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之並虎》第91章 沮授
  就在張郃猶豫是否獻城袁軍之時,沮授卻是找上城頭,前來求見張郃。

  沮授乃是冀州名人,素以謀略著稱,張郃對其也是信服不已,知沮授前來,張郃連忙接見其人,尋計問策。

  沮授上至城頭,張郃連忙問道:“城上風大難立,先生此來不知何事?”

  “我來是為城外千軍萬馬,以及將軍前途抱負!”沮授直言道,卻是果斷萬分。

  張郃聞言一驚,隨即歎道:“先生也見到了,城外袁軍虎視眈眈,要我獻城出迎,我亦是躊躇不定,先生可能教我如何做?”

  沮授聞言,微微一笑,卻是沒有直接回答,反而問道:“將軍認為獻城袁軍,投靠祁鄉侯,如何?”

  “袁本初四世三公,加之其渤海軍兵強馬壯,若是我獻城歸他,令袁軍得了冀州,屆時袁紹橫掃河北,也將是輕易平常。”張郃說道。

  沮授聞言卻是大笑,面露諷刺,說道:“袁紹雖然兵力強盛,勢力強大,然而渤海卻不是一個最好得去處!”

  “為何?”張郃聞言不解,急忙問道。

  沮授手指城下密集列陣的袁軍,說道:“袁軍雖是強盛,然袁紹其人不似人主,此時其雖強,彼時卻不定。”

  張郃聞言卻是略微不信,言道:“袁本初四世三公,於朝中之時,就敢隻身對抗董卓;此前孤身來到渤海,憑借一人之力就能統率渤海,如此威容器觀,知名當世,何言不似人主?”

  沮授聞言後再次大笑,譏諷之色溢於言表,說道:“袁本初雖鷹揚渤海,然卻為人外寬內忌,好謀無決,並非明主!”

  張郃聞言依舊噗之以鼻,覺得沮授言之太過,認為袁紹絕沒有沮授所言的那麽不堪,不過張郃卻沒有心思和沮授爭辯這些,直指正題,問道:“先生之見,是要郃舍袁軍不投,堅守鄴城不屈麽?”

  “恕郃之言,若是堅守不投,鄴城最多堅持兩日,屆時袁軍必攻入城中,到時候我等想要投靠,不覺得為時已晚麽?”張郃直言不諱的說道。

  沮授卻是一笑,言道:“此言差矣!將軍可知辛評、趙浮引並州軍入冀之事?”

  張郃聞言點了點頭,說道:“此事我知曉,辛評還給我致信,讓我領城投靠並州丁靖,不過我並未立即答應,而是讓丁靖領兵去清河解決田楷軍後,再做計較!”

  沮授聞言笑道:“將軍,實不相瞞,授亦是心向丁靖勝於袁紹,現此之所以前來拜見將軍,乃是要勸說將軍不要投靠袁紹,等並州軍擊破田楷,為韓州牧報仇後,再隨我投靠並州,可好?”

  聽完沮授話語,張郃可謂目瞪口呆,驚詫的看向沮授,卻是言道:“先生……你……郃實不知該如何表達,並虎丁靖雖然驍勇仁義,但是並州畢竟貧瘠,並州軍更是將不過數十,兵不過三萬,何能與袁紹相比?我實乃不解!”

  沮授卻是一笑,言道:“將軍隻知其一不知其二,並州雖是貧瘠,然而丁靖卻是經營兩年有余,遷徙人口無數,如今已是富足。至於丁靖帳下軍將,高順、徐榮、張繡皆是大將之才,可調動的敢戰兵馬亦可不止三萬。自丁靖經營並州後,羌胡人盡皆臣服,並州軍中,可是還有過萬羌胡騎兵呢!”

  聽聞沮授說明,張郃心中頓時驚詫,自思若真如沮授所言,那丁靖的實力雖不如袁紹,卻也算是強盛,甚至超過了幽燕的公孫瓚。

  至於並州軍中將領,除了丁靖本人之外,似高順、徐榮、張繡之徒,

張郃卻是不甚放在心上。  張郃亦乃河北四庭柱之一,武藝與顏文二人亦是不遑多讓,統兵軍戰的本事也是不凡。

  張郃對自己的本事還算自信,心中不由對比起投靠袁紹與丁靖有何差異,又有何利弊。

  袁紹帳下兵強馬壯,猛將如雲、大將無數,張郃前去投靠,想要立即得到重用卻是極難。

  而加入丁靖勢力的話,想要出人頭地,成為數一數二的領軍將領,卻是相對容易了許多。

  除此之外,張郃對沮授也比較信服,沮授乃冀州名士,眼光卓見也是有目共睹,他的選擇應該不會太差。

  鑒於此,張郃心中決定,言道:“先生,郃受教了,只是我鄴城中守軍人少,若是不從袁軍獻城,如何抵抗城外大軍?”

  見到張郃心動,卻是擔心城外袁軍兵鋒,沮授卻是一笑,言道:“死守兩日,足矣!”

  “啥?!死守!怕是守不住兩日,就必要城破!”張郃大叫道。

  沮授卻是滿臉自信,十足把握般說道:“將軍放心,我早已通知廣平、清河二處並州軍,並州軍不刻就會兵至魏郡,擊退袁軍,解救鄴城。”

  張郃聽後心中猶豫不決,思慮許久後決定還是先堅持堅持,不久守城不失兩日麽?他張郃還是自信能夠做到如此的,到時候若是實在扛不住袁軍攻勢,再投降也不遲,最差也不過領兵棄城而走罷了。

  見張郃同意再堅守兩日看看,沮授心中也是松了口氣,而之前說的那些話,他都是騙張郃的。

  其實沮授根本沒派人出城通知丁靖軍鄴城的事態,而是寄希望於丁靖的自我察覺與反應速度,希望丁靖能夠洞悉局勢,及時兵至魏郡鄴城。

  這亦是沮授的一場豪賭。

  他在賭丁靖是否能夠認識到魏郡對並州軍對抗渤海軍的重要性,賭丁靖軍是否是一支強悍大軍,能夠快速反應,及時趕到魏郡對抗袁軍,爭奪鄴城。

  一切的一切,都只是沮授的一場賭。

  若是丁靖不如沮授高估,沒能看透魏郡的重要性,那麽沮授到時候也只能暫隱身份,南走冀州,投靠中原兗州的曹操了。

  自曹操迎奉天子後,曹操禮賢下士、匡扶漢室的名聲便傳播海內,不少冀州人都南下投靠他。

  若是鄴城不保,沮授便打算投靠曹操,似他這等想法的人亦是不少,如此時鄴城內的一位溫潤士子打扮的人。

  此時在鄴城中,卻藏有一位大才,此人面若冠玉、翩翩倜儻、堅毅有容,心懷社稷,有匡扶漢室之心,乃是從潁川而來,本欲投靠渤海袁紹,卻見袁紹優柔寡斷,難成大事,繼而舍棄。

  此人便是潁川三傑之一,有王佐之才名頭的荀彧。

  就在荀彧準備南下投靠曹操之時,卻不料袁軍兵臨城下,鄴城城門緊閉不開,他也被困在城內,無法走脫。

  ……

  此時,鄴城外的顏良、文醜,見鄴城內遲早不開門獻城,心中便知鄴城守將打算堅守到底了。

  鄴城守軍如此冥頑不固,顏文二人皆是憤怒,立即號令傳下,領兵攻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