣們同樣都垂垂老矣。
  高勖、劉威、陶雅等等,一個個都已經胡須發白,只怕也是時日不長了。
  失去了這些功勳卓著,能力出眾的老臣之後,新一輩的文武人才若是不能迅速成長起來,這對吳國來說,必然是一次重大考驗。
  好在,早在幾年前楊渥就在有意的培養年輕一輩,這些年倒也發現了不少好苗子,若是將來能夠培養得好,接過這些老將的班是沒問題的。
  在為張訓罷朝三日之後,楊渥下令進封李承嗣為新的樞密使,加封武英殿大學士,並將其爵位提升為英國公。
  這個任命著實震驚了不少人,尤其是之前已經是樞密副使的朱瑾。
  此次李神福病逝之後,按理說應該是作為副使的朱瑾上位。
  朱瑾的資歷、威望等要擔任樞密使其實同樣足夠了,這次楊渥卻下令讓李承嗣越過朱瑾直接成為新的樞密使,這自然是令人驚訝的事情。
  至於另外一位副使嚴可求,因為他是文官的緣故,反而沒有機會成為樞密使。
  當然,任命李承嗣為樞密使倒也不是沒有理由,至少李承嗣的資歷威望等都不在朱瑾之下,再加上他向來為人公允,從不拉幫結派,所以眾人對他得到任命同樣感到放心。
  至於朱瑾,在得知這個結果之後最初固然有些錯愕和不甘心,但隨之也是明白過來,楊渥依舊是對他曾經當過一方梟雄的經歷有些不放心啊!
  感受到了這一點之後,朱瑾反而更加謹慎小心起來,仿佛絲毫沒有為自己未能成為樞密使而感到不滿,每天該上朝就上朝,該提出建議就提出建議,一切都照常進行。
  在張訓病逝,李承嗣又被提拔為樞密使後,他們原本的兩個都督之位也就空缺出來了。
  可惜的是,楊渥的親信中如今還沒有人有資格升任都督,所以楊渥在那些老將之中選擇了兩個在楊行密時代不怎麽受重用的將領,這就是柴再用和呂師周二人。
  這兩人雖說沒多少名氣,功勞和資歷等也顯得有些不夠,都是在孫儒戰敗之後才加入淮南一方的降將。
  不過楊渥卻深知這兩人的能力,絕對是之後較長一段時間內能夠成為吳軍中流砥柱的名將之選。
  其中柴再用在歷史上就是南吳時期的重要將領,功勞較多,而呂師周則投靠了馬殷,在討伐蠻族和攻略嶺南的戰事中立下大功。
  楊渥早就想將這兩人提拔起來了,不過這兩人既沒有足夠的功勞和資歷,又不是楊渥的親信,所以才拖延到了現在。
  而這兩個將領在升官之後,他們留下的都指揮使職務,則分別由李承鼎和李禪二人接掌。
  “打贏了今天這一仗,我等就能奪取辰州,徹底斷絕辰州蠻人的根基之地。所以諸位務必全力奮戰,有畏戰不前者,殺無赦!”
  辰溪縣外,滿臉疲倦之色的馬殷大聲對部將下著命令。
  自從做出了向西南發展的策略後,馬殷沒有耽擱時間,很快就做好了西征的準備。
  對他來說,吳軍剛剛退去不久,隨時都有可能卷土重來,所以他必須盡早的打下足夠的地盤。
  這一次出征,對於馬殷來說極有可能是一次關系到他們將來出路的重要行動,所以馬殷不顧自己已經五十多歲的年紀,堅持自己親自領兵,以許德勳留守潭州,秦彥輝留守邵州,以姚彥章領兵隨他一起出征。
  在西南之地,主要的蠻人勢力集中在辰州和斂州兩地。
  其中辰州蠻的首領名叫宋鄴,在唐僖宗年間趁著天下大亂佔據了辰州,從那以後便一直割據一方,為湖南之患。
  劉建峰、馬殷奪取湖南之後,宋鄴同樣沒有停止對湖南的侵擾。
  若是論正面交戰的能力,這些缺乏訓練並且裝備落後的蠻兵自然不是楚軍的對手。
  不過蠻兵雖然只是一群烏合之眾,但他們一般情況下都不會正面和楚軍交戰,而是仗著道路艱險的地利優勢,不斷的襲擾楚軍,給楚軍巨大的殺傷。
  面對這種情形,馬殷自然不甘心於被動挨打,在幾年前曾經派遣大軍對辰州蠻的根基之地辰州發起進攻,準備徹底拔出他們的老巢。
  可惜的是,那時候馬殷的重心還放在與淮南交戰上,對於辰州蠻的重視程度不夠。
  所以那次楚軍只出動了七千余人,在經歷了一路上被蠻兵不斷襲擾之後,還沒有趕到辰州城下,楚軍就已經疲憊不堪了。
  為了防止進一步導致大敗,那次西征隻好無功而返。
  但這一次,馬殷既然已經決定了要向西邊發展,對於宋鄴這種蠻人酋長自然是要大力清剿,出動的軍隊也遠不是上次能比。
  在經過一路上的跋涉之後,蠻兵見各種襲擾都不能阻止楚軍的進軍,當即也只能改變策略,集中兵力駐守辰溪,想要在這裡擋住楚軍的進攻步伐。
  馬殷見蠻兵終於肯正面與他們交戰了,頓時大喜過望。
  即便對方是依托城池堅守,但至少敵軍有了一個明確的目標可供他們進攻,而不是像之前那樣神出鬼沒,這樣就給了楚軍盡量發揮的余地。
  辰溪說是一個縣城,但實際上這座城池的城牆高度比起中原地區的縣城來要低了很多,城池的長度同樣要短了不少。
  這一方面固然使得蠻兵守城的密度更高,但另一方面較低的城牆也降低了楚軍攻城的難度。
  不到一丈高的城牆,根本不需要修築什麽大型攻城器械,直接架上梯子就能發起攻城。
  受到馬殷的激勵之後,再加上這段時間各種被動挨打的所積累起來的怨氣, 使得開戰之後楚軍將士一個個像是吃了藥一般,嗷嗷大叫著向城牆衝去。
  僅僅半個時辰之後,蠻兵就抵擋不住楚軍的猛烈攻勢,紛紛開始潰退。
  楚軍將士見此士氣進一步高漲,對城池的衝擊力度更加的大。
  終於,又過了一刻鍾後,蠻兵最終無力抵擋,隻好打開沒有受到包圍的北城城門,準備突圍而去。
  不過馬殷既然將北城放過,那自然是為了圍三缺一,引誘敵軍突圍的。
  當突圍出去的蠻兵以為自己能夠逃過一劫時,提前埋伏下來的楚軍卻突然殺出來,將他們徹底包圍起來。
  “將這些俘虜的蠻兵悉數坑殺,再留下幾個,讓他們回去告訴宋鄴,立即歸降於孤,孤還能饒他一命,否則,的話,攻破城池,老少不留!”
  取得最終勝利之後,馬殷殺氣騰騰的下達命令。
  幾天之後,馬殷率領得勝的楚軍繼續進軍,最終包圍了辰州。
  辰州蠻的首領宋鄴迫於形勢,最終向馬殷請降。
  至此,困擾馬殷多年的辰州蠻終於暫時平定下來,同時馬殷也成功的邁出了向西南方向擴張的第一步。
  而接下來,馬殷將要面臨的就是如何進一步奪取斂州之地。
  相比於辰州是宋鄴一人獨大的局面,斂州那邊的局勢更加複雜,各路蠻人的勢力也更加強大。
  馬殷雖然已經奪取了辰州,但他要想進一步奪取斂州,所要花的力氣可就要大多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