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之並虎》第39章 求賢令
  “文和,汝這是怎麽了?為何看起來如此憔悴!”丁靖連忙扶住賈詡問道。

  賈詡搖頭歎道:“主公,恕詡無能,已無力再執管遷民安置事務。”

  “為何?前幾日不還是好好的麽?”丁靖連忙問道,不知賈詡為何突然就要撂挑子不幹了。

  賈詡聞言歎息不止,連忙向丁靖解釋緣由,原來這遷民初來並州之時,人生地不熟的就十分老實,安分守己從不惹事,對官府的命令也全力遵守。可這時間一久,遷民也開始熟絡了,便有了寡民間的小九九,不是變著法的鑽官府孔子,就是與當地原百姓互相鬧事,弄得賈詡焦頭爛額。

  而這些事情也都是小事,賈詡隨手就能處理了,可是事情雖小,卻熬不過事情太多。賈詡雖然多謀善斷,但是卻也不是永動機,每日處理的各種與遷民相關的事務好幾百件,卻依舊不見盡頭。最後賈詡實在扛不住了,這才找到丁靖,讓丁靖幫幫忙。

  聽完賈詡的訴說,丁靖也算是明白了,並非賈詡能力不足,而是因為這遷民人數太多,且其中本就多為司隸住民,不少人都有心思欲望,這才讓賈詡焦頭爛額。

  這種事情其實也很好解決,就是擴大賈詡手底下的官吏班子,協助賈詡處理各類民事,賈詡只要把握好大局方向,將一些難以解決的大事親自處理就行了。

  可是這官吏班子哪裡那麽好擴大,並州本就是偏僻地帶,本州原就官吏不足,又哪裡抽得出人手給賈詡使用。

  總而言之,還是怪並州先天不足,人才實在太稀少,能識文斷字的都不多,更何談能勝任官職的又有多少。

  “文和,吾亦知汝辛苦,可我並州貧瘠,哪有那麽多人才供吾驅使?”丁靖也是無奈,最後只能對賈詡搖頭歎道。

  聽到丁靖話語,賈詡卻是搖頭,似乎早有所料般,對著丁靖說道:“主公,並州雖然貧瘠,卻也土養人才,明珠沉沙者也是不少。而且又有洛陽民戶數十萬遷至並州,其中能人數不勝數,主公何不出榜招攬?”

  “文和之言,吾怎麽沒想到呀!”

  聽到賈詡話語,丁靖頓時茅塞頓開,之前他對人才的招攬,都是遇到一個拉一個,從沒想過出榜招募,若張榜求賢令,豈不是可以讓人才自投上門。

  漢朝對官吏的招募比較嚴苛,注重德才兼備者,因此很多有才能、品性欠佳的人就被藏匿在民間,不能走上官途。

  如今天下大亂,正處於非常時刻,且丁靖真的十分需要人才,因此丁靖決定效法後來的曹操,以唯才是舉為標準,對全並州發出“求賢令”,招募人才前來投靠自己。

  於是,丁靖連夜趕出了一道“求賢令”,張榜各郡縣,招募人才。

  求賢令曰:昔伊摯、傅說出於賤人,管仲,桓公賊也,皆用之以興。蕭何、曹參,縣吏也,韓、陳平負汙辱之名,有見笑之恥,卒能成就王業,聲著千載。吳起貪將,殺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歸,然在魏,奏人不敢東向,在楚則三晉不敢南謀。今天下得無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間,及果勇不顧,臨敵力戰;若文俗之吏,高才異質,或堪為將守;負汙辱之名,見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其各舉所知,勿有所遺。

  這求賢令的內容很簡單,就是告訴民眾,只要你有才能,可以為我辦事,無論是從軍還是從政,我都可以根據你的才能給予官職,絕不會因為吹毛求疵,講究太多而拒絕。

  此求賢令的宗旨就只有一個,

那就是唯才是舉,因才授職。  丁靖的求賢令一出,整個並州再次引起軒然大波,有舉手稱讚者,說丁靖不拘小節、有能主之志;亦有頓首痛罵者,說丁靖大逆不道、有違祖宗先法。

  關於世人對他的看法,丁靖暫時不在乎,此時的他,正因為求賢令的效果,而高興不已。

  果然不出丁靖所料,這求賢令一出,前來晉陽自薦的人絡繹不絕,丁靖立即開辟一處招賢堂,專門考核這些前來自薦的人才。確實有能力的,丁靖就將其留下使用,無能卻來此碰運氣的,丁靖也不多留。

  一時間丁靖轄區的人才匱乏危機瞬間好轉,賈詡也輕松了許多,再沒有向丁靖抱怨。

  不過令丁靖有些無語的是,這些前來自薦的人,雖然都有些才能,卻只能勝任一些小官小吏,尚沒有出名的大才前來投效他。

  究其原因則因為丁靖的名望、年齡還是太小,雖然他此時統轄一州,還在聯軍討董中露了點小本事,可是卻依舊不如其他諸侯受人推崇,有大才的名士也不太看得上他,這才沒幾個名士前來投效他。

  不過丁靖也不著急,該來的總會來,如今他的全部心思放在了並州東南處,那就是上黨郡。

  上黨曾經是張揚麾下,聯軍討董時,張揚死於董軍兵鋒中,一時間令上黨諸軍群龍無首,以楊醜、眭固為首的二人將領分成兩派,各引張揚殘部。

  二人本就不合,張揚一死後,二人在上黨大小戰事摩擦不斷,至今已經交戰一月有余,早已經兵困馬乏。如此時機,丁靖豈能不收下這漁翁之利, 當即丁靖點齊人馬一萬,帶大將高順親自屯兵陽邑,就要南下奪取上黨,在此之前丁靖還是給二人送去招降書,想要兵不血刃的拿下上黨。

  見到丁靖帶軍襲來,楊醜、眭固也知大事不妙,紛紛放下舊日恩怨,彼此聯合起來,共同歃血抵抗丁靖。

  楊醜、眭固二人拒絕投降後,丁靖也不再多言,直接帶軍南下上黨,二人亦領軍與之對陣,雙方屯兵涅縣,互相對峙。

  雙方各自安營扎寨,丁靖趁楊醜、眭固營寨未穩,領騎軍三千至二人營前擬戰,一面派高順領兵五千繞到二人營寨之後,伺機共同夾擊。

  見丁靖親自前來擬戰,楊醜、眭固皆是憤怒,口中怒罵:“丁靖小兒輕視吾等,竟然自領三千人前來送死!”

  二人遂停下扎寨事務,領兵出營對峙,見二人領兵出來,丁靖匹馬至陣前,虎齒戟直指敵軍陣中,挑釁叫道:“並州丁靖在此!爾等鼠輩可敢與吾一戰!”

  見丁靖如此自大挑釁,楊、眭二人更是生氣,連忙叫帳下猛將出陣,欲將丁靖立刻斬於馬下。

  “楊惡,汝去把那丁靖首級取回來!”楊醜對著身後將領說道,只見此人虎背熊腰,使一支長鐮,正是楊醜族弟,有裂弓斷刀之力,軍中諢號“惡熊兒”。

  “幼弱稚子,無需惡熊兒出手,我去取他首級!”

  沒等楊惡出陣,眭固身後一猛將搶先殺出,此人叫王傑,亦是眭固帳下第一猛將。

  原來是這眭固害怕丁靖被楊惡陣斬,讓楊醜搶了頭功,奪了風頭,這才急切讓王傑出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