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之並虎》第390章 孫策和周瑜
 面對突然出現的袁軍騎兵,丁靖想都沒有多想,立即引軍向遠處撤退,不敢和這幫袁軍再糾纏片刻。
  看到丁靖軍撤逃,趕來的袁軍騎軍,頓時再次加快了馬速,絕對不讓丁靖軍有一絲逃跑的可能性。
  這支趕來的袁軍騎軍,正是孫策統領的孫家騎軍,他們全都是昔日孫堅遺留下來的老部下,各個都是強悍的精騎。
  此刻,這支孫家騎軍中,除了孫策親自帶隊統領之外,還有一俊朗青年驅馬跟在孫策身旁。
  這俊朗青年,便是孫策的結拜兄弟,江東有名的俊才,有美周郎之稱的周瑜周公瑾,他也是得劉勳命令,從巢湖領軍前來臨湖圍剿的統領之一。
  看著丁靖軍落荒而逃的窘態,率領騎軍追擊的孫策,臉上滿是得意大喜之色。
  孫策笑看著身旁的周瑜,愉悅地叫道:“公瑾,咱們能追著堂堂的並虎抱頭鼠竄,這事情傳出去,豈能不讓世人對我等側目啞然!”
  聽著孫策欣喜的話語,周瑜心中也十分高興,但他卻不像孫策這般得意張揚,面上反而依舊保持著該有的沉穩冷靜。
  周瑜只是笑了笑,便對著孫策淡淡言道:“伯符,只是追著丁靖抱頭鼠竄而已,這還不算什麽大本事,若是能將丁靖擒殺,那才是可以名揚天下的資本!”
  “只要我們將丁靖捉住,不但可以一舉成名,吸引更多的豪傑俊才投效我們,而且還可以再將丁靖獻交給袁術,從袁術那裡換取大量錢糧兵卒,到時候我們就能夠有能力前往江東,自立為一方割據諸侯了!”周瑜繼續說道,竟是片刻間就借用丁靖,來為孫策謀劃出了一片不錯的宏圖光景。
  聽完周瑜的話後,孫策的眼中也露出希冀之色,他做夢也想擁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地盤,就像天下其他諸侯一般,割據統治一方。
  更何況,孫策的懷中還有一物,這是其父孫堅臨死前所留,有了此物,他們孫家將來未必不能更進一步。
  想到這裡,孫策更加激動開心,而有周瑜這個好兄弟輔佐自己,他的功業更加堅定可期。
  突然,孫策再次轉目看向周瑜,忍不住驚疑道:“公瑾,我有個問題想問你,你為什麽非要等秦翊、荀正被丁靖擊退後,才讓我再領軍前來啊?你又是怎麽知道丁靖他一定會繼續來主動進攻我的?”
  秦翊、荀正便分別是皖城和蕪湖趕來的袁軍統領,也是最開始單獨分兵來圍剿丁靖的袁軍部隊。
  周瑜再次微微一笑,對著孫策道:“伯符,如果按照常理,丁靖他剛剛擊退了秦翊和荀正的軍隊,取得了不錯戰果的同時,也消耗了不少的體力,因此丁靖軍應該會選擇見好就收,暫時撤退。”
  “但是在居巢時,我曾親眼看到樂就軍被丁靖軍擊潰的情景,那個時候,我便知道丁靖軍是一支悍勇如虎的強軍,這樣的軍隊嗜戰如熊,絕不知道什麽是見好就收,因此我料定只要我軍露出一點破綻,丁靖軍必定會再次主動前來進攻。”
  “而加上丁靖軍剛剛擊退荀正和秦翊,戰鬥力和馬力都不是全盛時刻,此時我軍騎兵趁機殺出,他們逃走的可能性大減。”
  “因此,我才讓伯符你等道荀正、秦翊二軍退回來之後,再引軍前來出擊剿殺丁靖的。”周瑜仔細地述說道。
  聽完周瑜的解釋之後,孫策也瞬間想明白了此中緣由,對周瑜的計謀以及局勢把握,更是格外敬佩。
  孫策激動地點了點頭,不禁讚歎道:“公瑾,你可真是我的智囊啊!你我兄弟協力,何愁大業不成!”
  聽到孫策的話語,周瑜的臉上也露出微笑,似乎也預想到了他兄弟二人,馳騁江山的畫面。
  ……
  轉瞬間,兩個時辰過去了,丁靖和孫策的兩方人馬,依舊你追我趕的不止。
  然而長久的快馬奔馳,對雙方而言都是極大的負擔,甚至可能對自己的戰馬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傷。
  因此到了最後,雙方皆不得不放棄全力奔馳的行為,而是選擇稍微降低了戰馬的速度,以相對較慢的速度追逃。
  此外,由於丁靖軍的戰馬,全都是上等的良馬,速度和耐力都比孫策軍的尋常戰馬高上不少。
  以至於丁靖軍雖然衝鋒了幾輪,但是在驅馬撤逃之上,卻是一點也不露下風,令孫策軍始終未能追上過,只能遠遠的追趕不落,防止被丁靖軍徹底甩脫掉。
  然而,丁靖卻知道,繼續這樣逃跑下去也不是辦法。
  按照現在這種情況,他們胯下的戰馬應該再堅持不了多久了,他們必須在戰馬力竭之前,將孫策軍徹底甩掉才行。
  要不然,等到戰馬倒下之後,他們也只能棄馬步逃,到時候就算他們成功逃脫,也將徹底失去騎兵的優勢,這對他們之後的各種行動,實在太不利了。
  這時候,丁靖看了看附近的地形,發現他們不知不覺間,居然已經逃撤到了臨湖縣的邊境,再往前行進的話,就要抵達巢縣境內了。
  而這淮南最大的內湖巢湖,便在這巢縣境內之中,正是因為巢湖的水系豐滿,導致巢縣境內大多土地,都是濕潤潤的軟土,這就更加不適合騎兵疾馳。
  此刻,擺在丁靖面前的問題便出現了,是繼續選擇北上,還是轉向朝西面進發呢?
  如果繼續北上的話, 要是孫策軍繼續追擊而來,那麽丁靖就必須進入巢縣境內流竄,而一旦進入巢縣,則丁靖的騎兵優勢將再次銳降,並且距離大別山這個後撤之地,也更加遙遠,說不定丁靖可能因此,而沒機會潛入大別山,偷偷離開淮南。
  但是如果選擇轉向朝西進發的話,將會遇到一些從廬江城而來的袁軍,如此便有了自投羅網的可能性。
  猶豫了片刻之後,丁靖決定還是繼續向北,哪怕會因此進入巢縣境內,他也管不了那麽多了。
  因為,丁靖知道自軍的戰馬體力,已經接近了極限。
  這樣的馬力狀況下,他們根本跑了多遠。
  而丁靖如果沒記錯的話,從這裡直行向北數裡處,便是臨湖和巢縣的交界,而在這兩縣的交界處,便是一條大河。
  這條大河名為杭阜河,是滾滾長江的一條小支流,在杭阜河的東北面,便是巢縣地界,而杭阜河的西南面,便是臨湖縣地界。
  根據丁靖打探的情報,這條杭阜河差不多有一人深,而且水流湍急,沒有船只和橋梁的話,常人根本不能橫渡。
  而橫跨杭阜河的橋梁也不多,全河各處統共才十多處,而丁靖軍正前方的位置,便剛好有一座跨河的木橋。
  只要丁靖軍能夠在馬力耗盡之時渡過木橋,然後再趕緊將木橋摧毀,則孫策軍就被暫時隔絕在杭阜河南岸了。
  那時,他孫策對近在咫尺的丁靖軍,也只能無奈興歎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