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之並虎》第628章 襲攻渤海
聽完崔琰的計策,丁靖也是連連點頭,說道:“季圭不愧為河北智士,所出計策的確別出心裁,想來必定有效。”

 當即,丁靖以張繡、朱靈二人為將,交給二人一萬五千人的大軍,即刻令二人領大軍穿過信都和弓高,徑直殺入渤海之地。

 此外,丁靖又派朱靈為運糧官,將張繡、朱靈二軍所需的糧草,轉道送往剛剛攻下的河間郡,再從河間郡跨越漳河送往渤海之地。

 張繡、朱靈二將引軍殺入渤海的動向,自然逃不出渤海軍斥候的眼睛。

 當袁尚得知有一萬多的並州軍,已經去襲攻渤海之時,他整個人瞬間慌作一團,唯恐渤海會有失。

 當即,袁尚便要引軍撤出弓高,揮軍返回南皮城,以防渤海不測。

 而就在這個時候,許攸卻是也從信都趕來弓高城面見袁尚,就是擔心袁尚會引軍撤回南皮。

 “大將軍,如今渤海堅壁清野,大部分糧草又集中在南皮、陽信這兩座大城,因此並州軍就算殺入我們渤海,卻也不可能長久作亂。”

 “所以,只要我們截斷他們的糧道,這不出半月時間,這幫襲攻渤海的並州軍,就會因為糧草不濟而自行撤退。”

 聽著許攸的話語,袁尚也漸漸冷靜了下來,卻是擔憂地看著許攸,言道:“許先生,並州軍也是精銳強軍,其糧道想來不太好截斷啊!”

 許攸微微一笑,自信地言道:“大將軍放心,只要我們手裡的信都和弓高不失,則並州軍想要給襲攻部隊補給糧草,就必定要製造出一跳漫長的糧道來。”

 “所謂長路漫漫,這糧道一旦太長了,想要護得糧道周全,可就沒那麽容易了。”

 袁尚微微思考之後,也覺得許攸所言,還是有些道理的。

 不過,袁尚的內心依舊擔心,便又問道:“許先生,渤海真的不會出事麽?”

 許攸再次點了點頭,拍著胸脯保證道:“大將軍放心,我許攸願以性命保證,就拿一萬多的並州軍,絕對攻不下渤海的,最多讓他們打破幾座小城池罷了!”

 這下子,袁尚的內心也放心了不少,在送走許攸之後,便立即下令全軍,讓大家不必再準備撤軍返回南皮城了。

 不一會兒,謀士郭圖匆忙前來面見袁尚,言道:“大將軍,何故讓大軍不要返回南皮城了?”

 袁尚看著郭圖,當即把剛才許攸的一番說辭,又對著郭圖重複了一遍,笑道:“公則你應該知道,我們渤海早已經采取了堅壁清野之策,所以並州軍想要靠奇襲拿下渤海,卻是沒有可能的。”

 “因為如果我們截斷他們的糧道,則那些襲攻渤海的並州軍,最多只能堅持半個月,這麽短的時間內,任誰也拿不下渤海!”

 聽著袁尚自信滿滿的言語,郭圖的臉上卻沒有一絲輕松,而是擔憂地言道:“大將軍難道已經探明並州軍的糧道路線?”

 袁尚當即回答道:“根據斥候部隊的探查,為了攻伐這信都和弓高,並州軍的糧草輜重,早在半個月前就全部匯聚到了堂陽、扶柳二城。”

 “因此,想要給襲攻渤海的並州軍進行糧草補給,則並州軍的糧道必定要從我們弓高附近穿過,到時候我再派出一支強軍出城阻截,必可斬斷並州軍的糧道。”

 郭圖聽著袁尚的回答,卻是忽然言道:“大將軍,如果並州軍的糧道不穿過我們弓高,而是選擇從北面運糧入渤海補給,那又該怎麽辦?”

 袁尚聞言一愣,大叫道:“從北面?咱們渤海的北面不是有漳河阻攔麽?沒有大量船隻的話,丁靖絕不可能運糧過河!”

 郭圖搖了搖頭,歎氣言道:“大將軍疏忽了啊!如今天氣也已經入冬,各江河水位都會下降,甚至一些河流還會出現水落石出之象。”

 “因此,這漳河的情況也不例外,想來現在漳河的某些河段,肯定已經因為水位下降,而變成了可通人馬的淺灘。”

 “而並州軍想要運糧過漳河,卻也不需要大量的船隻,直接徒步橫穿淺灘就可以了!”郭圖當即言道。

 聽著郭圖的言語,袁尚的臉色已經蒼白一片,當即叫道:“啊!許攸差點誤我渤海!”

 “公則,那現在我們該怎麽辦?要不要快點撤兵回南皮防備?”袁尚連忙看著郭圖問計道。

 郭圖低頭沉思了一會兒後,對著袁尚出策道:“大將軍,丁靖只是分兵一萬多人去襲攻渤海,其麾下大部分並州軍,仍然在不停的在此處進攻城池。”

 “因此,我料丁靖的戰略重心,任然是在信都和弓高一帶,那支襲攻渤海的部隊,不過是丁靖設下了奇兵手段罷了。”

 “所謂奇正之勢,奇可謀先、正可謀勝,所以我們應該重視的,還是眼前的情況,而不是揮大軍去應對那支襲攻奇兵。”

 袁尚聞言一愣,急叫道:“可是,如果渤海有失,我們就算在這裡守住了信都和弓高,又有什麽用?!”

 郭圖再次一笑,淡然道:“大將軍,雖然我們要應對的重點還是在這裡,卻也不代表我們就要放棄渤海啊!”

 “以我預料,如果並州軍要從北面運糧入渤海補給,其糧草匯聚集結之地,必定不敢設置在曠野之上, 否則容易被我們在渤海的留守部隊發現。”

 “所以,我料那支執行襲攻的並州奇軍,在抵達渤海之地後,必定會伺機攻下一座臨近漳河的城池,以備他們囤積糧草使用。”

 “而這座用來囤積糧草的城池,很可能就是渤海郡的浮陽城!”郭圖自信地推測道。

 袁尚聞言後卻有些疑惑,問道:“公則,為何斷定就是浮陽城?”

 “原因有三!”

 郭圖立即解釋道:“首先,浮陽城靠近漳河,當並州軍糧草送過漳河後,比較容易快速送入城內,而減少被襲擊糧道的風險。”

 “其次,浮陽城的城池大小合適,既不是特別難以攻下,又不是特別容易攻取。”

 “最後,浮陽城位於南皮城東北面,佔據這座城池之後,並州軍可以快速轉兵進攻南皮。”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