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隱相》第18章 江舟偶遇
因是在城中購置的物事多耽擱了一些時候,唐松出襄州城到漁梁渡時天色已近黃昏,對岸山中鹿門寺的晚課鍾聲隱隱傳來,空靈悠遠。恰與此刻喧鬧渡口的煙火氣息形成了和諧的反襯。  一個是熱鬧的煙火人生,一個是清幽山居生活。唐松聽著那鍾聲,看著對面蒼翠的青山,心中安寧之余不由得多了一絲淡淡的欣喜。

  穿越之後,論說起來他終究還是更喜歡這鹿門山中幽靜的生活。

  襄州城自然是熱鬧的,但跟後世那動輒幾千萬人口的大城市相比,這份熱鬧又實在算不得什麽了。所以對他反倒沒了什麽吸引力。倒是後世不曾經歷過的山居清靜更為動人。

  這些日子在城中的忙碌實是不得已。莊海山不能不管,唐達信的事情既然到了那一步,自然也就該按著這個套路來處理。手中捏著那兩封信,就如同後世打鬥地主時抓著雙王四個二,贏肯定是贏定的。換了後世任何一個人過來,在這件事情的處理上都不會比他差,所以也沒什麽好得意的。

  而今這事情已經了了,至少在武則天退位之前想來不會再有什麽後遺症,唐松也就不願再費心思去想。

  至於整修宅院什麽的,那也是不得不為。既然穿越到這個身體上,自然也就繼承了這個身體所有的社會關系,既然以後還得用這具身體在這個時代生活下去,那這些事都是不得不做,從效果上來說他也做的不錯,但這絕不意味著唐松就很享受這些事情。從個人意願而言,此刻的他真是寧願事情越少越好。

  如今這些不得不料理的煩人事終於解決完了,又能重歸鹿門山,他這心情怎一個好字了得。

  而今有錢了,他也就沒再跟其他人共擠一艘渡船,出了兩倍的價錢單包了一艘,便站在船頭悠悠向對岸渡去。

  景致好,心情好,唐松就沒進渡船那逼仄的蘆棚,站在船頭吹著河風欣賞眼前這一派水光山色。

  此時他穿著一襲淡青色的薄綾[衫,吃河風吹動,薄衫飄飄欲舉反射出絲絲縷縷夕陽的霞光,再配上遠處堪為背景的隱隱鍾聲,船頭處臨風而立的唐松還真有些玉面修身,風流清逸的風儀。

  渡船還不曾到河心,便聽身後右側處一個似曾相識的聲音道:“唐公子好自在,卻苦了我二人平白擠出一身臭汗”。

  唐松轉身看去,說話的卻是那晚在八卦池邊夜遇過的道人方山奇。這漁梁渡就隻備有兩艘渡船,唐松佔了一艘,那道人便隻能與其他人共擠一艘,時令已是初夏,船上人擠得多了難免就熱。

  即見是他,唐松便命艄公將船靠過去,將這道人接了過來,與他一起的還有一個年約四旬,同樣穿著[衫的中年。

  這中年的穿著倒沒有什麽出奇的地方,隻是身上透出的氣息有些特別。書卷氣自然是有的,除此之外似乎還有一些威嚴的味道。唐松與他素未謀面,也就沒去刻意寒暄,笑著拱了拱手算是見禮。

  看來那人對他的印象也是不錯,頷首回禮時的微笑很和煦,並沒有唐松意料中拒人千裡的倨傲。

  “公南,此前我與你說的那‘山寺鳴鍾晝已昏’便是出自這位唐公子之口,而今人都已經照了面,你該不會再說我誆你了”。

  “噢”,那中年此前隻是好感於唐松的風儀甚是雅達,是他來襄州後所少見。此刻聽了方少奇這話後,神色卻是一整,複又將唐松細細審視了一回,“此詩真是你所為?”。

  這個問題實在不好回答,

唐松一邊在心底暗罵方山奇多嘴,一邊微微一笑算是給了回應。  他這一笑,中年卻是肯定下來,“此詩清新自然,脫盡人間煙火,實為上佳之作。以小友的年紀心性能作出這樣的詩來委實難得”。

  這話讓唐松更是不好接,不好接索性就不接。他便微微彎了彎腰,算是代孟浩然謝過中年的讚譽了。

  他這舉動看在中年眼中更增了幾分好感。少年而有才,風儀也甚為出眾,這樣的年輕人恃才放曠的多,像他這樣謙恭溫潤的可是不多見。能有這般表現,說明此子不僅有詩才,讀書養氣的功夫也算略窺門徑了。

  這年代讀書人就喜歡這樣看人,這樣評價人。唐松自然不知道中年人心裡的這些想法,隻是不願再在這個話題說下去,遂轉了話題道:“渡船一來一回能要多少時候,方山人在渡口稍等便是,又何必熙熙攘攘的與人共擠一舟?”。

  “公南約了鹿門寺定慧大和尚談經,卻在城中被人拖住身子耽擱了時辰,此刻急著上山,那裡還等得了!不過這一擠倒也好,我可是有一段時間沒在山中見過你了。那琴可還聽嗎?”。

  “家中有些瑣事不得不料理,所以就離山了一段時間。至於那琴音”,說到這個,唐松臉上自然而然的浮現出一片期待之色來,“在山上時不曾有一夜或缺,下山的這些日子也是念念難忘。國手技藝,王道之音,縱欲不聽,安能忍乎?”。

  道人聞言哈哈大笑,“好一個國手技藝,王道之音。唐小友竟是個知音”。

  那中年聽兩人的對答至此,臉上表情雖未變化,眼中的神色卻是頗堪玩味,側身之間向方山奇投去一個探詢的眼神,方道人微不可查的頷首一笑。

  談說之間渡船已經靠岸,方山奇與那中年也沒再多說什麽, 三人灑然而別。

  唐松帶著兩個送貨的行腳兒回到八卦池畔的茅舍時,天色已是薄暮時分。他本待留兩個行腳兒暫歇一晚,那兩人卻是不肯,隻說山民中有自家親戚盡可借宿。唐松也不勉強,多給了他們幾文酒錢後任人去了。

  他這次雇人送上山來的東西中最佔份量的便是兩甕劍南春釀。大唐不僅有十大名茶,亦有十大名酒,這劍南春釀便是其中之一,堪與河東葡桃釀及富平石凍春齊名,實是天下有數的好酒,斷非前些日子吃的那薄澀果酒可比。

  說來也怪,他這在後世不沾酒的人穿越過來醉了那一場之後,竟是有些好上此物了。尤其是月夜聽琴之時益發的想要喝上一些,否則心底總有些難以盡興之憾。

  畢竟是走了小半個月,茅舍中薄薄的積了一層塵土。唐松灑掃完畢簡單的弄了一些飯食吃過後,天色便已黑透。

  雖然窗外的明月還不曾攀上樹梢,唐松卻是等不得了。一手執著素琴,另一手提了一個素籃向八卦池走去。

  時令已是初夏,清幽的月色下兩邊如洗的松林中傳來聲聲蛙鳴蟬唱,益發增添了天地間的靜謐清幽。

  心情極好的唐松穿過那條松林小徑後,眼前的景象卻讓他有些詫異。

  ……………………

  PS: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要打賞和推薦票的寫手不是好寫手!強烈呼喚推薦打賞,盡力奉上清新順暢的文字。

  相思刻骨,寂寞殺人!童靴們,揮一揮你們的鼠標,帶走我的相思寂寞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