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縱兵奪鼎》第26章 邊境得勝
邊境血戰仍在繼續。

嘶吼聲,慘叫聲,環刀鐵劍,矛戈戰馬。遼東輕兵與高句麗弓手短兵相接,強弩手面對遠距離難以取得面對高句麗檀弓手的優勢下紛紛撤入林間以散兵遊勇的架勢一伍一什地尋求精準射擊。

大軍陣的箭雨襲擊在這種情況下並不能建功。

狹長的官道兩側盡是開闊的林地,不但阻礙騎兵的衝擊與機動、也為弓手對射造成很大的麻煩。

決定勝負的手段,就在於步卒短兵相接了。

黎陽營率先加入戰場。

年過四旬的趙威孫提著厚背環刀猛揮而出,站定在麹義的弓弩手之後高聲吼道:“黎陽營,越過友軍,衝鋒!”

十余年前度遼將軍橋玄東征高句麗,黎陽營幾近死傷殆盡,盡管如今的黎陽老卒早已不知當年在這片土地上慘烈的血戰,但趙威孫還記得,國仇家恨,領兩鬢斑白的黎陽謁者分外眼紅。雄健的黎陽軍士自兩側疾奔而出,鋒銳的環刀與高挺的長戈越過麹義部弩弓手的陣線,迎著檀木強弓落下的箭矢衝向高句麗軍穩固的後陣。

官道上,密林中,殺戮繼續。

沒有鼓樂沒有旌旗,甲胄的顏色都近乎相同,甚至就連黃色的皮膚黑色的頭髮,廝殺的兩軍擁有同樣的面貌,只有象征著漢度遼將軍勇孝的虎與蜼紋章與高句麗軍隊的三足金烏紋能夠辨別士卒的身份。

麹義立在官道正中,身旁兩側的度遼部武士若海浪般朝敵陣湧去,檀木強弓的射程之下對己方士卒造成可怕的傷亡……檀弓很好,他們也有,樂浪郡出產的檀弓只是還尚未武裝在軍隊中,待此戰後,麹義要找燕東討要五千張檀木弓。

強弩容易使用,無需投入太多訓練即可成軍,但對真正善射的勇士來說,檀弓才是殺人利器!

黎陽營武士距敵軍陣線尚有五十步,麹義舉起來自燕北賞下的長槊,高聲發令道:“弓手衝鋒,強弩上弦!”

“弓手衝鋒,強弩上弦!”

“弓手衝鋒,強弩上弦!”

伴著軍令,陣線中傳出一片令人牙酸的強弩上弦聲,列明陣線的弓手衝鋒的同時向前拋射著箭矢,林間的弓弩手也是一樣,依靠著遼東邊境參天的樹木遮蔽身形朝敵軍發出致命的箭矢。

敵軍兩翼,藏身與林間的弓手為敢死輕兵纏鬥,不得脫身,左右翼近乎同時陷入混亂,無法在給予官道上士卒足夠的箭雨庇護,高句麗後軍最精銳的檀木弓手的箭雨為黎陽營所阻,可他們的頭上卻被拋射而來的箭矢所擊,士卒紛紛躲避箭矢而不敢攻擊……五十步,五十步對衝鋒的黎陽營軍士而言只是幾個呼吸之間的事,眨眼間,敵軍將官甚至僅僅因為躲避一支箭從天而降的箭矢便錯過發令的最好時機。

高句麗檀弓手與黎陽營最精銳的甲士短兵相接!

摧枯拉朽,數百名檀弓手來不及撤退,後面的人堵前面的人,前面的人不敢直面黎陽營刀鋒而不住地後退,整個陣線頃刻崩塌,短兵相接片刻丟下幾十具屍首便已潰不成軍!

麹義部左右翼的六百名輕兵堅持至己方中軍衝鋒,缺少防護的他們卻在短短半柱香的時間裡折損過半,兩翼僅剩的百余輕兵似乎也搖搖欲墜,無力再戰只有被敵軍兩翼合圍絞殺的命運……但是度遼營追趕而上!

麹義部下三營,在梁水西守備戰中漁陽營折損過半,被幾乎兩倍於己的高句麗軍窮追猛打六十裡,待戰事結束後已經沒有完整建制,礙於戰事當前,麹義並未給漁陽營充入新卒,而是將至剩下的軍士充入度遼、黎陽二營,以兩個三千滿營追擊高句麗軍隊。

而在追擊途中,原本加入搜索敵軍的趙雲、太史慈二騎營被調回燕北部下作為中軍押運糧道,麹義部下僅剩千余戰馬,在籌措劣馬馱馬之後才面前組建騎一支能夠策馬奔襲的軍隊追擊敵軍,二營所剩四千余眾便在後方追趕,以倍道急行。

先期趕到的黎陽營在趙威孫的率領下直接加入中軍在官道上的戰場,以最無畏無懼的姿態頂著箭矢衝向敵軍,而緊隨其後的度遼營更不願露出些許疲態,麹義甚至都沒有下令,度遼部下兵甲最為完備的度遼營便已一分為二,衝入左右翼密林中的戰場,對敵軍負隅頑抗之輩展開衝擊。

而中軍部,在麹義的指揮下已經進入追擊敵軍的階段,兩翼被輕兵糾纏住的高句麗中軍根本無力對抗擅長搏鬥的黎陽營,當即被衝散。統帥後軍的高句麗將官本來還想誓死抵抗,卻不料當他回過頭時在他的身後已經沒有袍澤的身影。

足有三千余眾的高句麗軍隊在世子伊尹漠的統帥下不翼而飛,這直接導致高句麗後軍近千軍隊從潰不成軍變為倒戈投降。

伊尹漠是想打這一仗的,他們並非沒有勝算,因為麹義部一開始所表現出的兵力也僅僅只是千百眾而已。但隨著黎陽、度遼二營的強勢加入戰場,轉瞬間便擊穿後軍陣線,讓隱蔽在林間的伊尹漠咬著牙發出撤退西逃的命令。

近千士卒被拋棄在戰場上,作為掩護大部撤退的斷後之兵。

兵敗如山倒,失去後方大軍的高句麗斷後之兵本就已被擊潰,又哪裡能鼓起勇氣為拋棄他們的軍隊斷後,成片成片僥幸在戰鬥中活下來的高句麗兵放下手中兵器跪伏在地,用音調怪異的漢話向朝他們舉起兵器的漢軍喊出投降。

“不要貪心戀戰,讓士卒搜尋馬匹,將俘虜都捆綁起來交由後方輜重民夫,休息一個時辰再追擊敵軍!”

勝利來的比麹義想象中更快一點,叫住仍舊希望率眾衝鋒的趙威孫,麹義說道:“不要再追擊了,讓弓弩手在林間布好防備……再向東走,就是山地,我們不熟悉地形不能冒進。”

趙威孫喘著粗氣讓部下聚兵布防,這才對麹義問道:“那我們便不追了?”

“沒事,他們跑不了多遠,追出國境,可能還有我們的援軍。”說到這,麹義自己也有些疑惑,沉吟道:“一個時辰,一個時辰後押著輜重的民夫應當可以跟上,我們再向前推進……讓士卒把馬都找回來。”

說起敵國境內的援軍,麹義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那兩個草包一樣的山賊,潘棱和吳雙居然能抓住機會襲擊敵軍糧道。

高句麗境內的山寨裡,潘棱率眾剛剛自山下歸來。

三日前他們開始在邊境堵截抓捕那些高句麗潰軍,那些高句麗人戰意低迷而兵甲齊全,烏尹沒費多大力氣便收降了上百號人,最好的兵甲被潘棱索要到手裡用來裝備自己的心腹部下,烏尹也證明了他的忠誠。

而後,意識到高句麗大部可能已經潰敗,潘棱的山賊們在官道上挖了數不清的陷坑,布出口袋陣準備襲擊逃回來的高句麗軍隊,卻遭到紇升骨城派出高句麗軍隊的追擊……整整三千人的軍隊,又高句麗悍將率領著前往邊境接應世子伊尹漠,潘棱這支山賊正像是撞進碗中的美食。

實際上這一月來艱難的求生戰事並未給潘棱的部下軍士帶來多少可喜的戰力成長,更多的僅僅是磨練他們的求生技巧。對於戰陣,這些人仍舊一竅不通,所擁有的不過是凶悍的性情與強壯的體魄。

軍陣作戰,仍舊是兵敗如山倒……唯一的好處便是潘棱排兵布陣的本事,他們擁有了一套與常規軍隊迥然不同的戰法。

面對氣勢攝人的高句麗軍隊排山倒海般衝鋒而來, 潘棱的部下像猴子一般四散而逃遁入山寨近畿的山林之中,潘棱與拓拔乞在山林間布置出兩道防線,由烏尹所率領的高句麗降兵列陣入林,引誘高句麗軍隊入山追擊。

接著便是山林間的亂箭齊發,趁高句麗軍隊措手不及之時,烏尹領兵自敵軍側翼殺出,山上的大部賊兵呼嘯而下,衝垮敵軍陣線,直將高句麗兵攻至官道……一場大勝。

以四百高句麗降兵的性命,換來六百余高句麗敵軍的屍首,更好的戰果是在戰鬥中還有數百高句麗軍被衝散,在下山重新收攏的高句麗軍只剩千五百余,勉強能夠組成三個軍陣。

“山下那些高句麗蠢貨還等著校尉再打下去,咱就這麽回山上了?”

拓拔乞收繳了敵軍與己方死傷士卒的屍首,緩緩向山寨退去,戀戀不舍地鼓動潘棱繼續下山作戰。

潘棱只是斜了一眼,對他問道:“你都說了山下是高句麗蠢貨,難道你和他們想的一樣?”

無論拓拔乞和高句麗人想的一樣不一樣,左右潘棱心中所想的是不一樣的。

他不願在這裡與高句麗軍隊硬拚,這一戰為他削弱了高句麗降兵的兵力,又取得一場小勝,便已足矣。他沒有必要在這裡與高句麗派向西面的軍隊攻伐損耗下去,畢竟這裡是敵軍潰兵撤退的方向,若戰局拖遝下去,說不準敵軍的增援會越來越多。

到時候,對他可就不利了。

他還想著把這些漢人兄弟帶回遼東郡呢!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搜狗小說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