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之並虎》第146章 關中局勢
這皇甫堅雖是官至揚武將軍,卻是一個雜號將軍的頭銜,雖兼任武功城守,然手下兵士還不過三千。

 不過皇甫堅的家族背景卻是極大,皇甫堅乃皇甫嵩之子,其自身也年少健勇,有信知軍。

 昔日董卓,遷都長安,目無朝廷,皇甫嵩當時統兵於扶風郡,與朝中議郎蓋勳密謀,直抒董卓罪行,上奏漢帝,請漢帝處決董卓。

 董卓因此埋怨皇甫嵩,將皇甫嵩調遣至長安任為城門校尉,想尋找機會乾掉他。

 皇甫嵩之子皇甫堅聽聞此事,知曉董卓必要謀取其父,頓時大急,親身前往雎陽求見董卓,扣頭落淚請饒,並聲稱自己願意投靠董卓。

 董卓深感皇甫堅孝義,便放過皇甫嵩,將皇甫嵩貶為庶民,至今任困居在北地。

 當王允、呂布聯合馬騰、韓遂謀攻董卓等西涼軍之時,皇甫堅卻未出軍救援董卓,而是自守武功城不出,靜待局勢穩定後,再做打算。

 此時,皇甫堅立於武功城頭,正見到城外張遼數千士卒,列陣於城外,一副準備攻城的態勢。

 然而皇甫嵩卻是全然不懼,張遼手下兵卒只有五千,而這武功城雖然城小牆矮,但是卻有守軍三千,兩年錢糧使用,根本無需懼怕張遼攻城。

 雖然皇甫嵩對守住城池自信十足,不過他想不到呂布軍竟會來攻武功城,心中對呂布的行為有了一絲驚詫。

 皇甫堅雖然自守武功城,然而對關中的局勢卻一直都在關注,呂布軍和馬韓二軍的爭奪戰鬥,他也始終在關注。

 皇甫堅知道呂布雖猛,然而兵卒卻少,自守有余,但是進攻不穩,野外戰鬥的話,遲早被馬韓二軍消磨吞滅。

 因此,皇甫堅以為呂布必會困守長安,拖延時間,等待馬韓二軍自退回西涼。

 而今天張遼軍的到來,卻立即打破了皇甫堅對呂布的看法,他看得出,若呂布能奪下武功城,就可以做到將扶風與長安相連,如此就呈連城包圍之態,只需堅守壓製,就可令馬韓二軍處於被動。

 看著城下蠢蠢欲動的張遼軍,皇甫堅卻是叫來士卒,言道:“打開城門,持符投降。”

 “什麽?!”士卒頓時一驚,赫然大叫道,以為自己聽錯了。這武功城堅防穩固,就憑張遼那點軍隊,根本不可能攻下,這士卒實在不懂,主將為何守都不守就投降了。

 皇甫堅瞪了一眼士卒,微微言道:“你要抗命?”

 “不敢,不敢。”士卒連忙低聲言道,立即轉身按令行事。

 此時,武功城外,張遼雖然讓士卒擺出凶悍的攻城態勢,然而他自己的心中卻是七上八下。

 武功城上士卒序立,槍箭森然,儼然充足防備的樣子。

 張遼根本沒有想到武功城會有如此態勢,又怎敢下令領兵攻城,那豈非是以卵擊石?

 他張遼之所以令大軍擺出攻城態勢,就是為了脅迫武功城,讓武功城恐懼萬分,屆時他再派人勸降武功城,希望能借此令武功城自己投降。

 如此不戰而降的想法固然不錯,然而成功率卻幾乎不可能,張遼也只是抱著試一試運氣的態度而已,若武功城不屈難攻,他也就只能領軍回長安複命了。

 可讓張遼想不到的是,還沒等他下令攻城,武功城卻是自己打開了城門,數十人卸甲棄劍、拖旗捧符而出,呈出城請降之態。

 此時,皇甫堅捧著軍令符節,緩緩行至張遼軍陣前,大聲喊道:“我乃武功城使者,特來見你家主將,請通報下!”

 在皇甫堅出城的時候,張遼就看到了,心中亦是驚疑,已是在軍前等待觀察。

 聽皇甫堅大喊求見,張遼驅馬至其面前,赫然言道:“我便是此軍大將,乃溫侯呂布帳下,你是何人?”

 “我乃武功城守,揚武將軍,皇甫堅。”皇甫堅笑著自薦,隨即又肅然言道,“將軍何故來犯我武功?”

 聽皇甫堅問話,張遼卻是哈哈一笑,言道:“溫侯儀比三司,持節雍州,我為溫侯軍將,來這武功屯扎乃上令,何言犯境?”

 皇甫堅見張遼回答肅然自信,條理清晰,心中頓時一驚,不料呂布帳下竟還有如此通明之人。

 “溫侯來取武功,可是為了圍剿馬韓二軍?堵住馬韓二軍歸路?”皇甫堅繼續問道。

 張遼聞皇甫堅之言,卻是一驚,想不到面前之人竟如此通明,一下子就察悉自軍奪取武功城的目的。

 張遼面色卻是依舊保持鎮定,狐疑的看著皇甫堅,最後點了點頭,言道:“正是如此!馬韓二賊縱軍馳騁京兆,霍亂百姓,唯有如此,溫侯才能殲滅這二賊。”

 聽張遼承認了自己的猜測,皇甫堅舒了口氣。

 雖然他出城就是做出了投降的決定,然而此時獲悉呂布如此目的,更是堅定了他投降的念頭,因為他知道,呂布就要贏了,馬韓二軍必敗無疑。

 皇甫堅聞言後,立即奉上軍令符節,交予張遼面前,言道:“武功城,願迎溫侯大軍!”

 張遼接過符節,心中驚疑不定,全然不敢相信武功城就這樣投降了,簡直就跟做夢一樣。

 張遼不敢全信皇甫堅,立即讓小部隊人馬進入城中,待掌握城中各處要隘後,這才相信皇甫堅是真的投降。

 張遼盡領武功城後,立即回信呂布,呂布得信後,立即讓陳宮領軍扎營在長安與武功城之間,三點交叉互立,呈掎角包圍之勢。

 ……

 果然,韓遂得知馬騰大敗,軍士十不存三後,頓時大急,為了防備呂布襲擊自軍,立即引軍回長安正面扎營對抗。

 然而此後,韓遂、馬騰又得知武功城投入呂布麾下,呂布已將自軍包圍在京兆,二人盡皆大駭。

 此時馬騰軍大殘,戰鬥力幾乎喪失,隻憑借韓遂一軍之力,難以抗擊呂布這包圍之勢。

 於是,韓遂就想退兵回西涼了,可馬騰卻不甘心,認為自己帳下兒郎被呂布殺傷那麽多,他不找回點利息報仇,實在有違西涼軍的威風。

 韓遂卻是不以為然,馬騰的想法很血性,然而卻是用他韓遂軍的兒郎,來為他馬騰報仇。

 這就讓韓遂有些舍不得了。

 於是乎,韓遂並沒有搭理自己這個結拜大哥馬騰的要求,不再引軍與呂布繼續攻伐對抗,而是趁著呂布軍包圍之勢尚未成型之時,連夜引軍退走向西北,朝隴右西涼而去。

 馬騰見韓遂獨自退走,心中氣憤不已,對韓遂有了一絲異樣的認識。

 沒有了韓遂軍的存在,馬騰現在想打敗呂布,已經是沒有可能,事之無奈下,馬騰也隻好撤退而走。

 ……

 自此,關中的馬韓二軍徹底肅清,整個雍州隻為呂布一家獨大,而有陳宮和皇甫堅的投靠後,呂布的威勢更盛,僅次於昔日董卓在時。

 在陳宮的謀劃下,呂布自領征西將軍,任命陳宮為軍師,皇甫堅為大將,趁勢收服馮翎、新平、北地三郡,將整個雍州收入自己的統領之下。

 在整領雍州全境之後,呂布的威勢更是冠絕關中,大有馭領昔日秦地之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