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之並虎》第186章 絕力突圍
?此時,烏延的身邊尚有軍卒五千余,而公孫瓚雖是合兵一處,卻只有一千兩百多人而已,雙方人數比例達到五比一,如此兵力差距之下,烏延的心底也有了一絲勝利期盼,不求陣斬誅殺公孫瓚,至少想要截殺住公孫瓚,防止公孫瓚突圍逃走,對於如此軍事目標,他還是有極大的把握的。
有了如此自信底氣後,再加上烏延由心而生的不屈意志,他終於下定了決心,身先士卒領著數百親軍,作為先驅部隊,衝在了最前沿,直接向公孫瓚撲殺而去。
有烏延帶頭,其余的烏丸軍自是備受鼓舞,紛紛環陣而湧,將公孫瓚等白馬義從團團包圍,不讓公孫瓚等軍突圍而走。
烏延更是驅馬最前,拍馬挺刀向公孫瓚襲來,只見烏延長刀在手,猛地向公孫瓚削首而劈,公孫瓚連忙側身閃過,手中長槍突擊一刺,向著烏延面門直刺而來。
烏延頓感面前寒芒森冷,心中大駭萬分,連忙俯首躲避,公孫瓚的長槍貼著烏延頭頂而過,幾乎將烏延頭皮劃出一道裂縫。
就這樣一回合攻伐,二人雙馬瞬間對衝相攻而過,烏延隻覺得頭皮發寒,心中余悸尚存,他想不到自己和公孫瓚僅僅交手一個回合,就差點命喪當場。
而公孫瓚一擊未殺掉烏延,心中雖覺得可惜,卻是絕不可能再調轉馬頭回身追擊烏延,如果他這樣做的話,必定會令大軍衝勢銳減。
此時,周圍的烏丸軍越來越多,並且逐漸將公孫瓚等白馬義從,團團包圍了過來,而公孫瓚等白馬義從,已經衝殺戰鬥了一整個白日,早就是力乏萬分,若再在此被烏延軍拖延糾纏,恐猛虎也難擋群狼,必將力竭而全滅在此。
料及此處,公孫瓚沒有再管烏延,頭也不回的繼續衝鋒,引著軍隊向西面突圍。
可烏延軍已經是鐵了心要留住公孫瓚,除非是烏延軍被徹底踏碎擊潰,否則就絕不可能讓公孫瓚成功突圍而走。
因此,公孫瓚雖是衝勢強悍,但是卻擋不住烏延軍用人潮來充當防禦,無數的烏延軍似乎忘記了死亡,舍命攔截在公孫瓚的軍鋒之前,以此來阻止公孫瓚。
雖然公孫瓚的武力高超,長槍鋒銳,戰馬健壯,每一個阻攔在他面前的烏延軍,盡皆命喪當場。
如此壯烈的戰況,若是尋常的烏丸軍隊,面對公孫瓚這等悍騎的衝擊,恐怕早就自動退避三舍,不敢掩其軍鋒,兀自給公孫瓚退出了一條通道,讓公孫瓚給突圍出去了。
但是此時的烏延軍,卻不是尋常的烏丸軍隊,此軍的首領烏延,本就是善兵而有威望,軍中士卒盡皆信服其統禦。
就連烏延這等如此有威望的首領,都已經下了死志、死令,誓死也要誅殺截住公孫瓚,而作為士卒從軍的他們,又有何緣由貪生怕死,而不拚死以戰呢?
誓死而戰的烏延軍,緊握著手中兵戈武器,化作了一道道人牆,鱗次櫛比的阻截在公孫瓚大軍衝鋒突圍的路上,用血肉之軀作為阻攔。
此時,每一個烏延軍都知道,擋在公孫瓚鐵蹄長槍前,會有何種的結果。
但那又怎樣,最多不過一死而已,若可用一死而換公孫瓚突圍失敗,拉著公孫瓚一起陷軍在此,則就算是死,也是一筆大賺的買賣。
烏延軍悍不畏死的擋在公孫瓚的鐵蹄之前,雖然依舊難以擋住公孫瓚的衝擊之勢,但是卻也有了成果,那就是讓公孫瓚領軍衝鋒突圍之中,烏延軍以數命換一命的方式,以此來消磨公孫瓚軍伍的人數。

公孫瓚身邊只有一千多人,而且人人帶傷、人人疲乏,所謂蟻多咬死象,公孫瓚尚未衝出一半的路程,卻是已經令白馬義從折損了四五百人,而烏延軍也損失了過一千人。
雖然人數戰損比依舊巨大,表面上看來,公孫瓚的白馬義從還屬於賺了的一方。
但是公孫瓚的心裡,卻是在狠狠的滴血,他身邊的每一個白馬義從,都是他精心栽培挑選,廢了他極大的精力心血,就算他公孫瓚再冷血心腸,也依舊會心傷疼痛。
可是公孫瓚知道,此時不是心痛傷感的時候,他必須繼續保持軍勢衝速,絕不能停下奔騰的鐵蹄,若他的騎軍失去衝擊之勢,則就算他公孫瓚再強、白馬義從再勇,依舊是難逃出生天。
因此,公孫瓚只能不計損失的一直向西衝鋒,一直向西拚殺,一直向西前進,就算攔路的是槍林箭雨,他也不能停下腳步,必須舍命而衝,如此方能向死而生。
公孫瓚衝鋒著,身邊的白馬義從,也在一個個減少,他們不知道自己已經殺了多少人,也不知道自己衝出了多遠,公孫瓚隻感覺自己的手臂已經開始發酸,一日的拚殺,已經讓他的身體疲憊不已。
就連公孫瓚都是如此狀況,更別說隨軍在他身後的眾白馬義從了,亦是人人疲憊力乏,戰鬥力極度低靡。
……
也不知過了多久,公孫瓚終於看到了一絲突圍成功的跡象,他感覺阻攔在自己馬前的烏延軍,已經越來越少了,而公孫瓚抬首向前望去,只見數十米外已經開始變得空曠一片,正是烏延軍阻截的邊緣,只要衝到那裡,他們就擺脫了烏延軍的阻截糾纏,就可以肆意縱馬馳騁,安然退走。
眼看著公孫瓚就要成功突圍,卻見西北面又是一道黑壓壓的騎軍衝來,此軍亦是胡軍打扮,但是軍馬陣伍卻是更井井有條,與尋常的烏丸之軍,卻是大不相同。
這支軍隊雖是幽北胡軍,但是卻不是烏丸族軍,而是更北方而來的鮮卑軍。
此支鮮卑軍的人數雖是不多,只有區區的三千人,但是他們的氣勢,卻如同萬馬奔騰,顯得威壓十足。而這支鮮卑軍的統帥之人,卻是鮮卑族首領之一,扶羅韓的兒子泄歸泥。
扶羅韓此人,乃是鮮卑軍中,唯一正面領軍戰勝過匈奴軍的首領,部族勇士過萬,自命大人,威勢浩蕩無比。
而扶羅韓的兒子泄歸泥,亦是鮮卑軍年輕一輩中的最佼佼者,是鮮卑族中戰武無雙第一的悍將,曾一人單挑十二匈奴戰將,被匈奴人都誇讚視為猛士。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