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隱相》第176章 尚書都事
唐松穿越之初是在襄陽,後來之所以離襄赴洛就是為了能高中進士謀求做一任太樂臣,而後考進士不成踹了皇榜領著貢生們暴動了一回,就此徹底堵死了他的入仕為官之路。

 跟其他那些個穿越者不同,自入洛陽以來唐松實實在在是想做官的,開始時做官的動力是為了能就近照顧柳眉,後來則是為了通科,簡而言之就是希望能借此平台真正的做些事情,畢竟這是唐朝,所有人被分為“官人”、“良人”、“賤人”三等的唐朝,這個時代要想做事有一個官人身份還是方便的多。

 可惜事與願違,也正是因為他踹皇榜得罪的權貴太多,兼且與四世家水火不容,導致他之前兩次衝擊入仕均為人所阻,如今縱然混的是名滿天下卻依舊是一身白衣士子。

 原以為這條路是再也走不通了,卻沒想到此刻陸元方嘴裡居然輕飄飄的冒出這麽一句話來,“伱要入仕為官了!”

 乍一聽到這話,入洛以來經歷的樁樁件件事情如流水般湧上心頭,刹那間唐松心中真是百感交集,激動自然是有,然則卻又沒有他預想中的興奮。

 陸元方看到唐松這樣子,微微一笑,“陛下素不妄言,此事既已禦準,當再無反覆。養傷的這段時間,伱在江南的那些事情也該好生安置了,待入仕之後便需日日到衙,否則仆便容不得伱”

 武則天治政的風格唐松已經很清楚,她素不輕易出言。但一旦發話基本就是定論了。當然這也跟當前的政局密切相關,畢竟四世家正遭重挫,阻擋他唐松入仕最大的一股反對力量已然瓦解,時機選擇的可謂相當好。

 這算不算是論功行賞的一部分?

 收了腦海中亂七八糟的心思。唐松抬起頭看向陸元方,“陸相是準備讓我到禮部?”

 禮部的職能,其中一塊就是掌科舉選材之事。前次陸元方欲薦舉唐松入仕時打算的就是讓他到禮部,是以有此一問。

 “伱那通科頗有起色,四世家又已……”陸元方輕咳了一聲,將後面的話給春秋筆法了,“時移勢易,現在若把伱放到禮部。太過引人注目對通科未必便是好事”

 唐松點點頭,承認他說的確實有道理。“那……”

 “薦舉當日關於伱的安置,陛下曾與仆有過商議,最終定為尚省都事”

 唐代三省六部製中。中省為決策機構,負責草擬和頒發皇帝詔令。門下省乃審議機構,負責政令的審核。而尚省則是當之無愧的最高行政機構,負責朝廷重要政令的執行,六部便是其下轄機構。

 若是以後世的行政機構做類比。尚省基本就相當於國務院了。自太宗李世民未登基前出任尚令之後,為避其諱,尚令一職便一直懸空,實際便是由皇帝直領。但武則天畢竟不可能真的日日關注尚省事務。是以日常的省務便由尚左右仆射負責,左仆射陸元方下轄尚左丞一員。直管吏部、戶部、禮部。另一位宰相婁師德出任右仆射,下轄尚右丞一員。直管兵部、刑部、工部事務。

 尚左右仆射下轄尚左右丞,尚左右丞下又有郎中和員外郎各一人,員外郎之下方是尚都事六人,每一都事對應六部中的一部,職責是主管收發文、稽查缺失及監印等事。簡而言之,都事就是尚省與下轄六部之間的聯絡員。

 衙門雖大,但尚都事本身的官卻實在不大,只有從七品上,距離正宗的七品芝麻官都還差著半階。

 入洛好歹也有這麽些日子了,對於尚都事的情況唐松還是了解的,是以聽完這個安排之後難免歎了口氣,這官兒也太小了,能幹什麽事啊?

 陸元方主掌選事多年,焉能不知道唐松此刻的心思?原本微笑著的臉上頓時沉了下來,“本朝便是進士科新進士初授之官亦不過從八品上階。因著仆的薦舉,陛下準伱入仕便為從七品,此已為殊榮,伱還有甚不滿意的?”

 唐松聞言嘴上只能乾乾的一笑,“不敢,不敢”心下卻難免腹誹,唐代的官製實在是太變態,先是分了流內流外,流內方能稱得上是官,流外就只能稱吏。就這已經夠複雜了。流內又分有九品,每品有正從之別,譬如正四品之外尚有從四品。

 就這還不算,每一品之內又有上階和下階之分,這就導致唐朝的考功期限雖短,兩年就能一考功,但升遷起來卻是極慢。譬如從八品上階要升到從七品上階,若沒有超遷的話,正常就需要六年的時間,一品之差六年磋磨,這官製真是繁複變態到極限了。

 唐松甫一入仕就比今年的新進士快了六年,從這一點上來看,陸元方所說的殊榮倒也並不過分。

 “尚省主掌政令執行,位置顯要。陛下禦準將伱安置於此,栽培之意已是昭然若揭,伱莫要辜負了聖意”言至此處,陸元方又特意敲打了唐松幾句,“入仕之後又是另一番氣象,謙恭禮讓,與同僚和睦相處都是分所應當,伱以前那些激切手段且都收起來,記住了?”

 官場自有官場的一套規矩,任誰也不能隨意壞了規矩,這個道理唐松還是明白的,不消陸元方過多解釋先自點了點頭。

 “嗯,伱這個尚都事便是負責吏部的”陸元方說著,隨手指了指屋子一角的一大堆檔案文,“這一個月養傷期間,伱便將這些好生看看,屆時擬一份名錄上來,記住,仆可是一並要看考語的”

 唐松細問了之後才明白,因為這一次四世家出身的官員大批倒台,遂也就導致一批官位集中出缺。而填補這個空缺的任務自然就落到了吏部及尚省身上。這些檔案文便是吏部報上來的備選官員資料,等待陸元方最終定奪。

 集中出缺的官位本多,再按陸元方三備選中取其一的要求,送過來的檔案文就成就了眼前的規模。唐松粗略看去,只怕一個壯棒漢子都挑不動。

 這麽多,怎麽看哪?

 偏偏像這種初篩的工作就是他這個未來尚都事的份內職司,推都推不掉的,只是這麽多……

 “陸相,我還在養傷……”

 “這差事躺在榻上就能辦”陸元方根本就沒有商量的余地,“此事伱盡快做完,待這一月過去伱入仕之後便又到了兩年一次的考功之期。屆時伱只怕事情更多。好了,仆也不留伱了,這便去。這些檔案文仆隨後自會命人送往伱府上”

 陸元方位高權重,事情自然就多。加之他又是喜歡搞事必躬親之人,如此就更是忙的不堪了,跟唐松說完話後就又埋頭到了面前的公文裡。

 看到這般景象,唐松也只能無奈告辭。邊往外走邊後悔不已,好奇心害死人哪。若不是腿賤跑了這一趟,何至於讓陸元方白白抓了他的壯丁。

 一路回到白馬寺,唐松剛準備進這些日子養傷的後院,便聽到一聲滿帶驚喜的叫喊。“公子,公子”

 唐松應聲看去。見喊他的是莊海山,此時正在兩個公差的阻攔下向這邊跳腳高叫。

 “放他過來”

 莊海山跑過來之後一通說。當日他一聽說唐松受傷之事後就趕到了白馬寺,無奈一直被充任護衛的公差阻擋著不讓進去,他既沒有賀知章的官身,又不是沈思思那般的名人,兼且上官謹平日縱有外出也走的是側門碰不上,是以就一直拖延到了今日才見到唐松。

 歸根結底,還是那名喚趙五奇的都頭責任心太強,把唐松護衛的太緊的緣故。

 “說來這倒是我對不住伱了”唐松笑著拍了拍莊海山的肩頭,“走,咱們入內說話”

 正在這時,都頭趙五奇也正好走了過來,自打上回京兆大尹親自來此查勘刺殺現場時唐松幫他說了兩句好話之後,這個趙都頭對唐松就倍加的殷勤小意,這些日子處下來,唐松對他的印象也著實不差。

 此人雖然圓滑,但做事還是有著自己的規矩,兼且辦事能力又強,腦袋也夠用,確實是一個吏乾之才。

 趙五奇已從那四個跟隨護衛的公差那裡知道了唐松的去向,但他此時過來見禮時卻半點沒提,見禮過後又拉著莊海山的手很說了幾句抱歉的話,消了莊海山的怨氣。

 看著趙五奇跟莊海山親熱,停下腳步的唐松驀然心頭一動,待他說完後方笑著道:“趙都頭,這些日子有勞伱了。前兩日偶然間聽說京兆衙門裡似有一位副總巡出缺了?”

 京兆衙門內所有的公差由一位總巡查統領,總巡之下又設有四位副總巡查,劃片分管東南西北四城,別看這總巡副總巡只是屬於流外九等吏員的序列,但其權利之大,油水之厚遠非皇城裡一般的小官可比。

 但也正因為如此,若非有厚實背景之人斷難搶到這等肥缺。身為都頭的趙五奇就壓根兒沒想過,此時聽到唐松這話,心裡咯噔就是一響,饒是他歷練多年,性子壓得住,臉上還是微微的紅了,“不敢欺瞞公子,確有此事”

 “嗯,此事我知道了,好好當差”留下這麽一句話後,唐松再沒多說什麽,帶著莊海山進了禪房。

 直到唐松進了禪房許久,躬身送他的趙五奇這才站起身來,狠狠咳嗽兩聲壓住心頭翻湧的情緒後邁步向外走去,一步一步之間,比之往日份外多了三分沉穩。

 進入禪房,莊海山便前前後後的忙著侍候起唐松來,一舉一動均極自然流暢,只是他如此舉動之後,卻讓受了沈思思交代留在此間照顧唐松飲食起居的玉珠手足無措,不知該幹什麽了。

 唐松躺定之後,笑著招手叫過了他, “海山,這些伱不用忙了。我倒是另有一事要勞煩伱”

 “公子隻管吩咐,還勞煩什麽”

 “從今以後我怕是要常居京城了,我想讓伱回襄州一趟去將家人接來,如此也好就近有個照應”

 “要接老爺進京,這是好事啊,我明日便動身”

 “此事伱且與柳葉好生商議,看看酒肆該如何安置才好。待伱二人商議定了之後再來尋我,我還有一些別的交代”

 莊海山點頭之後,又與唐松閑話了一陣兒便急著回去要與柳葉商定行期。

 三天之後,莊海山正式起行。也就是在這一日,唐松與被人抬著的上官明一起辭別白馬寺回到了自己家中,也就是這兩日間不知怎麽的陸元方交辦給他的那件事也漏了風聲,以至於他人剛進家門,門房處先就送進了一疊請求拜訪的名刺。

 由此,唐松這個負責聯絡吏部的從七品尚都事還不曾正式上任,先就遭遇了跑官。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