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縱兵奪鼎》第232章 升帳議事
開鑿王陵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當下燕北難以言喻的身份,他的陵墓雖說是王陵,但這些為之籌劃的人均不約而同地在心裡將這個陵墓的規格定為皇陵,而且是沒有任何僭越的祖皇帝陵,因為這不單單是燕北的陵墓,也是趙國的長陵。

 開國皇帝的陵墓以長命名,是薑晉效法漢高祖劉邦的長陵,薑晉並不在乎劉邦陵命名為長究竟是因為靠近長安還是長平故地亦或是坐落於長山之上……在他的眼裡,長,便是長(zhang)。所以這座尚未破土動工的陵墓便已經有了名字,既可稱長陵,亦可稱紫陵。

 北方各地的能工巧匠仍舊風塵仆仆地趕來趙國,即使知道這很有可能是有生之年接手的最後一個活計,他們卻別無選擇,因為王命不可違。之所以稱為有生之年最後一個活計,倒不是說燕氏會在修造陵墓後將工匠封死在裡面……盡管一開始薑晉確實有殺人滅口的想法,這符合他的心性,不過後來隨著對修造陵墓了解的越來越多,這種想法便在心中煙消雲散。

 即便燕北已經竭盡所能地將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但不論薑晉還是呂布都只是專業的盜墓賊,哪怕是專掘皇陵的大盜,呂布知道如何破壞一座皇陵,機關算盡;薑晉知道如何悄無聲息地進入地宮,探囊取物;可他們都對如何構築一座皇陵不甚了解。

 當年孝武皇帝征發天下徭役,以近十萬民夫、三成賦稅、綿延五十三年才將茂陵修好。而呂布發掘孝武皇帝的茂陵,五千並州軍衝入神道,不過用了區區半月……蜂擁而起,眾力發掘,毀屍平丘,搜刮寶貨,毫厘不剩。

 破壞與創造,是兩回事。

 薑晉等人弄明白這件事,再看向那些年過半百的老匠人,眼光便善意多了。五十三年,沒有人能活五十三年,恐怕這些匠人身邊帶著的學徒都活不過五十三年,那已經是一群死人了,他們活著最後的歲月裡,所征發三千匠人將得到良好的飲食,與配得上手藝的侍候。

 沒有財貨,他們不需要財貨,進了紫山,便不會再有人出去。

 薑晉在這時才知道他究竟要在趙都北面做什麽事情,首先……他們會用半年的時間來用火燒斧鑿的手段從紫山裡伐木劈石,接著在紫山下修築一座城池,紫陵城。

 夠十萬人的糧草、衣食,由冀州逐月運送;夠十萬人居住、生活的屋舍街市,由他們親手築造。等做完這些,南面的戰事應當也已經平定,再征調兩萬兵馬,將紫陵及山陵入口鎖死,徹底斷掉這座城郭與外界的一切聯系,看好所有匠人,再由什麽都不知道的民夫依照各個互不相連的墓道完成早已準備好的工作。

 這件事是田豐建議的,不過現今薑晉看來,田元皓也不懂什麽是修造陵墓,這樣的工役根本不是幾萬人能用區區三年五載就完成的,至少要二十年!

 趙國有燕北坐鎮,另有田豐、沮授等人治政,自是安穩無比,不論是秋收還是征發工匠籌劃王陵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在黃河以南的豫州,攻佔陳國已有三月的張遼卻沒有北方諸將的安閑,此時趙國的驍騎將軍正出神地望著軍帳中地形圖。

 “秋季將至,淮河南北的梅雨時節,到了。”

 興和二年,張遼領前鋒兵渡黃河,後部燕氏大軍卻因雨季到來河水暴漲而困在冀州,將近三個月,張遼部成為一支孤軍。若非他運籌帷幄戰法有力,燕氏大興十萬兵馬的浩大南征才剛剛開始便會因這場大雨而胎死腹中。

 從那時起,張遼與諸多燕氏將領都更加重視水文與天時,尤其在黃河以南這片廣大而並不熟悉的地帶。

 功夫不負有心人,即便是天時,也有跡可循。每年五月雨季自北向南,五月六月七月在南北狹長的冀州、八月在兗、九月在豫。現在……就要輪到汝南了。

 這幾個月張遼守備陳、梁之地,便是因兗州大雨,道路泥濘輜重運籌不利,難以支撐長途作戰所需供應。故而局面對張遼而言從五月開始便被迫由優勢變為劣勢,這才給了曹操休養生息的機會。

 不過眼看著陳國梁國的大雨已經結束,接下來便是汝南,只要汝南陷入雨季,那便是連蒼天都在幫他。

 張遼才剛望著地形圖呢喃出一句,不過十數息,頂盔摜甲的雄武身影邁步進入室中,抱拳拱手道:“將軍,陳梁兩郡的糧草查點完了,今年的收成約有兩成爛在地裡,收進糧倉的也有兩成長出霉來,余下糧草並不足以供應我軍南征。”

 來人是張遼部下大將卑衍,這個出身遼東書院的趙王鄉黨, 在張遼攻伐兗州的戰役中作戰得力,如今已官拜趙國偏將,過去的校尉現在走在營中要被人冠以將軍的稱謂,何況同鄉出身的遼東人在旁人看來便是真正的趙國勳貴。

 整整一年,以張遼為首的主力軍收服兗州與豫州的陳國、梁國,聲勢一時無兩。不過今年張遼的運勢顯然要差上些許,他所佔據作為前線的陳、梁兩地,今年算是平年,不過沾了過去陳相駱俊的光,陳國今年並未耽誤農時,收成原本剛好夠驍騎將軍部兵馬南征所用,但因地利所在,今年大收剛好趕在雨季,他們這些軍卒又不夠注意,收上來的糧食竟有四成被雨水泡過。

 “無妨,派人向兗州傳信,再輸送糧草過來,祭壇可建成?”

 張遼並不在乎糧草不足,只要有陳國六成的糧食,就夠他支持一陣,為戰者就食與敵才是上策,陳國糧食雖被雨水浸過,可曹操已經幫他把汝南的糧草收了……就算不成,過上兩個月,兗州也把輜重送來了。

 在得到卑衍回復祭壇搭建的進度後,張遼不置可否地點點頭,擺了擺手道:“近日不要讓軍卒操練了,酒食都要肉羹備足。派人把高、成幾位將軍叫來,升帳議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