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縱兵奪鼎》第260章 脊梁骨
曹軍諸將心事重重卻都不敢對曹操說些什麽,在許多人看來無論募兵不募兵,接下來只要再發生戰事,他們將絕不是涼州軍的對手。

 軍隊受到太大的損失了。

 從汝南撤出時,他們還尚有兵馬兩萬,盡管沒有多少兵糧,但到底軍勢駭人。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曹氏的弱小只是相對燕氏而言,但對比天底下別的諸侯,在接連不斷的敗退中還能留下兩萬兵馬,除了曹氏誰有這個底氣?

 看看攻入益州的劉備,就算囊括一州之地,他部下的兵馬都未必有這個數目。

 這也是曹氏諸將在局勢越來越壞後仍然堅定追隨曹操的根本,因為看起來,他們並非絕無取勝可能。

 可城外一戰之後,許多人的心思便不同了。

 七千人,他們還剩七千余人,曾經龐大的兵勢如今隻回來了七千人。一日之間折損過半,這種傷亡是人們所不能承受的,不論士氣還是人心,都蒙受重大打擊。

 這個夜晚,曹操睡在卞夫人身邊安眠的夜晚,前後四十余騎穿過守備松懈的城防奔往北方。

 一日之間曹軍中下級軍官死傷近百,那可不是什麽伍長什長之類身強力壯有一把子力氣就能擔當的職位,那是屯將、曲將這些在軍陣中統禦少則百人多則近千的將官,是一支軍隊的中堅力量。

 曹氏全軍才一百多個屯將、三十來個曲將、到軍司馬一級便只有十余人,這一戰死的死傷的傷,剩下幾個月內能夠擔任軍職的只剩下寥寥三成。

 盡管他們看似有了兵糧,掌握一片土地自然也不缺兵員,可這有什麽用?一支軍隊能不能打勝仗多半在於主帥的才能去判斷天時地利人和,這一點上曹操沒有問題;可一支軍隊能不能打仗,則在於這些無足輕重的中下級將官,有他們在主將的兵令才能與軍卒溝通。

 現在的曹軍沒有這個能力。

 他們的屯將曲將在士氣低落時必須身先士卒,而幾乎被涼州騎兵短暫的衝鋒接戰中盡數殺個乾淨,扛著旗子看懂旗語的掌旗官更是涼州騎兵的首要目標,現在的曹軍就像手無縛雞之力的孩童,雖然拿著長矛有充分的震懾力,可是……拿著兵器的孩童,在同等條件下無法戰勝拿著兵器的青壯,何況這個孩童還落下了殘疾。

 底層的軍卒因為今夜有肉羹食、逼走涼州強敵、亦或是戰場上死裡逃生這樣的事情而感到歡愉,他們的士氣在夜晚得到上升,蘄縣城裡大營的歌聲在夜裡傳出好遠。但上層將校卻不會為此感到絲毫輕松,反而在強顏歡笑的臉後面是掩藏更深的絕望。

 馬超這一戰把曹氏的脊梁骨抽走了,將校們比軍卒更清楚軍隊的情況,沒有四五個月的時間曹軍是斷然無法恢復元氣的,何況就算重整軍隊,曹軍也不是過去南征北討的曹軍了。

 用新招募的鄉勇、新提拔的屯將曲將,去對抗久經沙場無比善戰的燕軍?

 曹操的敵人不是馬超,如果單單是馬超這支軍隊,他們可以感到開心,有曹操的指揮他們即使不能得勝,也不會被殺得大潰。他們的敵人是燕北,而燕北,則意味著符離的馬超、徐州的徐晃、豫州的張遼都是他們的敵人……這些人會給他們長達半年的時間去休整嗎?

 何況,就算把馬超、徐晃、張遼統統都擊敗了,那又如何?還有薑晉、麹義、張頜等等等等,燕氏有廣闊無比的萬裡之地、燕氏有數不清的戰陣猛將,他們打得過來嗎?

 燕氏可以一次輸、兩次輸、三次輸,甚至哪怕輸掉十次,對燕氏又能有什麽影響?可他們呢,還承受的住一次敗仗?

 今日的戰事在曹氏許多將官看來,是輸是贏都不重要了,差別無非輸了今日死、贏了明日死,只要身在曹氏,燕氏的屠刀就在脖頸子上懸著,啥時候想起來啥時候撂一刀,反正早晚都是要擋不住的,還有必要為或早或晚的事而開心麽?

 很多事是禁不起思慮的,未思慮前人們只顧眼下,悶頭向前衝還有一股氣概在胸;一旦向遠處思慮,大多數人的氣概便都散了。

 不能比。

 曹氏、燕氏,聽起來差不多。

 可曹氏在蘄縣,是豫州沛國中間一個並不起眼的小縣,方不過百裡之地、民亦不過寥寥萬家。燕氏……人們不知道燕氏究竟有多大,沒有誰真正用腳丈量過燕氏所掌握的土地,只知道燕氏從東向西,比過去的大漢全境還要遼闊;而從南到北,就是以他們的腳所踏下的地方向北,人們能想多遠,燕氏便掌控多遠。

 至於說北方草原,那並不在曹軍諸人的想象之中。

 中原人有幾個去過西域的?去過幽州的比去過西域更稀少。

 人們說燕氏下轄生民千萬,可誰也說不清燕氏生民究竟有幾千萬, 而就在這說不清的幾千萬裡,只要燕北有這個想法,十之一二都是燕氏可以募來的兵員。

 燕北倘若知曉旁人對他的猜測,恐怕門牙都笑崩了,別人想象中的燕氏一定不是他這個燕氏,雖然他治下有近兩千萬生民不假,但他卻絕對不會募百萬兵出來。

 因為如果募百萬兵,燕氏不需要旁人來進攻,只要他們能拖住自己三年五載,燕氏自己便會因內亂而分崩離析。養百萬雄兵固然威風無比,但實際上燕北所能做的也就只是在全天下養四十萬兵而已。雄兵百萬,便意味著趙國需要在各地武庫中留存至少四百萬套軍械、豢養四十萬匹戰馬、以及相應的驢騾牛羊不計其數,他還乾不乾別的了?

 世人予以燕氏權柄聽從號令,這不假,但同樣的貴人的義務也是相對。燕北不是割據一地的諸侯,也並非先前的劉備如今的曹操這樣帶幾千兵馬四處流竄的野將軍,他肩上的義務可要比這兩位重多了。

 倒是曹操,在次日便聽部下有人議起,建議他學劉備,帶余部進益州。

 “進益州?”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