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縱兵奪鼎》第326章 氣死
邯鄲城趙王宮乃至整個天下似乎都能感覺到,趙王很著急。

這種急切體現在每一次征兵、每一次徭役,也自然包括興和五年夏天傳信給各地太守的書信中要求他們必須做到的事……修路、架橋、修渠。

做這種事沮授是行家裡手,三月開春時節,沮授得到代趙王巡行四方的權柄,隨後不單單他自己,自燕趙武士搜尋了包括魏純在內十幾個繪圖算術的好手,自冀州之始在各地繪圖,於六月將冀州第一份新繪輿圖送往趙王宮,接著由沮授在最容易灌溉的土地上修渠,這項事務足足持續了兩個多月才勉強達成,接著趙王一封手書便送往冀州治下各郡,浩浩蕩蕩地要求各地征發徭役修渠修路。

不是燕北急,而是他終於在這會意識到天下大亂是他手中最重要的籌碼,越是官僚吏治不夠完善,他的命令才越容易得到貫徹執行。或許在將來,當重新承漢製之後,他的權柄未必能比得上現在。

太史慈部兵馬在五月再度啟程,八月時在故中鮮卑的地域中傳回書信,言明步度根已率部落向東擴張,不過限於時間,遷徙至中鮮卑故地的鮮卑部落勢力分散,各個擊破不算困難。

步度根也是膽大而有野心的,軻比能剛剛被擊潰至瀚海,他便忙著來搶地盤,倘若燕北性情中再多些許溫和,或許漢與鮮卑之間輕而易舉便能得到十年二十年的邊境安定……但顯然這並非是燕北所想得到的。

自有史以來,中原王朝這些種地的與草原上那些放馬的戰爭就從未停止過,終秦漢兩代數不盡的皇帝都想要終結這個麻煩,但始終沒有找到最好的解決辦法。攻伐,人們試過了,不論秦皇以蒙恬修長城擊塞外、還是漢武以衛霍擊敗匈奴、亦或是時至後漢,以大將軍竇憲擊北匈奴遠走西域、收南匈奴於漢家內附。

這個麻煩解決了嗎?

並沒有,匈奴在時有匈奴、匈奴不在了有鮮卑,似乎永遠都沒有盡頭。

人們用防禦、有守勢與應對,付出小而見效快,可能鮮卑人掠奪十來年,損失都不及趙王燕仲卿下令遠征鮮卑一次的耗費大。

越是如此,越不願去征去討,越願意用溫和手段來對付他們。

可此消彼長之下,長此以往,漢家哪裡還有與北面爭鋒的能力。

比起一封降書,燕北更希望一勞永逸地解決麻煩。更重要的原因是,此時此刻,大約是二百年來漢家力量最強悍的時期,倘若丟掉這個機會,燕北可不認為他的後輩能有他這麽好的時機。

這不是空話,此時此刻的趙國,在財力、國力上,要比桓靈之時強大三倍不止。

天下大亂不是好事,但燕北同樣借著天下大亂這股東風自幽東起摧毀了這片土地上固有的土地兼並,除掉那些藏匿戶口拒繳賦稅的豪強,將賦稅重新收入國庫。過去豪強在地方有強大的話語權,即使行製稍有違背律法,地方也未必能約束住他們,可現在不同了,天下大亂帶來的直接改變就是從文明走向野蠻,諸侯稍有不滿便將其人殺掉,哪裡還有他們騰挪閃躲的余地。

說來殘忍,十幾年兼並戰爭過去,燕氏治下的百姓數量比照先帝時,居然非但沒有減少,反而還有所增加。這並不是說各地戰爭沒有死人,恰恰相反,因為戰爭、疾病、饑餓而死的人成千上萬,但卻比不上這些人北方繁衍生息的人口。

幽冀二州,早在十年前就安定了。荀悅的田策以戶為單位限定最多擁有的田產,卻也規定了以口計算最低擁有的田產,這一法度尤其在燕北親自決定實行二次改革,

整飭地方分配田地之後潛移默化地鼓勵了百姓生育。更多的丁口便能得到更多擁有田產的機會,何況由州、郡、縣、鄉、裡五級層層傳下直至由太學諸生擔任的裡令、鄉令直接掌管分與百姓的農具,讓平民黔首所能開墾、耕種的田地再度增多,原先一人耕五十畝,現在一人能耕六十畝甚至七十畝。

田地比先帝時多、人口比先帝時多,最可氣的是燕氏施行十稅一的田稅制度,在燕北心裡拿自己的國庫去與先帝時三十稅一相比較……是不是太欺負人了?

但其實燕氏的賦稅是不重的,先帝時雖然田稅三十稅一,但其他錢稅著實嚴苛,燕北就不收那麽多錢賦,他的錢財進項主要在商稅這一塊。商賈賣出東西多少錢,商市抽取十分之一。

燕氏的賦稅看起來嚴重,但在同時期諸侯施行的賦稅當中卻算是輕的,早年曹操在兗州施行屯田, 所有田地都歸兗州所有,種出的糧食與官府分成,用官牛者六四分、用私牛者五五分,那才叫嚴苛。

諸侯為了養兵,可謂無所不用其極。

這也決定了燕氏征服諸州後,幾乎沒有反叛的土壤,造什麽反,老百姓一看,喲!趙王來了收稅比原先低了八成!除了壯丁每月都要操練之外似乎沒什麽不好,再加上有大軍彈壓地方,誰還會造反?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王師吧,民心所向……誰能抵擋?

即便有看燕北不順眼的,他們所能選擇的也並非是起兵造反,而是拖家帶口的找個看順眼的諸侯前往投奔,只不過可惜的是燕氏大軍往往要比他們快上一步,他們還沒走到想要投奔的諸侯治下,那諸侯就已經被平定了。

這種事有輯校寺的寺眾郎送來趙王宮時,燕北通常都當成笑話看的,冀州一戶過去的豪強不滿燕氏統治,合徒眾百十人信通袁氏部將,隨後遷往青州,在青州發現飄揚的旗號是燕氏樓船將軍田豫的,只能再向徐州走,到徐州發現城上旗號變成麹義的了,走著走著聽到麹義被臧霸軍射傷,還來不及高興,緊跟著就聽說袁公在廣陵被燒死了。

你說這心裡多著急啊!

再去投奔曹公吧,一打聽曹公剛受了燕氏封出的五經博士,接著就從兗州敗退到豫州,豫州倒是不遠,走到豫州,發現這是驍騎將軍張遼的地盤,曹公去荊州啦!

再想走,被張遼部下兵馬在州境卡住,一看戶籍是冀州人士,又給送回冀州……長途跋涉好幾年打回原籍,好氣啊!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4小說網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