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縱兵奪鼎》第41章 初平2年
天才3秒記住本站網址【 】  關東諸侯的兵馬調度暫且不提,西北豪雄董卓的部署也並未因為初平元年的冬天到來而停下。

 天下東西分崩,自董卓燒毀洛陽開始,這場聲勢浩大卻長期對峙的戰事有了開始朝著停止過度的趨勢。

 “稟相國,如今關東群賊皆向東退去,並未趕在冬季到來前入駐洛陽。”

 燒毀洛陽,董卓留大軍於潼關。在初平元年的最後幾個月裡,借朝中百官遷至長安人心不定的時機,命朝廷光祿勳持節至洛陽進位太師,地位高於各諸侯王,拜郿縣侯,成為天下間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

 冬雪到來的時候,董卓不願繼續屯駐洛陽,轉而亦向潼關駐守。

 “告訴馬壽成與韓文約,先不必率軍東進,這個冬天就呆在隴關吧。既然關東諸侯開始退軍,也就用不上他們了。”

 潼關,這兩年身材嚴重發福的董卓坐在榻上,眯著眼睛對身旁李傕慢悠悠地問道:“關東諸侯都打算退軍了,燕北和孫堅那蹦的最歡的兩個小賊呢?”

 “他們,沒有退軍。”李傕生怕自己的話引來董卓不喜,低頭緩緩說道:“孫堅仍舊在陽人屯兵,背靠梁縣與中郎將徐榮對峙;至於燕北,則在旋門關躍躍欲試。聽牛校尉派往河東的斥候回報,下雪之前,河東賊中便有人在營地裡揮舞著燕字旗幟他可能策動了白波賊。”

 “白波賊,嗯,那些混帳狗兒,現在想要倒向燕北難道不覺得已經晚了嗎?”董卓聽到燕北或許策動白波賊的消息並不憤怒,凶悍的臉上反倒帶著些許輕視,言語之間頗有幾分指點江山的豪邁道:“白波賊出兵最好的時機已經過去了,他們兵馬雖多,卻對朝廷構不成什麽威脅,倒是這兩個小賊之堅韌出乎董某的預料,不過也無妨。”

 白波軍出擊最好的時機,便是燕北第一次邀請他們出兵之時,將兵下三輔截斷董卓遷往長安的退路。那個時候若他們與關東諸侯能夠齊心協力,即便董卓在洛陽將兵十余萬,也會被折磨的焦頭爛額。可是現在?洛陽之地董卓根本沒打算要,就算白波賊眾出兵又能如何呢?一座潼關雄城,就算有攻城軍械也不是他們能打下來的。

 “稚然,等到二月,你出去一趟,試試以高官厚祿能不能勸降燕北與孫堅,就算用九卿之職來引誘都沒有關系。”董卓輕笑一聲,任了九卿去到朝廷,再能打的老虎與豺狼還不是一個罪名就能捏死。當然了,董卓也知道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於是說道:“他們縱然不領,也沒有關系,無非是再打一仗罷了。沒了洛陽,二百裡無堅城無糧草,他們也比之蛾賊,也僅僅是會些戰陣罷了。”

 李傕帶著些許奉承的意思頓首,便聽董卓繼續說道:“關東之盟一散,他們不尊朝廷各自為政,又不是一條心,他們早晚會內亂,不足為慮。眼下的關鍵是長安,總有那些小人在皇帝身邊念念叨叨說董某是權臣是奸賊現在若無董某掌政,天下還不像關東那樣,早亂了套!”

 “董某要回長安,潼關以東便交給你與郭阿多,還有徐中郎將看著,仰仗強兵與洛陽的地理,好好收拾這兩個不知曉天高地厚的小子。”

 李傕應諾,他與董卓想的一樣,並不認為燕北與孫堅會接受招降,盡管如今的局勢對關東諸侯而言已不夠樂觀,但如果連這種局面他們二人仍舊要與西兵分個高下,勸降之法想來也是萬萬不會被他們接受了。

 這麽一來,明年春季還真是有那麽一場大仗要打。

 一戰,也足夠分出個雌雄高下了!

 向李傕等人交代了今後的事宜沒多久,董卓便冒著風雪在親兵隊的護送下一路向西直抵長安。眼下關東諸侯只剩下燕北與孫堅兩路兵馬還打算西進,無論如何都使得他們兵馬蒙受了很大折損,剩下的不過五六萬敵人,董卓已經不再將他們視作首要敵人。

 甚至,從起兵開始董卓從未將關東聯軍當作主要敵人,那僅僅是一群烏合之眾,與他們比起來,穩定朝廷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在董卓親自上陣之前,他永遠都不會正視來自關東的敵人。

 這個時代有數不清的將軍,但說起軍事才能,董卓當之無愧地能夠排進天下前五。董卓不怕外部的敵人,他怕便只怕來自背後的刀刃。

 執掌朝政越久,董卓越是風聲鶴唳,那班朝中大臣在董卓看來才是各個凶猛如虎,遠勝燕北孫堅的外部威脅。

 至於白波賊?董卓才不擔心他們,河東那個地方可是董仲穎的老地盤,洛陽政變前夕,他便拉著三千精銳在河東觀望朝廷局勢。河東郡眼下能夠威脅到的僅僅只有燒成廢墟的洛***本無法擾亂三輔。

 關東諸侯的起兵對董卓來說,從未使他畏懼與擔憂,甚至沒有對他造成任何實質性的傷害。但是在內心的層面上,無論董卓願意承認也好還是不願承認,這場聲勢浩大的起兵改變了他的性格,甚至也在今後的歲月裡改寫他的人生。

 掌控兵馬,投機政變,由邊疆走向中央,攥取足夠大的政治資本。這是董卓為自己安排的名臣之路,如果沒有意外,如果一切順利,千百年後或許董卓的賢明仍然在人們口中流傳。

 為此他不惜在先帝病重時兩次拒絕朝廷征召,率軍駐扎河東郡以觀望時局。在朝廷陷入混亂時以最剛猛威風的模樣一舉撞入天下的權力中心,暗中遙控朝臣免除沒有太多威望與分量的劉弘當上司空。

 在此之後, 廢掉沒有能力的皇帝劉辯,改立有才能的劉協。至少在那個時候,他並不是打算做一個權臣,收買人心也好、對先前的朝局不滿也罷,他任命賢才,親信不過將校,朝廷的三公九卿與地方上的太守刺史之類實缺都留給有治政才能的士人們。

 董卓對天下的誠意,是有的。

 但他的誠意換來了什麽呢?自己任命的士大夫、武士,起兵造他的反遷都長安,焚毀洛陽。這在戰略上是一招妙棋,可在政治上卻臭的沒邊兒,難道董卓自己不知曉嗎?

 從洛陽到長安,董卓親手焚毀的不單單是朝廷巍峨的皇城,還有他內心願意與他人攜手清整天下的高我。

 剩下的,也不僅僅是朝繁華發展的新都長安與洛陽二百裡兀自冒著青煙的廢墟,還有董卓拋棄高我後迷信暴力沉迷**無法自拔的自我。

 自遷都起,使呂布等盜挖皇陵;隨意捏造罪名殺掠關中豪家、鞭打張溫致死;強霸皇甫規遺孀馬氏不成反害、進位太師;宗族弟、侄子、侄孫,從九十歲老娘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