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之並虎》第659章 師徒分離
果然不出李儒預料,丁靖在吃了一番酒食之後,終於開始講起正題,對著李儒和牛輔直接問道:“牛將軍、李先生,二位覺得我丁靖是個何樣的人?”

聽著丁靖的問話,李儒和牛輔不禁對視一眼,笑道:“鎮北將軍,我二人現在依附於將軍這棵大樹之下,若是讓我二人來描述將軍,豈不是顯得太過奉承?太過蒼白無力了!”

見二人表現出如此謙遜的態度,丁靖也是有些錯愕,不禁大笑道:“哈哈哈,好吧,我丁靖也不拐彎抹角了,我隻問你們一次,你二人可願徹底投效於我?”

“若將軍願意接納,我倆豈有拒絕不受之理?!”

李儒和牛輔肅然一言,隨即立刻出席而跪,對著丁靖行禮參拜,道:“參見主公!”

事情進行的如此順利,丁靖也是滿心喜悅,當即上前扶起二人,言道:“我非董卓,你二人從今投效於我,必有機會洗刷昔日汙名!”

“多謝主公器重!”二人立即再次恭敬言道。

丁靖點了點頭,又言道:“如今我準備徹底掌控司隸之地,然而北伐草原的戰事不休,河北兵力難以南濟,所以這司隸之地,還需要你二人多加效勞!”

“我倆必赴湯蹈火、萬死不辭!”牛輔、李儒再次言道。

“很好!”

丁靖又點了點頭,繼續言道,“牛輔,現在我任命你為奮威將軍,領南陽太守之職,屯軍於南陽以防劉表和曹操進犯司隸。”

“李儒,我任命你為中壘令,兼領弘農太守,主領弘農軍政事務,盡可能於吞並河東的徐晃將軍配合,務必防范呂布再有兵出潼關的可能。”

聽到丁靖的正式任命,牛輔心中一安,立即向著丁靖領命道:“必不負主公托付!”

只是,牛輔雖然滿心安定,但是李儒卻是面露嚴肅,向丁靖請言道:“主公,儒願去晉陽做事!”

聽著李儒的請命,丁靖不禁一愣,不知道李儒為何會想去晉陽。

不過,丁靖很快就理清了李儒心中所想,忍不住看著李儒言道:“我丁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文優你不必心存顧忌,安心在弘農做事就行了!”

原來,在李儒的謹慎考慮下,丁靖雖然接受了他和牛輔的投效,但是他和牛輔畢竟身懷黑歷史,因此擔心丁靖仍舊不願信任於他二人。

所以,李儒便想前去晉陽做事,如此他和牛輔二人相隔遙遠,又近在丁靖眼皮底下,也能安定丁靖的心思,減少丁靖對他二人的懷疑。

只是,李儒的謹慎和擔憂,在丁靖這樣性格的面前,實在有些多余了。

他丁靖都敢把數十萬大軍的指揮權交給部下,又豈會恐懼李儒和牛輔會有他意二心?

如果擔心李儒和牛輔心存陰險,他丁靖今天也不會前來弘農城!

果然,聽到丁靖的話語之後,李儒的內心也是徹底安定,當即對著丁靖一拜,言道:“儒必不負主公所托!”

在弘農安排好了李儒和牛輔二人之後,丁靖也不在弘農多留,當即領人向河南尹而去。

送離了丁靖之後,牛輔也和李儒作別,整兵返回南陽駐守,隻讓悍將胡車兒領著數千人在此聽命於李儒。

一時間,偌大的弘農郡,便全部肩負在了李儒一個人的身上。

只是,治理一個區區的弘農郡,對於李儒而言,也算不上什麽難題。

不過,在專心治理地方的同時,李儒也不忘教導自己的學生諸葛亮。

因此,在李儒處理各項民政軍務之時,他都會讓諸葛亮從旁觀看,並且時不時的詢問考察諸葛亮。

而年紀小小的諸葛亮也不愧為絕世奇才,

僅僅跟在李儒身旁觀看了幾日,便對政務的處理流程熟絡於心。甚至,李儒布置的一些政問考察,也能被諸葛亮一一解決,並且解決的效果也十分完美。

對於諸葛亮在政治上的天賦,李儒再次歎為觀止,不禁感慨自己這個徒弟在政治上的天賦,簡直比其在軍事上的天賦還要厲害幾倍。

“徒兒,你對鎮北將軍的感觀如何?”

忽有一日,李儒將徒弟諸葛亮喚到面前,對著諸葛亮嚴肅地詢問道。

諸葛亮不懂師父李儒為何這樣一問,只是老實地回答道:“回先生所問,世人雲:勇毅、仁德、智信,此乃先賢所設下的三種善性,若能追求其中一種於自身,便可稱為豪傑;若得其中兩種於自身,便可稱為英雄;若得三種於自身, 當可稱為神人!”

“我觀丁靖行事風格,又豈只是擁有勇毅、仁德、智信於身,故而我觀丁靖乃神人之上!”諸葛亮目光熠熠地言道。

聽諸葛亮如此誇張的誇讚丁靖,李儒卻不覺得自己的這個徒弟是在奉承拍馬,反而笑著斥責道:“小小年紀便如此高抬於人,有失少年人的銳氣,不好,不好!”

諸葛亮連忙恭敬言道:“謝先生教誨!”

忽然,李儒凝目看著諸葛亮,眼中露出一絲不舍之態,似乎心中正在做著什麽困難的抉擇。

良久之後,李儒才對諸葛亮又言道:“徒兒,古人有言‘學若有成、不吝一處’,想要掌握更多的才學,必須多向他人追尋才對,絕不能自閉一地一人。”

“如今為師我先後教導你也有一年多了,該傳授給你的東西也都傳授了,我這裡已經沒什麽能夠教導你的了。”

“因此,為師想讓你去其他地方求學,如此你才能擇本逐質,追尋到真正屬於自己的才學!”李儒繼續言道。

然而,諸葛亮卻是面露蒼白,不禁倉皇地輕言道:“先生這是在驅逐我麽?”

李儒搖了搖頭,言道:“徒兒,你雖是一塊璞玉,但我一人之力,卻難以將你完全雕琢。”

聽著李儒的解釋,諸葛亮也明白了,當即止住悲傷的眼淚,向李儒詢問道:“先生覺得我應該去何處求學?”

“昔日天下最好的求學之地,非潁川書院莫屬了,只是中原戰亂塗炭,潁川書院也受到波及,其院中許多能師皆避難南方或投身於諸侯,就好如司馬徽和鍾繇。”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