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之並虎》第338章 南陽諸葛廬
經過李儒的不懈努力,牛輔雖然在南陽站住了腳跟,成功割據一方,但是卻依舊還是不夠,想要保住大家的性命,不但要割據一方,還要找一個更大的諸侯做依靠才行。

 畢竟他們是董卓舊部,還是董卓的女婿,因為董卓的倒行逆施,這天下已經包容不下他們了。

 因此李儒十分清楚,他和牛輔最多在南陽割據一方,想要做到更進一步,幾乎是不可能的。

 若是他們稍微露出一點侵略之心,必定會遭到其余諸侯的聯合進攻,這樣的話,他倆只有死路一條。

 而不擴充勢力,只是割據一郡的話,遲早要被人吞吃個乾淨。

 因此,在李儒的思慮中,割據一方也只是暫時性的政策,最好的辦法就是投靠一個強大的勢力,不過卻不能輕易隨便投靠,否則必定還是會被過河拆橋。

 所以,李儒必須讓牛輔及其軍隊表現出足夠的狠戾,令各個諸侯在擔憂恐懼之時,也能生出一份招攬佔有之心。

 正是這個原因,在進入南陽之後,李儒才會令牛輔強硬對待周邊的諸侯,讓周圍的諸侯已經見識到了他們的力量與價值。

 果不出其所料,不少的諸侯都向他們遞來了招攬信,曹操、袁術、袁紹等,甚至連遠在漢中的張魯,都有意與牛輔軍親善。

 不過,這些諸侯都不是李儒心中的結交對象,在他的認識裡,袁紹和袁術都是最好的歸處,但是這兩兄弟分立南北,日後必定會有一戰,在不確定兩兄弟誰勝誰負的時候,李儒不會輕易押上籌碼。

 另一個還算有實力的諸侯,就是佔據兗州的曹****,曹操的實力雖然不如袁氏兄弟,但是卻最為朝氣蓬勃、銳意進發,正值實力的暴漲期,而且還在舉兵攻伐徐州。

 此刻李儒和牛輔去投靠曹操的話,相當於雪中送炭之舉,必定受到重用。

 只是曹操已經迎奉天子,以朝廷百官對董卓的憎恨程度,必不可能接納他李儒和牛輔。

 哪怕就算接納了,也難免會過河拆橋,尋機將他二人處決雪恨。

 因此,曹操雖好,卻不是李儒和牛輔的歸處。

 而漢中的張魯,雖然也是實力不錯,但是張魯其人卻有些野心不足,隻可合作為盟,不可歸屬投靠。

 在李儒的想法中,他最想要投靠親近的,反而是南方襄陽的劉表。

 這劉表雖然是漢室宗親,但是對當今的皇帝卻有些不以為然,否則也不會在當初諸侯聯合討董的時候,一點支援之聲也不發,完全是坐山觀虎鬥的自守狀態。

 而且,現在劉表剛剛收服荊州,除了襄陽、南郡的蔡家和蒯家支持他之外,江夏的黃家,荊南的各郡,都對劉表只是面上順服,實地裡卻是不太尊令。

 如果有了他李儒和牛輔的投靠,劉表就可用他們來製衡荊南和江夏,讓劉表完全統轄荊州。

 同時,他李儒和牛輔,也可以順勢與劉表結為一體,相當於給一棵大樹繞上了濃密的藤蔓,令這棵大樹更加雄武。

 如此兩相有利的事情,李儒覺得劉表必定會答應的。

 只是,李儒他們和劉表從無交集,甚至還發生過一點摩擦。

 這種情況下,李儒擔心自己即便向劉表闡述了親近投靠之意,恐怕劉表也會猜忌猶豫,甚至以為有詐而更加隔閡。

 因此,他李儒必須找一個劉表可以信服的人作為使者才行,而這樣的人物,李儒在南陽之地卻是始終沒有遇到。

 直到前幾日,這個合適的使者人選,終於出現在了南陽之地的葉縣境內。

 而此人,便是諸葛玄!

 這諸葛玄出生琅琊諸葛家,早年曾是劉表的屬官,與劉表的關系莫逆。

 前段時間,諸葛玄聽說自己的兄長諸葛珪去世,便辭別劉表回到家鄉琅琊,照顧兄長的遺嗣,準備親自將他們養育成人。

 可誰想在這個時候,曹操竟然大舉進攻徐州,一時間徐州戰亂不斷,而為了避禍,他帶著兄長的三子兩女,一路逃到南陽,在這葉縣的博望附近,尋了處地方結廬定居,躬耕田野,再不問外事。

 此刻李儒來到葉縣,就是為了這諸葛玄而來,他想通過諸葛玄,來為自己給劉表溝通聯系,以求可以與劉表聯合依靠為一部。

 ……

 博望東南數裡外,丁靖一行人在此扎營休息,準備養精蓄銳,以便於明日繼續快馬行走。

 可丁靖不知道,距離他們數百米外的一處山丘後,有一片茂密的竹林,而在竹林中,卻有好幾間廬舍。

 這廬舍之中,卻是住著三國時期,最鼎鼎大名的一家人。

 沒錯,諸葛玄就住在這裡,而跟著諸葛玄一起居住的,還有三男兩女。

 說到這三男,便是三國裡大名鼎鼎的四兄弟之三,除了諸葛誕不在這裡之外,諸葛瑾、諸葛亮和諸葛均三兄弟,都住在這裡。

 此刻廬舍之中,諸葛亮和諸葛均興奮的闖入大哥諸葛瑾的房間,忍不住大聲叫道:“大哥,我們發現竹林外面有股賊人!”

 諸葛瑾此時正在挑燈讀書,被兩個小家夥突然打擾到,頓時有些生氣。

 又聽到兩人話語, 諸葛瑾頓時一愣,連忙說道:“快去通知叔父,讓他報官求救,等等,我們應該拉上叔父快點離開這裡,免得被賊人所害!”

 諸葛瑾之所以如此反應,是因為從徐州遷來這裡的途中,他們見到了不少賊匪肆掠的亂世局面,無數的經驗告訴了他們,遇到這些悍匪,還是盡量遠離躲避最好。

 不過,諸葛瑾突然腦海一閃,他意識到事情有些不對,這裡可是潁川和南陽的交界處,雖然兩郡井水不犯河水,但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隱患而導致的摩擦,這裡的賊匪幾乎被曹軍和牛輔軍各自剿滅殆盡,根本不可能有賊匪在此縱橫,這也是諸葛玄選擇這裡躬耕結廬的根本原因。

 諸葛瑾又看向二人,想要再確認一下,便又問道:“你們兩個給我仔細說說,你們在竹林外,到底看到了什麽情況?此事關乎大家生死,務必盡數說清!”

 諸葛亮和諸葛均兩個小家夥,雖然年紀不大,但是心智卻遠超同齡人,頓時明白了大哥諸葛瑾的擔憂,也不敢有絲毫馬虎,仔仔細細的將自己看到的訴說了出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