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遷都回洛陽?”朱友貞愣住了,朝中不少大臣同樣愣住了,只有李振等少數幾人心中明了。
當初朱溫在開封起家,一路擴張,最終篡唐立國,建都開封。
不過開封雖然是朱溫起家之地,又是梁國國號的來源,但開封實際上並不適合作為國都,因為這附近四面臨敵,無險可守,作為都城的話勢必需要大量軍隊防守才行。
而洛陽相比之下作為都城就要合適得多,優越的地理條件使得洛陽防守起來要比開封容易得多;此外,洛陽周邊水土肥沃,人口稠密,這些也是作為都城的一個重要優勢。
在此之前的歷代統治者中,一般不是將都城定在長安,就是定在洛陽,就是因為這兩地都有極好的地理條件。
所以朱溫在初期雖然定都於開封,不過立國不久之後就將都城遷移到了洛陽,並將開封定為東都,以博王朱友文為東都留守。
之後朱友珪殺父自立,同樣以洛陽為都城。
然而朱友貞發動兵變登上皇位時,卻因為他的根基在開封,所以選擇了在開封登位,都城自然也就遷移到了這裡。
如今敬翔突然提出遷都之事,很快就引得朝中眾臣議論紛紛。
“遷都洛陽?這有必要嗎?當初太祖皇帝就是在開封立下基業,如今定都城於此,這不是很好嗎?何必遷都?”
“此言差矣,遷都洛陽的好處的確眾多,別的不說,光是洛陽的地利優勢,就值得咱們遷都,當初太祖皇帝還不是因為這個原因才遷都洛陽的?如今遷都回洛陽,這也是應有之義!”
“什麽應有之義?這遷都來,遷都去的,來來回回折騰這些幹什麽?”
……
眾臣議論紛紛,朱友貞心中卻是一沉,他目光灼灼的向敬翔看去,似乎是想看明白此人的居心。
“敬翔在這個時候提出遷都洛陽,這到底是什麽意思?難道說他不滿朕寵信趙岩、張漢傑二人,所以才有此議?”朱友貞皺眉沉吟。
敬翔卻是不慌不忙,神色平靜而從容,似乎沒有聽到眾臣的議論,也沒有感覺到朱友貞的目光一般。
“好了,吵吵鬧鬧的,成何體統?”這時候,崇政院使李振站出來製止眾臣議論。
他大聲向朱友貞道:“陛下,臣以為遷都回洛陽,這的確有利於防守。昔日東漢,曹魏,北魏,都定都於此,便是隋唐二朝也曾一度在此立都,由此可見洛陽作為都城,的確是有其特別之處的。臣讚同遷都之議。”
敬翔接著又笑道:“陛下,遷都回洛陽,這不僅順應天時,同樣也象征著陛下繼承太祖皇帝的大業。當初太祖皇帝在開封龍興,後遷都於洛陽;如今陛下同樣在開封登上大位,再遷都到洛陽,這豈不是天意?”
朱友貞點了點頭,此時他已經平靜下來,不管敬翔、李振等人是不是想借此機會表達自己的不滿,但遷都之議已經提出,此時不管如何都要給個說法。
按照他的本意來說,自然是不願遷都去洛陽的。
畢竟自他坐上東都留守的位置以來,時間雖然不算長,但在他的苦心經營下,已經對開封有了足夠的掌控力度。
在這種情況下,他自然不願意再遷都洛陽,那裡可不是他的地盤,而是他的敵人朱友珪的地盤。
不過朱友貞畢竟也不傻,他當然也知道建都洛陽相比於建都開封的好處,別的問題且不說,光是洛陽的優越地理條件就比開封強得多。
這樣一來,梁國就只需一部分兵力就可以扼守險要之地,防備敵軍突襲。
而若是敵軍建都於開封的話,
因為開封附近無險可守,就只能用強大的兵力來防守,這很容易被敵軍直逼城下。事實上,歷史上的梁國正是被李存勖以大軍突襲至開封城下,當時城中兵力空虛,朱友貞在絕望之中自殺,梁國就此滅亡。
朱友貞雖然不知道歷史,但這並不意味著他不明白建都洛陽的好處。
敬翔、李振二人帶頭讚同遷都,接著又有不少其他文武之臣站出來附議,一時間仿佛朝中都是讚同遷都之人一般。
朱友貞皺了皺眉,轉頭向自己的親信趙岩、張漢傑二人看去。
只見張漢傑此時正低頭看地,一言不發,仿佛地上有什麽有趣的東西一般。
而另一個心腹趙岩卻道:“陛下,遷都之事,何其重大?臣不敢妄言,還請陛下自拿主意。”
朱友貞再次愣住了,這兩人這是什麽態度?難道他們也讚同遷都嗎?
他卻不知道,自從去年李振、敬翔二人開始商議遷都之事後,便暗中在朝中尋找支持他們的人,便是張漢傑、趙岩二人,他們也曾去尋求支持。
原本趙岩二人對於是否遷都洛陽,他們的態度是不讚同,但也不支持;不過李振、敬翔二人乃是朱溫時代的老臣,地位高,資歷老,張漢傑二人無論如何都不能與之相比。
二人雖然受到朱友貞的寵信,得以權傾朝野,朝中許多大事都能一言而決,不過他們畢竟威望尚淺,在朝中的支持者並不多。
而敬翔和李振二人主動找到他們尋求幫助後,二人原本下意識的就想反對;但敬翔二人既然主動找上門來,自然是有一定的把握才會出手。
在兩人一番口舌和許諾之下,最終趙岩、張漢傑二人被說服,承諾若是敬翔提出遷都的話,他們保持中立.
保持中立,這已經是趙岩二人所能做到的極致,而敬翔和李振也僅僅希望他們能保持中立就夠了。
見了兩人的這副態度,朝中許多原本打算反對遷都的文武頓時也打住了,紛紛決定暫時觀望一下局勢。
而朱友貞到了此時當然明白,敬翔顯然不是突然提出遷都,而是在此之前就經過了長久準備的,便是趙岩二人都已經被說服了。
這讓他不由得感到有些惱怒。
他身為天子,按理說朝中大小事務都應該由他說了算,但之前對於徐州戰事他不能做主也就罷了,如今居然連遷都這種大事,他都是剛剛才知道,在此之前居然一點風聲都沒有聽到。
這就使得敬翔突然提出遷都的時候,他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不僅一點準備都沒有,而且在此時還不得不單獨面對朝中上下文武眾臣的壓力。
朱友貞心中惱怒,原本對於是否遷都還只是有些猶豫,但此時的他對於遷都的提議卻變得十分反感了。
當然,面對眾人的一片支持之聲,此時朱友貞也不好站出來反對。
沉吟一會後,他冷聲道:“遷都回洛陽,這倒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過遷都之事事關重大,如今徐州那邊正在用兵,後方糧草輜重不可有絲毫紕漏,若是在此時遷都,萬一出了什麽差錯,誰都付不起責任。所以遷都的事情還是等以後再議吧。”
此時朝中上下都是讚同遷都的,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朱友貞心中不想遷都,但他也不好直言反對,所以只能使用拖延的辦法。
等過了今日之後,他就可以從容布置,在朝中尋找支持之人,到時候遷都與否還不是由他說了算。
但敬翔二人好不容易才找到現在的機會發難,怎麽可能讓朱友貞就這樣糊弄過去?
敬翔大聲道:“敢問陛下,是不是說等徐州戰事結束之後,不論發生何事,都要立即遷都洛陽?”他目光緊緊逼向朱友貞,想要從他那裡得到一個肯定的答覆。
朱友貞神色不悅,但在敬翔的追問下,也只能開口道:“這怎麽可能?如今天下的時事變化無常, 誰能知道到時候的局勢又是如何?朕只能說,若是局勢穩定的話,到時候就遷都去洛陽。”
敬翔依舊有些不滿意,但李振卻在一旁道:“陛下金口玉言,既然言定徐州戰後就會遷都,想必到時候局勢也不會有什麽變化。如此,我朝必將大興於天下。”他一邊說著,一邊向敬翔使眼色。
敬翔心中歎息,他知道李振的意思,無非就是不想逼迫太過,畢竟朱友貞再怎麽說都是天子,他們這些做臣子的,怎能一味相逼呢?還不如先坐實了徐州戰後就遷都的決議,等到時候再做商議。
“罷了,想來晉王李存勖也不至於這麽快就南下,而徐州大戰之後,不論勝敗,想必吳軍也要休整一段時間;這樣一來,到時候朝中應該也不會有什麽重要事情。”
想到這,敬翔也隻好跟在李振身後出言附和。
散朝後,朱友貞有些悶悶不樂的起身,張漢傑和趙岩二人見了連忙追了上去。
“陛下稍待,臣等有事稟報。”
朱友貞回頭一看,見是二人,不由得有些不悅道:“你們跟來作甚?莫不是還要給敬翔二人當說客?”顯然他心中還是對剛才二人的舉動有些不滿。
張漢傑連忙道:“不敢,臣等二人忠於陛下,怎敢為敬翔二人做說客?之前之所以沒有站出來反對,也是覺得此事對陛下也是一件好事,所以才沒有出言反對。”
“好事?朕可看不出哪裡有什麽好處。”朱友貞聲音冷淡,不過臉色比剛才還是好了一些。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4小說網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