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南國江山》第346章審判
出兵耽羅島的決定很迅速的就做出了,不過統兵的將領人選上眾人卻有些分歧。

 雖然耽羅島上的土著實力弱小,根本無法威脅到淮南軍,不過考慮到那裡靠近後百濟,當地局勢較為複雜。

 在此之前耽羅島還是新羅的屬國,如今後百濟崛起,說不定同樣會對這個有覬覦之心,這樣一來淮南軍在當地的行動就有可能與後百濟發生衝突。

 所以眾將都主張穩妥一點,派米志誠或者劉信這種大將領兵出征,不過卻被楊渥否決了。

 “殺雞焉用牛刀!不過是一個蠻夷小國罷了,就讓那些小輩們去完成這個任務吧!”

 楊渥口中的小輩,當然是與米志誠、劉信這些人相比的,也就是這些淮南老將們的下一代,比如李承鼎等人。

 他這一批從新軍“畢業”出來的九個“將二代”,在正式進入軍隊中後表現都很不錯,這些人都是淮南的未來,同樣也是楊渥的心腹,自然要大力培養。

 尤其是李承鼎,在北伐之戰中的表現相當出色,不管是楊渥,還是張訓、周本等人都對他讚譽有加,稱他繼承了其父的智謀,所以楊渥想要進一步培養他。

 至於說將來是培養出一個趙括、李景隆,還是培養出一個王賁、蒙恬,那就要看李承鼎自己的了。

 除了李承鼎將要作為主將出征外,楊渥又讓柴克宏、周鄴、何敬洙三人作為副將同往;而為了防止這一幫將二代太過年輕而有失沉穩,楊渥又決定讓老將成及來協助他們。

 成及等錢鏐的降將雖然能力不錯,到畢竟是降將,如今的淮南早就走上了正軌,不可能一下子就對這些降將委以重任,所以目前成及等人的職務並不高,一般都是擔任其他淮南將領的副將。

 這一次楊渥讓他去給李承鼎擔任副將,成及心裡面本來還是有些不滿意的,畢竟之前雖然也是給淮南將領擔任副將,不過那些淮南將領都是他這一輩的老將,各個功勳卓著,他即便擔任這些人的副將也不丟臉。

 但李承鼎不過是個初出茅廬的小輩而已,給他當副將的話成及實在丟不起那個臉。

 所以他以病了為理由死活都不肯去,最後還是楊渥親自上門勸說這才勸動了他。

 這樣一來,這支遠征海外的隊伍除了老將成及外,其他淮南將領卻都是些初出茅廬的新人,卻是讓李神福等人捏了把汗,不知道他們最終將會折騰成什麽樣子。

 雖然出兵耽羅島的兵力只有五千人,出兵的準備工作相對比較容易,不過耽羅島畢竟孤懸海外,與淮南的距離較遠,這還是淮南第一次派兵進行跨海遠征,所以一直到七月底,各項準備才最終完成,五千名水軍將士從升州正式出征。

 與此同時,經過一個多月的準備,楊廷式已經在廣德收集到了足夠的證據,對張崇公開違反楊渥禁令的審判也正式在廣陵進行。

 張崇本來就是資歷深厚而且功勳卓著的大將,又是在手握重兵的情況下突然被楊渥以違反他的禁令為由受到拘押審查,所以這次他的受審引起的關注非常之大,各路將領幾乎都在看著楊渥最後會如何處置張崇。

 對於這個時代的將領來說,一般君主對他們的要求也就是有忠心、不造反而已,若是在忠心的基礎上還能力突出,能征善戰,這樣的將領就是極為不錯的了,必須大力拉攏,即便不加封為節度使,那至少也要冊封為一州刺史或者防禦使等職務。

 以前的淮南、兩浙都是這麽做的,現在的朱全忠、李克用、馬殷等藩鎮同樣是這樣做的,他們手下的大將,幾乎都是刺史或者節度使的官職。

 但淮南經過楊渥的改革之後,武將已經沒有被冊封為節度使的了,即便目前還有一些將領被冊封為刺史,不過這些將領反而不是淮南最受重用的那一部分將領。

 真正得到楊渥信任和重用的將領,乃是周本、秦裴等人,這些將領統領著淮南最精銳的軍隊,有更多的機會建功立業,不過相應的,他們也失去了擔任刺史的機會。

 所以有些人早就在心中感歎,如今天下諸多藩鎮之中只有淮南對武將的防范最為嚴重,甚至比狡詐多疑的朱全忠還要重。

 不過因為楊渥親自率領淮南軍接連取得勝利的原因,使得他能夠得到眾將的擁戴,許多將領心中擔任刺史乃至節度使的野心也化作了對於建功立業的渴望。

 但這一次楊渥突然以違反禁令為理由將張崇拿下,眾將雖然知道這是張崇有錯在先的緣故,但在他們心中也未嘗沒有兔死狐悲的想法。

 這種想法或許不會影響到他們對楊渥的忠誠,更不會影響到他們今後在戰場上努力奮戰,但楊渥卻知道,若是不能處理好這次對張崇的審判,那麽對淮南將領的軍心和凝聚力肯定還是會有一些影響。

 畢竟他的目的只是為了用張崇的例子來警示淮南眾將,逐漸將他們心中的桀驁想法收斂起來,最終改變這個時代武將多跋扈的不良風氣;但若是因此影響到淮南內部的凝聚力那就不是楊渥所願了。

 所以楊渥雖然在下令派人調查張崇的罪行時顯得非常果斷,但等到實際審判的時候卻又非常謹慎。

 一方面,為了不讓其他將領感到寒心,楊渥特意下令各路官員在給張崇定罪之前都必須對他以禮相待,並且不得騷擾到他的家人。

 另一方面,在負責審判的官員中,除了周隱這個出了名的公正之人外,楊渥又派了另外兩個人作為複審,其中一個乃是統兵司內平時專門負責軍紀的崔肅,另一人則是右武驤軍的另一個都指揮使朱虔佑。

 之所以讓朱虔佑也參與到這次審判之中來,主要是為了讓其他將領心服口服。

 朱虔佑與張崇乃是多年共事的朋友,有他在,想必審判的公正性能夠得到保證,其結果也能夠被其他將領信服。

 本來按照楊渥之前的想法,應該由王茂章來擔任第三個主審官,不過後來考慮到王茂章也涉入此案之中,所以最終決定讓朱虔佑來代替。

 這次審案與其他審案的過程有一個不同之處就是多了一個訴訟官的職務,由實際負責收集證據的楊廷式來擔任,負責對張崇的罪行進行公訴。

 這個職務有點相當於後世的檢察官的職務,這樣做的目的是將偵查和審訊兩個過程分開,以減少相互之間的干擾。

 因為楊渥宣布了此案公開審理,所以到了審判最終開始的這一天,一大早前來觀看的人就多得擠滿了整個審案的庭院。

 這些人基本都是眾多淮南將領派來的,想要盡快得知審判的最終結果。

 此時,書房之中楊渥卻在與周隱鄭重交談著對這次審案的看法。

 “自從天下動蕩之後,不經過審判就給人定罪,這幾乎已經成了常例;不過孤卻認為我淮南要恢復治世,不僅僅是用大軍統一天下,同時在其他各個方面都應該恢復到治世的模樣。不經過審判就定人之罪,這一點今後務必要改過來。”

 “周先生,孤知道你素來為人公正,這一點在我淮南百官之中乃是人人皆知的,這一次讓你負責審理張崇的案子,也是希望你能夠秉公而行,不要有任何偏頗。”

 周隱雖然也是個讀了一輩子儒家經典的讀書人,不過或許是因為他在擔任了淮南節度判官之後長期與審案打交道的緣故,再加上他本來就性格耿直,為人公正,他的想法卻是有些與法家的思想類似,極為反對當權之人以自己的權利來強行干涉審案的結果。

 他本來見楊渥一大早就把他招來,而且是在審判最終開始之前的這個關鍵時候,他還以為楊渥是要讓他按照他的想法去審判,心裡正在想著若是楊渥向他提出自己的要求時該如何回答,沒想到最終楊渥卻是說出這麽一番話,倒是有些意外。

 當初張崇突然被楊渥拿下,他還暗地裡仔細琢磨過楊渥的目的,若不是楊廷式那邊提供了詳實的證據,只怕他還會覺得楊渥是不是與這個張崇有過節,或者是覺得王茂章功勞太大,想要削弱他在軍中的勢力。

 不過等到看了楊廷式提供的證據之後,周隱便明白楊渥為什麽會突然將張崇拿下了。

 “大王放心就是,若是張崇的罪狀屬實,屬下定當依法判決的!”

 淮南如今還沒有制定自己的法律,好在大唐的法律還是比較健全的,只是在亂世之中沒有得到貫徹落實而已。

 而楊渥開始執掌淮南大權之後,雖然沒有制定新律法,但之前的法律卻開始逐漸起到相應的作用。

 當然,若是等到楊渥建國之後,他肯定是會派人修訂新的律法的,畢竟如今大唐的律法還是一百多年前制定的,許多地方都跟不上如今的形勢了。

 要想依法治國,首先還得有適當的法律才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