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迪南幸運地,處在一個棱堡還沒有大展拳腳的時代。
棱堡此時還沒有出現,直到16世紀初,意大利人才發明了最早期的棱堡,當然,最開始的棱堡防禦力還不太怎的,同時設計盲區不少。
公元1552年的一場戰爭使棱堡名聲鵲起。該年5月份法王亨利2世攻佔了洛林地區的梅斯城。5個月後,神聖羅馬皇帝查理五世率4.5萬大軍開始圍攻梅斯,企圖將其奪回。但是在這5個月中,5800守軍在吉斯公爵以及工程師聖雷米的指揮下已經在舊式城牆的背後重新修築了一道新型防線。11月27日,攻方一天內發射了7000多顆炮彈,轟塌了70多米的城牆,可是其背後的棱堡防線依然完好。神羅軍隊進行了數次傷亡慘重的強攻均告失敗。天氣也越來越冷,並開始下雪,這場圍攻最終於1553年1月初結束。神羅軍隊撤離後,出城的法國人驚訝的發現了一片慘淡情景——到處是墳地和傷兵,武器和其他各種器械也被紛紛遺棄,似乎這裡經歷的不是一次圍城戰而是一場大敗。
由於荷蘭人廣泛的應用棱堡,西班牙人在尼德蘭步履維艱。
西班牙軍司令雷克森斯在1574年寫給菲利普2世的信中說:
“如果我們每征服一座城鎮,都像已征服的這些如此耗時的話,世上絕對沒有
足夠的時間和財力,讓我們用武力去平定在荷蘭造反的20個城鎮。”“我們已打贏了一場戰役,征服了許多城鎮,每一個勝利本身都足以帶來和平,在別的地方甚至能夠建立一個全新的王國。但在這兒卻一無所得……我相信上帝已多次向我指出這兒的‘應許之地’,就像他對摩西做的那樣,但卻將由別人成為進入該地的約書亞。”
……
而現在,別人根本不知何為棱堡,而斐迪南不但知道什麽是棱堡、怎麽建造棱堡,還知道棱堡的作用以及攻克它的方法。並且,由於斐迪南已經打定主意,佔領那不勒斯(1505年)並統一納瓦拉和安道爾(1513年)之後就偃旗息鼓,與法國停戰(1516年),那麽之後意大利戰爭就會停止,即便繼續也與西班牙無關,那麽棱堡就難以有機會大規模地發展,發展了也不是西班牙吃苦頭。可以確定的是,斐迪南按照時間表吞並葡萄牙,佔領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都不會碰到棱堡的阻礙。等到三十年戰爭的時候嘛,西班牙會讓歐洲豬國們知道什麽叫工業化時代的帝國主義超級大國的花式吊打……
不過,別人不清楚這東西的妙用,斐迪南自己卻是可以大規模應用的。前已提過撒丁島的多層次防禦體系,就是以棱堡要塞體系配合強大的要塞火炮作為基礎。加上排隊槍斃的火槍兵,撒丁島和西班牙的防務總算是比其他國家和地區領先了一點點,差不多就一個時代吧。
斐迪南在撒丁島參考了建設棱堡和攻破棱堡大師沃邦的設計——主要是經典的沃邦1式體系——繪製了所有資料與設計圖,然後仰仗著信息不對稱的作弊行為,對貢薩洛、西斯內羅斯(這個紅衣主教已經提過他的輝煌事跡,作戰和布道兩手都硬)等軍事將領進行“教育”,告訴他們“當代戰爭的最新發展方向”。
“棱堡,是我設計的(斐迪南:“原諒我的無恥……”)一種非常犀利的要塞,哪怕幾十人駐守的棱堡,也往往能發揮幾千人的作用,牽製敵人大量的兵力,從而使戰爭由動態變為靜態,從野戰變為圍城,極大地削弱乃至粉碎攻擊方的攻勢,在我們面前,即便敵人佔有巨大的優勢,速勝也幾乎成為不可能……”
“實心棱堡是一個完全為土所堆起的高台,空心棱堡從架炮壘道後面就開始逐漸傾斜——這張結構圖中標示的主堡壘就是空心棱堡。堡上配置胸牆,在其背後安置大炮。配合上我們新的18磅長炮,火力相當強大。未來甚至能有更強大的炮械。”
“說起火炮,它和棱堡是緊密相關的。火炮依托棱堡得以安全、迅速、高效且充分地發揚火力。因此,棱堡是整個要塞體系中的主要建築,也是主要火力輸出點。為了方便說明,我給的結構圖中的兩種棱堡都有,並不是說實際上必須按此布置。”
光說了個大概,貢薩洛和西斯內羅斯就已經露出了緊張、沉思的表情。西斯內羅斯主要是緊張(不能怪他,已經被斐迪南驚嚇不知道多少遍了),替敵人緊張——他們要是遇上陛下的要塞,怎麽活著回來?貢薩洛主要是沉思,也是在替敵人沉思——遇上這樣坑死人不償命的防禦體系,怎麽進行稍微減小那麽一點傷亡的攻擊,甚至怎麽在抵擋己方反擊的情況下全身而退——畢竟現在西班牙陸軍正是牛得不行的時候,能對西班牙陸軍發起攻擊的本來就是很困難的事,要是再被打得傷亡慘重,結局如何可想而知。其他幾名將領也露出了稍微有點開竅的表情,看樣子已經開始脫離萬惡的舊社會,走向新時代的光輝道路了。
“現在給你們分析棱堡的內部結構和作用。”看到大家都比較上道,斐迪南也比較滿意,西班牙軍隊——準確地說,目前是阿拉貢軍隊的新時代,將要來臨了。為了保密起見,除了貢薩洛和西斯內羅斯兩個絕對沒有問題的人是卡斯蒂利亞人,其余都是都是阿拉貢的斐迪南絕對可信任的親信,並且多少還算有點能力。
唉!阿拉貢的將領和大臣,除了路易斯·德·桑堂赫爾,也都只能用及格線來要求了,現在人才都是從卡斯蒂利亞來的。就連意大利戰爭也是伊莎貝拉派卡斯蒂利亞軍隊參戰,原本的斐迪南除了摘果子(那不勒斯王國),基本上沒有什麽貢獻。
這不對啊!按照燈塔國的理論,過去幾百年間,卡斯蒂利亞人民都是在獨裁專製的陰影下掙扎度日,阿拉貢則是天賦人權的皿煮國家,又與意大利地區聯系緊密,理應是阿拉貢興旺發達,怎麽自始至終卡斯蒂利亞都是主體?阿拉貢也不是沒有大學啊?甚至比卡斯蒂利亞還多。
斐迪南也不是沒有厚著臉皮和伊莎貝拉交流過這種問題。後者直白地表示:“我的總體印象就是,阿拉貢宮廷很難找得出正直的人來。”這絕不是上梁不正下梁歪那麽簡單。因為整個阿拉貢宮廷差不多都是這樣,大部分廷臣居然都染上了梅毒,王族除了斐迪南(按照歷史本來他也是有的)全軍覆沒,這在卡斯蒂利亞人看來幾乎是無法想象的天方夜譚。
看來是社會風氣的問題啊!是不是意大利文藝複興好的沒學過來,壞的都給傳染了?看來這個問題還是得從教育下手。
“過去的二十年,阿拉貢最大的失誤在教育,現在要教育我們的下一代、下下一代,永遠都要懷著帝國主義的遠大理想……”
……
話題扯遠了,現在斐迪南還是在集中精神給將軍和元帥們普及棱堡知識。
“看這裡,棱堡之間的部分稱之為中堤,也就是過去的城牆。在這個圖紙上設計完善的棱堡體系中,中堤變得很短,以便確保步槍射程能夠完全覆蓋這一區域。我們的最新式的穆什克特火繩槍(排隊槍斃還是機密,至少對卡斯蒂利亞軍隊和將領保密)已經得到了進一步的改進,提高了射程和準確率,以後還有提升空間(實際上棱堡要和燧發槍一起用效果最好,火繩槍是有些扯後腿的,不過現在穆什克特火繩槍倒還處在不斷進步的階段)……”
“嗯,對於你提出的這個問題,在中堤前修築凹面堡是為了防止攻城炮對中堤直擊,同時也能配置一些火槍手加強戰壕的防禦。三角堡的目的相同。它隻比主堡壘稍低那麽三四英尺,以便於主堡壘上的火炮進行超越射擊,同時三角堡之上的火炮也構成交叉火力的一部分。”
“棱堡的一個重要作用是保護士兵,保存有生力量。所以士兵的隱蔽、調動、集結也是要重視的環節。隱蔽路和屯兵所是反擊前步兵的掩體,為了防止敵方的縱射,隱蔽路中設置有許多橫牆,有時候隱蔽路直接修成z字形,那麽就不需要橫牆了。”
“棱堡有利於從多面多方向發揚火力、攻擊敵軍……我先喝口水……”斐迪南跳躍性地突然繞開了話題,滿足了生理需要,繼續堅持不懈地講解下去。
“那麽再看這裡,最外層也不簡單。最外圍的斜堤是交叉火力最密集的地方,其傾斜角度有助於防守方的火力發揮。整個棱堡會盡量避免采用磚石建築,如果由於某些原因不得不使用時,外側也要覆蓋厚土!要注意!要注意要注意!重要事情提醒三遍!——因為土層能夠吸收能量,磚石不僅容易損毀而且容易產生跳彈,繼而引發嚴重傷亡!嚴重傷亡!嚴重傷亡!”
……
“是不是可以考慮挖地道搞爆破?”貢薩洛沉思了半天,在二比一、甚至三比一、四比一的兵力對比下,進攻方如果面對這些嚴密的防禦措施,似乎也就剩這個歪門邪道了。盡管他自己就能想出很多反製措施。
“嗯……理想很美好,但不要想太多了!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些設施外,為了防止敵方掘洞爆破——按照我推演,你們應該也認同,敵人通常會在進攻到達斜堤之後再挖地道,否則距離太長是無法保證氧氣含量的——我的意思是這會導致人窒息……”
“當然, 作為防守方,我們也會在地下開掘出相應的地道……”
斐迪南隨便說了些針鋒相對的措施用以對抗這些“土撥鼠”。
“我們可以搞出聽音隧道。通過專門的聽音隧道,我們就可以有效確定敵人的方位。在此之後,我們就可以派士兵進入對應的地道消滅敵方挖掘隊……”斐迪南說起如何高效地奪取敵人的生命,精神狀態相當的好。
“如果你們中有人覺得太麻煩,我推薦更直接的方法,直接往裡面灌硫磺!”
將軍們紛紛覺得自己今天流的冷汗比前幾天加一起都多。
斐迪南對此不以為意——“這只是黑暗中的殘酷戰鬥的冰山一角罷了!”
“明年(1495年),整個撒丁島都將建立環島棱堡要塞群,以此為基礎支撐起整個防禦體系。當然了,少不了要裝上我們的新火炮。”
“所以我說,北非海盜和奧斯曼海軍如果打起撒丁島的主意,他們一定會後悔的!”
事實上可能會後悔的不僅僅是北非海盜和奧斯曼帝國,還有法蘭西人。斐迪南是沒有在意大利使用棱堡的打算。不過,依托比利牛斯山南麓天然屏障,進一步構建起比利牛斯築壘地帶,是他心中的一個宏大計劃。
……
“西斯內羅斯,”斐迪南又敲著桌子問,“排隊槍斃的訓練工作還好吧?一萬人在撒丁島上,沒帶來什麽負擔吧?我指的是——各個方面的。”
“沒有,陛下,情況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