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之並虎》第698章 晉陽6景三
第四天。

徐庶、諸葛亮等人昨日花了一整天時間,才徹底讓心中激蕩的情緒平靜了下來。

於是今天一大早,徐庶就帶著諸葛亮等人,再次踏上了體驗晉陽六景的行程。

這一次,一行人沒有留在城內,而是騎著快馬出了城池,向著晉陽城南面奔行而去。

因為,今天徐庶要帶眾人參觀的晉陽六景之一,卻並不是在晉陽城內,而是在晉陽城外數十裡的地方。

晉陽城南面三十裡之外,便是一處耕耘平整的農田,此處農田結連成片,佔地總計數萬畝。

如此廣闊的農田,卻並非屬於私人或者世家,也並非屬於丁靖個人所有,而是屬於官府和並州學院掌管。

對於這片肥沃而又廣大的農田,其開墾的目的並非只是為了種植糧食,而是用來做糧食作物的各項種植試驗,以便培育和篩選出最佳的作物種子和種植技術,類似於後世一種名為“試驗田”的產物,而並州官府和百姓都稱其為神農田,寓為“神農嘗百草”之意。

此時,當諸葛亮、徐庶等人來到神農田外,甚至還能看到許多農夫打扮的青年,正在田畝中穿梭行走,他們正采集、觀察著各種農作物的生長情況。

“諸位,那些在神農田裡穿梭行走的,大部分都是並州學院大學部農牧分院的學子。”徐庶指著那幫農夫打扮的年輕人,向著諸葛亮、龐統等人解釋道,“因為這裡名為‘神農田’,是丁靖專門給並州學院學子作實踐用的,並州糧食產量能有今天這麽高,至少一半的功勞出自這片‘神農田’。”

聽著徐庶的解釋,諸葛亮等人卻是更加疑惑了,石韜最先忍不住問道:“元直,你剛才說得那個什麽農牧院,可是並州學院的分院之一?難道並州學院還教導農牧之技不成?這豈不是把學子教成了農夫?”

石韜話音一落,一旁的諸葛亮卻是率先說道:“廣元,這並非是把學子教導成農夫,而是把學子教導成農博士!”

徐庶也點了點頭,長歎道:“並州學院豈止是在教導農博士,他們是在培養當世神農啊!”

“根據我的打聽和觀察,在並州學院農牧院學子的努力培育下,神農田裡的許多農作物都變了模樣,各種作物不但產量提升,而且口感也越來越好、體量也越來越大,可以說是為百姓多增了不知幾何的糧食富余。”

“並且據我所知,並州學院農牧院的學子,還是並州學院中最受官府器重,最受百姓尊敬的。”徐庶又補充了一句。

聽徐庶這麽一說,龐統、諸葛亮等人,也對這片神農田,以及在田中勞作的農牧院學子,愈加感到興趣十足。

“元直,快點帶我們進這神農田中去,也讓我們近距離看一看這神農田有何厲害之處!”龐統等人連忙迫不及待地看著徐庶言道。

徐庶搖了搖頭,說道:“神農田和其他並州六景不同,它屬於軍事管制之地,非官府之人和農牧院師生,盡皆不得輕易進入其中,否則按間諜罪論處!”

“所以,哪怕我們鹿門師生得到了鎮北將軍關照,可這神農田卻也進不去的。”徐庶繼續說道,“不過不用擔心,雖然不能進田裡近距離觀察,卻也有另一處觀賞這神農田的佳妙之地。”

言罷,徐庶便領著眾人繼續向南而走,卻來到了神農田以南的一個莊園中,此莊園名為“神農莊”。

整個神農莊內,到處都是分割為小片的田土,並且這些田土的類別也不同,有水土肥美的類型,有土地貧瘠的類型,有缺水乾燥的類型,有水潤泥多的類型……

並且,

各種類型的田土裡,還種植著各自不同的作物,甚至一些從來沒有見過的植物,也在這些田土裡栽種著。“幾位可是鹿門書院的師生?”

就在徐庶領著諸葛亮等人走入神農莊之時,一名衣著幹練的年輕人,卻是走到了眾人面前,向著眾人和氣地詢問道。

徐庶等人打量了一下面前的年輕人,卻見此人身帶貴氣,連忙施禮問好道:“見過閣下,我等正是鹿門書院的學子。”

那年輕人也連忙恭敬回禮,自我介紹道:“見過諸位,在下乃並州學院農牧院的學子袁否。”

其實,徐庶等人面前的袁否,不但是農牧院的學子,而且還是淮南諸侯袁術送來並州學院求學的小兒子。

袁否和徐庶等人見過禮後,連忙擔任起了向導和講解的責任,帶著徐庶等人在神農莊中參觀了起來。

經過袁否的詳細介紹後,徐庶等人也終於知道了這神農莊的真正作用了。

如果說神農田是農牧院進行農業研究的地方,那麽這神農莊就是向世人展示農牧院研究成果的地方。

凡是在神農田裡取得成功的農業試驗,如果得到了官府的同意之後,都會在神農莊公開展示出來。

並且,丁靖還會讓河北各地方執掌農牧的官吏,定期前來神農莊考察這些成功的農業研究成果,令各農牧官吏根據所在地方的實際情況,看看能不能將這些農業研究成果,運用到所在地方的農事耕耘之上。

當然,除了麾下的官員之外,神農莊也對普通民眾開放,普通民眾們也可以親自來神農莊考察,然後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農業研究成果回去使用。

如此,農牧院師生的各種研究成果,也能充分而快速的發揮宣揚出去,為河北農牧業的提升,起到了不可想象的作用。

在神農莊內被袁否領著參觀一天之後,徐庶等人的腦海裡,也得到了無比富足的農業知識理論。

從土地的深度利用效果,到作物自身的培育方法;從不同季節的輪耕輪種,到使土地變得更加肥沃的技巧;從簡單樸素的種植手段,到農牧交替混合的生產技藝;這些與農牧業相關的土壤、作物、季節、氣候、海拔、密度等理論知識,全部都是農牧院研究的對象。

所謂“民以食為天”,解決了肚子需求的人,才能算是真真正正的人。

因此,哪怕神農莊所展現的景致,更加具有無聊且高深的學術性和技術性,但是卻依舊擋不住民眾期待和向往的目光。

對於這種帶有農業科普意味的地方,晉陽民眾毫不介意將其納入六景之中,稱之為‘農台春秋’,以此表達民眾心中對農牧業提升的歡喜。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