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縱兵奪鼎》第45章 祖宗的血
人們篤信,自己才是最終贏得勝利的那一個。
  公孫瓚在南面與河內的王匡與兗州曹操交戰與白馬,東面與袁紹會戰於安平終水,兩面皆節節敗退,最終於大陸澤兩面合兵,將公孫瓚自魏郡的兵力驅逐出去。
  可即便如此,公孫瓚仍舊悍然發動對幽州的戰役。
  只是這些能夠影響天下局勢的事情,攻佔紇升骨城的度遼將軍並不知曉,只是心中隱隱有些猜測。但燕北是顧不上那些事情了,就在紇升骨城以東乘船而來連渡沸水的高句麗兵,足夠他為此感到發愁。
  “南面太史慈追擊高句麗兵,北部趙威孫與高句麗扶余戰場上撤下來六千軍卒交手,據守山谷……東邊的兵馬卻把咱們的城池圍了?”燕北立在城頭向東眺望,部部連營正在紇升骨城以東十裡的地方安營扎寨,顯然打的是圍城的算盤。
  潘棱屁股上的傷好的差不多,雖然走路還有點瘸,不過已經可以前來議事了。此次高句麗作戰,軍中地位提升最多的便是潘棱,這個山賊用高句麗人的血證明了自己的價值,成為燕北的親信之一。
  “將軍何不將太史校尉召回,以弓騎襲擾他們的營寨?”
  潘棱對那一箭射到自己屁股上的小崽子恨得壓根兒癢癢,不過卻並未在深得燕北親待的節骨眼上報復,只是將那弓手調到自己身邊做個親衛……到底那小子射術還是挺精準的。
  要不是他屁股中箭,現在就向燕北請命領兵會會那個高句麗大加。
  “不妥,不能召回太史校尉!”潘棱的話剛說完,郭嘉便拱手說道:“將軍,如今高句麗國都發來援軍已被擊退,卻不傷根本。有太史校尉牽製,他們不知東面援軍以至,尚能拖延一段,若太史校尉撤回,敵軍必會知曉城外援軍以至……黎陽營擋不住北面敵軍太久,此時將軍以兵馬擊潰東面敵人,我等尚能一戰,若召回太史校尉。”
  郭嘉沒有說完,只是輕輕搖頭,他相信後面的話不需要他說出口燕北便能知曉。
  這種時候若召回太史慈,那他們便只能丟下紇升骨城撤回遼東郡了。
  而且實際上來看,打下紇升骨城已經為他們謀取到不少利益,一來震懾高句麗,二來也從屠城中略得大量財秣,現在撤軍正是好時候。
  即便說這一戰未能達成立拔奇為高句麗王的目的,卻也完成了開戰前震懾高句麗的目標。現在撤軍,這一仗還是非常值得的。可若現在不撤,失去最好的機會後,到後面再想撤,要麽是全面大勝才能回去,要麽便是被高句麗兵馬打回去。
  “嗯,我也是這個意思,子義不能撤回,若子義撤回我們便都只能留下黎陽營斷後,撤回遼東了。”燕北搖搖頭,這幾日天空總是陰沉沉地,越到臨近雨季也讓他的心變得陰沉沉,歎了口氣說道:“麴將軍,你去城外試試敵軍的深淺,讓趙雲策應,把他們從營寨裡引出來。”
  麹義咧著嘴抱拳,笑道:“將軍不必多慮,區區數千之眾麴某還未放在眼裡,只要他們敢出營寨,麴某便叫他們有來無回。擊破了這支軍隊,北上掃了自邊境撤回的高句麗勁卒,南面那支援軍自然不攻自破!”
  再沒有誰比麹義對戰局的情況更為樂觀了,麹義一直是眼光非常精準的人,善於把握戰局中稍縱即逝的機會。哪怕只有一絲一毫,麹義便要拚上一拚。
  而現在,高句麗三部援軍雖眾,但唯一的紕漏便是如今三部無法合兵,各自為戰之下反倒三部哪一部都比不上他們的兵馬更多。至於在戰陣之上,高句麗人的指揮在麹義看來更像個笑話。
  “唉,我擔心的,不是目下的戰局。”燕北歎了口氣,轉頭望向郭嘉,沉默半晌便聽郭嘉沒頭沒尾地說道:“算算時日,公孫伯圭應當已經知道遼西郡的事情了。”
  沒錯,燕北擔心的是公孫瓚。高句麗的戰局並不如燕北想象中那麽順利,盡管屠沒紇升骨城,但高句麗軍的反抗仍舊強勢,三路兵馬超過他所有兵力一半還多……這場仗要比燕北想象中更晚才能結束。
  該死的伊尹漠!
  燕北在心裡咒罵著,如果不是伊尹漠入侵遼東,燕北便有足夠的時間準備,數年前他便不怕那時的公孫瓚,時過境遷之後他更不擔心遭受多方掣肘的公孫瓚。只是現在看來,他好像也被掣肘。
  二人從前便皆在伯仲之間,如今兵力聲勢又都大致相仿,還都被卷入另外一場戰爭中。
  這擱置數年的爭雄,恐怕真的要看老天更垂憐誰了。
  眼見燕北面色發苦,郭嘉開口問道:“將軍,為何不見好就收撤回遼東直面公孫瓚呢,以薊縣為基便可掌二州之地,豈不快哉?”
  “奉孝覺得燕某此舉不智?”燕北嘴角帶著輕笑,走出室外幾步抬頭望著陰沉的天空,緩緩搖頭道:“我又何嘗不知此時最好的機會應是撤回遼東, 率軍西進薊縣呢,只是紇升骨城之戰,令燕某感觸良多,不寒而栗。我漢為大國,句麗小國,然數百年來自小邦如今已有近十萬兵馬,天下諸侯紛爭互相傾軋,國力衰微已成必然。燕某大可像是聰明人,甚至舍棄遼東都沒有關系,帶領兵馬去薊縣,平定公孫瓚後便能掌控大半個幽州與冀州,威加海內。”
  郭嘉看著燕北,不知道他究竟想說些什麽。出征之前要震懾高句麗,現在震懾了,得到不少錢財與奴隸,三五年內高句麗也不敢與遼東郡交兵。所有目的都達到了,難道還非要在這片土地上輔立拔奇為王方能罷休嗎?
  “天下需要聰明人,人人都很聰明,袁紹在渤海公孫瓚在清河、河內的王匡兗州的曹操,青州劉備,嗯……還有殺了董卓的王允和呂布,大家都很聰明。燕某若直接領兵向西,就也是聰明人了,可燕某不能聰明。”燕北緩緩搖頭,語氣有些沉重:“東北就這麽多土地,不是漢家,就是高句麗。現在已成不能製之態,將來只會變本加厲,燕某若做了聰明人,子孫後代便有人要當傻子。”
  “天下需要聰明人,但衛國效死的勇者,更不能少。”燕北指著城頭那些勞作的高句麗人,沉沉說道:“所以就要打,打到高句麗王是燕某立下的為止,燕某從來不想做英雄,但沒有英雄的族人,是要給別人做奴隸的。現在的漢人不能做,以後的漢人,更不做,這片土地一直是我漢人的,祖宗的血,不能白流!”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