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之並虎》第83章 劉備誅袁譚
  次日,丁靖以賈詡為軍師隨軍,留荀攸、曹性駐守晉陽,自己親自帶領馬步兩萬、以及輜重糧草前往上黨。

  上黨太守高順早就得丁靖軍令,在壺關、上黨屯糧無數,供給大軍使用。又與壺關城守趙雲匯合一處,總計兩萬七千並州軍,分兵三路朝冀州進發。

  一路由夏侯蘭統領,領兵三千,前往常山郡。

  一路由高順統領,領兵一萬,前往趙國郡,鞏固防守,抵擋佔據巨鹿的袁紹軍隊。

  一路為主力大軍,由丁靖親自統領,總計一萬五千人,前往廣平、魏郡,直奔鄴城而去。

  此時,袁紹大軍正與田楷、劉備大軍交戰,根本不知道丁靖兵出壺關,朝冀州而來。

  又有辛評、沮授等冀州本土官員為牽引,丁靖大軍毫無阻攔的拿下了趙郡、常山郡和廣平郡三地,唯有魏郡依舊自立,沒有臣服丁靖大軍。

  魏郡治所為鄴城,這鄴城乃是冀州第一大城,自先秦時代,便是邯鄲舊址,自古以來就是河北重鎮,人口、經濟、倉稟皆是豐足,可謂冀州繁華盛景代表。

  也因此,鄴城內人員勢力成分複雜,世家大族、官員紳吏雲集,雖有不少人親近並州丁靖,然而卻依舊有不少人心向渤海袁紹。

  隻怪袁紹威名日久,家世又為四世三公,相比於初步崛起、威名初顯的丁靖而言,在鄴城這等地方,世家官吏更傾向於袁紹一些。

  不過自韓馥嚇死沙場後,鄴城也是混亂一片,城中稍有資本的,紛紛尋找外援,有向南而去中原的,有求助袁紹的,亦有心向丁靖的,繁雜錯亂。

  唯有鄴城城守張郃,此時統領鄴城殘余數千兵馬,緊守城池,不做任何搖擺。

  丁靖大軍來到魏郡,卻不見張郃放開鄴城,迎軍入城,頓時不解,便問向身旁辛評道:“你不是說叔父昔日部下皆願服從並州麽?為何鄴城不放城門?”

  辛評卻是尷尬不已,說道:“張儁乂年輕固執,其身受韓冀州恩義,言稱誰能打敗田楷、劉備,便將鄴城奉送與誰,故此自守城池,坐觀不動。”

  丁靖聞言了然,心讚張郃心性忠義,也不強求鄴城歸順,而是將兵鋒直指清河郡一帶,隻怪那裡盤踞著田楷的青州大軍,丁靖欲得冀州民心,必須擊敗田楷,以報韓馥之仇。

  就在丁靖領軍朝清河郡前進之時,袁紹之子袁譚,亦領呂翔、呂曠為副將,領兵八千前往青州平原一帶,欲直搗黃龍,打碎田楷、劉備後地,截斷二人糧道補給。

  然而劉備雖出身低微,卻師從盧植門徒,又征戰多年,心中亦懂得韜略。

  當劉備見袁紹本部大軍集結巨鹿,卻只是襲擾清河,沒有全軍出擊的打算,劉備便察覺了事情的不妙,認為袁紹必有秘計。

  於是劉備遍派斥候探尋,就連渤海地界都派出了不少的探子,果然不出劉備預料。

  在探馬斥候的搜尋下,果然發現一支渤海軍,由袁譚統領,繞道樂陵,直抵平原一帶。

  劉備於此便知,袁譚此軍,必是朝自軍糧道而來,想要截斷自軍與青州本土的聯系,阻斷大軍輜重補給。

  糧草乃大軍之首要,劉備豈能容忍袁譚奇襲得逞。

  於是劉備便將自己所得情報告知田楷,田楷亦是大急,撥兵三千與劉備,再加上劉備自軍四千人,總計七千軍馬,退至青州平原,阻擊袁譚軍。

  劉備心知袁譚帳下軍卒,乃是行那奇襲任務,必是渤海軍精銳軍伍,

劉備自持帳下有關、張之勇,卻也不敢正面阻擋袁譚的軍隊,那樣只會徒增自己軍伍的損失。  因此,劉備遍觀青州地圖,將平原各處險要地勢盡皆表明,心中自是有了一個計劃。

  劉備讓士卒裝載砂石於袋,假裝糧草袋狀,每日於大道押送不止,不斷朝平原高唐聚集。

  另一方面,劉備影軍於龍溪、膝山二處,此二地乃安德城進擊高唐城的必經之路。

  當袁譚大軍來到安德城之時,為了以防萬一,袁譚便派出斥候探馬前往平原腹地搜集情報,正巧見到每日都有無數假裝糧草護送的砂石袋車馬朝高唐聚集。

  得知此等情況,袁譚便猜測高唐城定是田楷、劉備大軍的屯糧重地,於是便開始謀劃攻打高唐,襲取糧地的策略。

  在劉備的有意展示之下,高唐的守軍並不嚴密,只有兩千余常規守卒,防范也是稀疏,漏洞百出。

  袁譚不知此中乃劉備故意示弱,也不思慮,便引軍傾巢而出安德城,直衝高唐城而來,全然不曉自己中了劉備圈套。

  當袁譚大軍行至龍溪、膝山二處時,也不猶豫,直接穿行而過。

  突然龍溪、膝山二處銅鼓齊響,兩側各自殺出數千兵馬,紛紛由關、張二人統領。

  袁譚大軍絕沒料到此地會有埋伏,毫無準備之下,被劉備軍卒打了個措手不及。

  還好袁譚軍卒皆是渤海軍精銳,不備之下亦是反應迅速,連忙列陣阻擊,不至於一擊而潰。

  卻無奈關、張二人實在悍勇,外加劉備指揮有度,平原軍戰力極盛,往來衝殺袁譚軍不止,袁譚軍雖是極力抵擋,防禦圈卻是逐漸崩潰。

  袁譚見戰事不妙,心知回天乏術,又見劉備軍即將殺至,連忙撥馬逃跑。

  見袁譚帥帳退走,關張二人豈能輕易放過,二人當即殺入渤海軍中,直衝向袁譚帥帳。

  袁譚帳下副將呂曠、呂翔,見關張二人襲來,心中憂慮袁譚安危,立即拍馬朝關張二人挺槍殺來。

  見呂曠前來阻擊,張飛挺丈八蛇矛直衝,手起處,刺中呂曠心窩,瞬誅呂曠,令其翻身落馬。

  另一將呂翔見自己兄弟被殺,心中暴怒,拍馬舞刀,直取張飛,欲與呂曠報仇。

  關羽見此行狀,舞動大刀,縱馬飛迎。

  關羽偃月刀襲來,氣勢十足,呂翔見狀,心中頓時吃了一驚,心中驚駭不及反應,被關羽長刀起處,連人帶馬砍為兩段,血灑當場。

  袁譚軍見二將瞬間被斬,盡皆倒戈而逃,劉備連忙揮軍追趕,投降者不計其數,大勝已成定局。

  卻又見袁譚逃至軍圍之外,眼看就要走脫,劉備親自撥馬追趕,撚弓搭箭,瞄準袁譚。

  只聽弦崩弓烈,箭矢飛射,數十步外直中袁譚心胸。

  袁譚箭中落馬,頭砸硬石,斃命當場。

  劉備又撥馬將袁譚首級割下,令士卒用木盒包裹,送至田楷處祝賀,以示勝利。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