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之並虎》第188章 公孫瓚南撤
?公孫瓚用盡最後的力氣朝泄歸泥衝來,手中緊握長槍,如蛇形般向前刺出,並且瞬間抖出七個槍花,猛烈地向泄歸泥殺來。
夕日殘陽下的光芒鋪照地面,將公孫瓚的長槍映射得更加耀眼,而長槍上抖出的無數槍花,好似一輪萬方鏡一般,將太陽光向四面八方反射出去,令公孫瓚好似被一團驕陽籠罩一般,使人根本不能直視。
此時,距離公孫瓚丈步之外的泄歸泥,亦是被長槍上的反光閃得難以睜開眼睛,面前的視野幾乎瞬間消失,令他根本看不到前方的情況。
見泄歸泥被陽光閃了視線,公孫瓚立即趁勢攻殺而出,手中長槍槍花一收,槍頭直接向泄歸泥胸口刺來。
沒了槍花反光,泄歸泥的視線也終於恢復正常,然而眼珠內卻依舊有些眩光,看東西雖還是有點模糊,但卻已經可以大概視物了。
這泄歸泥的視野才剛剛恢復,正好看到公孫瓚的長槍直刺而來,槍頭上的冷芒懾魄嗜命,仿佛死神的鐮刀一般。
見此行狀,泄歸泥頓時嚇得手腳發寒、背身冷汗,此時他想要揮刀格擋,卻已經是來不及了,泄歸泥連忙扭動身軀,想要躲閃開公孫瓚刺來的森寒長槍。
若是在平時,公孫瓚力氣飽滿之時,這一槍必定迅捷無比,就算是超一流的武將,恐怕都難以躲開。
但是此時的公孫瓚,卻無奈連番衝陣戰鬥,體力早就見底,長槍突刺的力道和速度,比起平時來,皆下降了一半不止。
因此,雖然公孫瓚此槍刺來,殺招致命無限,但是卻有些後勁不足,而泄歸泥本就是反應力和協調力極佳的猛士,如此盡力扭曲身體躲避,卻是堪堪閃開了公孫瓚的長槍,僥幸避開了公孫瓚的致命一擊。
見泄歸泥閃開長槍一刺,公孫瓚雖是面上眉頭微皺,心中卻是沒有一絲失手的驚慌。
作為一名出色的沙場悍將,公孫瓚不但統兵、武力皆是一流,他對自身狀態的認識把握,亦是十分清楚。
他知道自己此時的狀況,故而在出手之前,就估算了一擊斃殺泄歸泥的成功率,而他得出的結論則是,這一槍殺死泄歸泥的勝算,只有七成。
雖然這個概率已經很高了,但是卻不具備十足的把握,而泄歸泥本身也是極為出色的悍將,能做出的規避反應,也非尋常估測能夠算準。
因此,公孫瓚已經有了長槍突刺被閃避的心理準備,所以在一槍刺空後,公孫瓚卻是一點也不心急,而是急速調轉槍勢,也不抽回長槍,而是將長槍蠻力橫掃。
此時泄歸泥堪堪躲開公孫瓚的槍頭,見到公孫瓚又將長槍橫掃,他也根本來不及躲避,只能盡量用手臂護住胸腹,最大程度的減少公孫瓚的攻勢。
公孫瓚的長槍向泄歸泥胸口橫掃,正中泄歸泥格擋的手臂,槍杆幾乎將泄歸泥手臂打得骨折,而巨力的衝擊之下,泄歸泥更是被打下馬去,橫飛出數步之外,趴在地上吐血不止。
擊落泄歸泥後,公孫瓚自己也好似用盡了所有的力氣,幾乎連手中長槍都要握不緊了。
而跟隨泄歸泥而來的鮮卑軍,見到泄歸泥被公孫瓚打落下馬,頓時紛紛大驚,唯恐這個少族長就此斃命,心中盡皆關切,紛紛舍了正在交戰的白馬義從,向著泄歸泥躺地之處聚攏而來,圍城一道騎軍護欄,防止公孫瓚再突擊上來補刀。
公孫瓚此時卻沒有斃命補刀泄歸泥的欲望,他的想法瞬間轉移到了撤退之事上,公孫瓚極目向西望去,

只見西面十數裡外,煙塵滾滾,正是丘力居之子蹋頓領軍而來。
原來在公孫瓚救出寶山同袍突圍之時,蹋頓亦是恢復了元氣,連忙讓士卒安撫混亂的各部烏丸軍,將烏丸軍的軍心重振之後,蹋頓立即領軍向寶山靠近,發誓必要誅殺公孫瓚,不能讓任何一個白馬義從走脫。
此時西面烏丸軍浩浩蕩蕩,少說也有一萬正軍,而此時公孫瓚身邊的白馬義從,僅僅剩下五百騎不到,而且人人力乏馬疲,根本不可能再正面衝鋒戰鬥。
向西已經無路,向北也是死路,東面也不可能去,此時的逃路也唯有南面而已。
公孫瓚立即將目光方向南面,只見南面卻沒有多少烏丸軍隊,相對而言比較安全。
“白馬義從,隨我向南!”
公孫瓚大叫號令一聲,立即驅馬引著殘軍向南奔騰,而蹋頓重振的烏丸軍,亦是緊追不舍。
雙方盡皆奔行不止,一個全力向南而逃,一個拚死向南而追,誰也不願松手放棄,便這樣持續追逐著。
一個時辰後。
夕陽徹底落下, 天色逐漸黑暗,竟是已經入夜。
在夜裡快馬奔馳,是一件極度危險的事情,尤其是在這荒山野嶺的地方,各種障礙物錯綜鋪在地上,視野昏暗之下,根本難以規避碎石路障,故而夜間快馬奔行,常常會馬失前蹄,落得馬死人亡。
即便如此,公孫瓚等白馬義從,卻不敢有一絲停止奔行的想法,若是他們擔心夜間快馬失前蹄而停下腳步的話,則必備身後烏丸追騎趕上,到時候後果不想也能猜到。
因此,公孫瓚等白馬義從,只能不停的奔行。
而他們身後追趕的烏丸軍,亦是沒有放棄追逐,在蹋頓的死令要求下,所有的烏丸軍都不準停下追擊的步伐,全體軍隊必須夜間也要快馬加速,務必要將公孫瓚拿住。
就這樣,即便是黑暗的夜裡,雙方依舊全力奔行,其中摔馬身亡的人,各自皆是不少。
……
右北平南面,俊麋城境內。
此時,丁靖等騎帶著公孫月,又走了一個白晝,荒郊野嶺的行進是一件極度疲勞的事情,而天色入夜後,更加不適合趕路,尤其是還要帶著公孫月這個重傷員,因此丁靖只能找了處背風大石後,令眾人在此休息一夜後,再做趕路。
因為公孫月傷勢嚴重,連走路都不行,更別談騎馬而行了,因此丁靖只能帶人下馬步行。
為了讓公孫月行進之時盡量安穩,減少一些顛簸對傷勢的疼痛影響,丁靖用樹杆、藤條做了個簡易的擔架,而丁靖與隨身的五名羌騎,則輪流抬擔架,保證隊伍時刻保持速度向西行進。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