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之並虎》第503章 大婚-並州軍威
正是有太多像袁紹這種對大漢表裡不一的諸侯,才導致哪怕是董卓這樣的亂世****都死了,卻依舊讓許昌的大漢朝廷名存實亡。

甚至就連迎奉漢帝劉協的曹操,都對朝廷時有不尊之舉,雙方雖然並未徹底撕破臉皮,但是彼此的勾心鬥角、貌合神離,卻是不斷發生著。

若非是雙方都保持著克制,兩者必定恩始仇終,那時候大漢朝廷,可就算是真的要亡了。

總而言之,當今的大漢就宛如一個病入膏肓的富豪,而四海八方的割據諸侯,就是一幫窮凶極惡的匪寇,大家全都想將大漢這個富豪打劫謀殺,奪取那屬於大漢的家產。

而今天丁靖在閱兵儀式上,明目張膽的宣揚“為大漢而戰”之舉,無疑是一道極為有力的堅定態度。

作為迅速崛起的諸侯豪傑,擁有並州之虎的丁靖,其實也是大漢朝廷上的黑名單之一。

雖然昔日並州丁靖幫過漢帝和百官逃離長安,但是這卻不能打消漢帝朝廷對丁靖有狼子野心的懷疑。

畢竟誰也不敢保證年少掌權的丁靖,會不會成為下一個董卓!

尤其是丁靖攻城拔寨不止,其野心和手段,似乎比昔日董卓還要讓人驚恐。

有了這句“為大漢而戰”的投名狀,至少對漢帝劉協的朝廷而言,可以將並州丁靖從黑名單中列入到灰名單中。

無論丁靖現在多麽飛揚跋扈,至少表明他還站在大漢這一邊。

而有丁靖這般強大諸侯的支持,天下的其他諸侯若想對漢帝朝廷不敬,就必須掂量掂量並州丁靖的態度了。

理通了這其中的關節之後,校場看台的貴賓區上,代表許昌朝廷而來的使者們,卻是異常激動,以至於他們看向校場上玄武軍的眼神,都變得親善了起來。

在這些朝廷代表的人群中,便有一人在聽到丁靖和玄武軍震吼之後,緊緊捂了悟胸口懷兜,那裡藏著一封聖詔,是漢帝劉協親自托他帶出許昌的。

而這個身懷密詔的朝廷使者,正是現今大漢執金吾伏完。

……

回首校場中央的高台,玄武軍在吼出“為大漢而戰”的喝聲之後,便再次轉首前看,繼續向前整齊行進。

而在玄武軍走過中央高台之後,又一支軍隊方陣從校場大門出現。

不過,這一次出現的軍隊方陣,卻是格外與眾不同。

因為這一次出現的軍隊方陣,居然是一支攻城部隊!

只見這對攻城部隊的方陣組成中,先是三架數丈之高的雲梯車,作為開路先鋒。

這些雲梯車可謂是真正的攀城利器,有這些雲梯車的存在,哪怕是四五丈高的城牆,也可以輕易攀爬上去,避免了垂直攀爬城牆的不便劣勢。

在雲梯車之後,則緊跟著兩駕絞盤投石車,這些投石車都是經過最新改造,運用了大量的物理力學知識,將投石車的力道、精度、距離都提升了一大截,可謂是僅次於火藥炮石的超遠程利器。

見到雲梯車和絞盤投石車這種大型戰爭兵器之後,四周看台上的觀眾們可謂是再次驚呆了,他們何曾如此近距離的瞧見過這樣的物什玩意兒。

此刻,就算是遠處龍山之上的觀眾們,都能清晰的看到校場上這兩種利器的相貌。

哪怕相隔如此之遠,他們也被這兩個超級利器給嚇到了!

然而這還沒有完,在絞盤投石車的後面,則是兩家滑輪結構的弩車。

光是看著弩車上的弩箭,就有一米多長,碗口般粗,其射程超過一千五百米,而在七百米之內的命中誤差,也更是在三米之內。

這樣的殺傷力已經不是尋常弩車能夠具備的了,

而丁靖也將其命名為“弩炮”,就是誇讚其威力好似大炮一般。由這三種神器組成的方陣,正是屬於丁靖麾下的“神機營”。

而神機營的器械製作更新,則是由並州器械局和並州學院共同負責,有器械局的能工巧匠,再加上並州學院的系統物理知識支撐,這些神兵利器的設計製作可謂如日中天,化作了丁靖手中最為重要的軍事力量之一。

和先前出場的玄武軍一樣,神機營在路過高台前的時候,亦是與丁靖高聲吼叫交流,那句“為大漢而戰”的震吼,再次在校場上回蕩了起來。

神機營之後,又是一支軍伍方陣,從校場大門處出現。

這一次出場的則是一支騎軍方陣,然而這支騎軍身上穿著的卻全是羊毛襖子,背上則背著的也是短弓和馬刀,甚至他們的臉上也都塗抹著各種顏料,徒增許多猙獰之態。

看著這作為第三支出場的軍伍方陣,四周看台上的觀眾卻是紛紛倒吸一口涼氣,一臉驚愕地看著校場上的方陣隊伍,一副驚恐震怖到極點的樣子。

之所以會露出這種表情,實在是第三支方陣的士卒組成,有些讓人措手不及、出人預料。

因為組成這第三支方陣的士卒,居然不是漢家子弟,而是清一色的羌族兒郎。

沒錯,這第三支方陣正是丁靖麾下的羌騎軍!

自從張繡單挑整個東羌勇士,並且取得完勝之後,就有許多羌族兒郎因張繡的關系,而自願加入到了丁靖麾下。

再加上之後丁靖對羌族各部的互通政策,以至於更多的羌族部落都化歸於丁靖統治,由此之後,加入丁靖麾下的羌族兒郎,卻是更加繁多,已經成為丁靖麾下戰力極為龐大的組成部分。

可以說,如果沒有這些羌族兒郎,丁靖軍隊的戰鬥力將銳減三成。

看著這些異族人組成的軍列方陣,四周看台上的觀眾,在短暫的驚愕愣神之後,立即各個高呼了起來。

甚至有一些漢家觀眾,高呼的音調比羌族觀眾更加高漲,讓許多的羌族觀眾都感到有些意外。

之所以看台上的漢家觀眾,對羌騎軍的出場也不吝歡呼,實在要歸功於丁靖長期執行的漢羌互通政策。

這項政策不但讓漢羌兩族都獲益良多,而且還讓漢羌兩族對彼此更加了解,兩族從經濟、文化、政治、教育、嫁娶等多方面,都進行了大步驟的交流融合。

可以這麽說,並州漢人和羌族人的理念差別,甚至比北方人和南方人的理念差別,還要小上許多。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