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之並虎》第143章 趙該為使
“對,正是安北將軍,號稱並州之虎的丁靖。”魏攸點了點頭,言道,“這丁靖雖有並虎諢號,然而卻也亦有仁義之名,並冀等地的民眾,皆稱讚其樂善好施,有大德大義。”

 閻柔和趙該聽聞魏攸如此誇讚丁靖,心中也有些意動,為今之計,也只有死馬當成活馬醫了。

 不過魏攸依舊有個擔心,立即言道:“不過,丁靖能稱霸一方,也非善類,求援令其入幽,無疑是引虎入室,難免丁靖來而不走,謀奪我幽州地盤!”

 聽到魏攸的這個擔心,閻柔、趙該心中亦是猶豫不決,丁靖虎步並州,雖然名聲不錯,卻也絕非淡薄名利之人,這幽州雖然貧瘠到連並州都不如,然而卻也不是一文不值,丁靖欲要爭霸河北,對抗渤海袁紹,豈有不圖幽州之心。

 三人思慮不定,最後還是閻柔拍案下定決心,言道:“好,我們就遣使去並州向丁靖求援,若他能解救我薊城,打敗公孫瓚為劉州牧報仇,這幽州之地就算全部送給他,也未嘗不可!”

 見閻柔率先做出了決定,魏攸和趙該也點頭跟從,三人盡皆投入最大籌碼,同意求援並州,哪怕並州丁靖會借此吞並幽州,也不願意將幽州落入公孫瓚和袁紹二人手中。

 “不過閻將軍、趙將軍,我等雖決定求援並州,然而並州卻不似渤海般與幽州相近,這並州距離薊城數百裡,要過范陽、代地、中山、雁門、新興等地,且其中道路多被封堵,快馬往返也要一月才夠。這麽久的時間,我們怎麽可能撐過公孫瓚的攻勢,等到丁靖引軍到來?”魏攸有些低沉的問道。

 聽到魏攸話語,閻柔、趙該頓時一駭,薊城外的公孫瓚大軍圍攻不停,莫說堅守一月以上,就算能堅持二十天,就已經是奇跡了。

 想到此處,三人頓時面色黯然,仿佛一記重拳打在胸口,令三人胸中沉悶無比,深感時間緊迫不容的殘酷。

 就在議事廳中沉默黯然無比之時,趙該卻是突然毅然言道:“閻將軍、魏曹掾,如今事無他法,唯有一去並州,才可救我薊城!”

 閻柔聞言也是眉頭一舒,盡掃胸中沉悶之氣,亦是欣然言道:“趙將軍說得對,就算時間來不及又如何,總不能就此放棄吧!因此,我們還是要派人去並州求援的,另一面我們必須堅固薊城城防,務必堅守到最後一刻,如此就算是沒能堅持到並州軍來援,也無愧劉州牧之靈了!”

 聽閻柔如此一言,堂中三人頓時神色堅定,心中信念愈深,盡量減少了對城破身死的恐懼,反而獲生了無數的勝利信念。

 趙該更是直接向閻柔請命,斷然言道:“閻將軍,我願殺出城去,前往並州去見丁靖求援,若不能引軍來救薊城,我願一死而隨劉州牧。”

 見趙該如此堅決態度,閻柔心中亦是寬慰,為趙該的義勇而敬佩無比,立即允諾了趙該的請命,言道:“既如此,就勞煩趙將軍前去並州了!”

 趙該領命後,立即回家準備戰馬行頭,提槍披甲牽馬就要出城。

 待趙該全副武裝之後,閻柔立即讓人微開城門,趙該亦是挺槍駕馬衝出城去,向西南方位而去。

 公孫瓚軍見城中衝出一人向西而去,料想必是前去求援之人,於是公孫瓚立即讓人追殺趙該,務必截殺帶回。

 公孫瓚之子公孫續得父令,就要領軍而追,此時公孫紀卻是驅馬至前,向公孫瓚求道:“剛剛出城向西而去之人,乃劉虞舊部趙該,此人武藝一般,何需大軍追去,我一人前去,便可將其拿下!”

 這公孫紀久在劉虞帳下,對於趙該這個劉虞的鐵杆忠將,亦是充滿了了解,他知道趙該武藝尋常,此時見到趙該獨騎突圍求援,便有了獨自前去攔截,趁機在公孫瓚面前表現一番的想法。

 公孫瓚豈能不知公孫紀心中想要獨秀表現的想法,然他對公孫紀信任喜愛有加,竟不顧親子公孫續的求令,而是準許了公孫紀前去截殺趙該。

 公孫紀得公孫瓚同意,頓時大喜,立即領命一聲,驅馬提槍朝趙該追趕而去。

 公孫紀追趕了十多裡路,憑借馬好之利,終於追上了趙該。

 趙該見公孫紀追來,頓時心中又急又怒,他急著脫離追擊去並州求援,又怒然想要回頭槍挑公孫紀,以此報其通風報信之恨。

 不過趙該亦是知道公孫紀宿為沙場戰將,又曾和公孫瓚並肩作戰,武力不低,他趙該難是其正面對手,因此趙該心中雖然極度想要手刃公孫紀,卻也知事不可為。

 此時,公孫紀見趙該隻知奔逃,心中更是戲謔,心諷趙該無膽鼠輩,竟連反抗意志都沒有。

 只見公孫紀一邊驅馬追趕,一邊拉弓搭箭,對著趙該後背射去一箭。

 趙該本就時刻提防身後動靜,聽到弦響箭鳴,立即低身躲避,險險躲開射來的箭矢。

 公孫紀一箭不中趙該,心中一驚,連忙再次驅馬靠近,再次張弓搭箭射擊。

 可惜,又被趙該躲過。

 這下子,公孫紀是更加憤怒了,立刻再次拍馬靠近趙該,二人戰馬相聚不過三丈,如此之近的距離,他公孫紀就不信還不能射中。

 待公孫紀再次撚弓搭箭,正準備瞄準射擊之時,趙該卻是突然拉住韁繩,強行控制戰馬停下,挺槍朝公孫紀面堂刺來。

 公孫紀完全沒料到趙該會有如此之舉,不及丟下弓箭躲避防禦,正被趙該槍頭刺中。

 然而趙該武藝馬術盡皆一般, 如此突如其來的駐馬反刺,雖然想法不錯,卻沒有良好的底子作為支持。

 因此,趙該的槍頭卻沒有刺中公孫紀面堂,僅僅刺中公孫紀肩窩,而趙該本人亦是被戰馬甩至馬下。

 公孫紀身中一槍,心中已是又驚又怒,又見趙該落馬在地,連忙挺槍朝趙該胸膛刺來,欲速戰速決,快點除掉這個後患。

 趙該見公孫紀槍頭刺來,心中卻無絕望,反而求生欲驟生,抽出腰間短刀,猛然跳起,將公孫紀從馬上撲下。

 二人滾地糾纏難分,也不知道來回翻滾了幾個來回,公孫紀突然覺得胸口一痛,一股溫熱噴湧而出。

 公孫紀駭然看向自己胸口,隻覺胸中呼吸難受,想不到自己竟然被趙該短刃刺中。

 趙該拔出插在公孫紀胸口的短刃,又補上兩刀,徹底斷絕公孫紀性命後,趙該毅然上馬,並將公孫紀戰馬也帶上,雙馬而行,疾馳向並州不停。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