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閥閱漢末》第111章 雒陽失陷
  雒陽,大漢皇宮,南宮。

  東漢時,因為中央政權機構已相當健全。這鱗次櫛比的南宮宮殿建築群,除了顯示皇家博大高深的氣派之外,也是龐大的政府機構各職守司職的需要。

  而卻非門內的卻非殿是南宮正殿,自建武元年,光武帝劉秀奪取洛陽後,車駕入城,駕幸卻非殿,宣布定都洛陽,揭開了東漢統治的序幕。

  明帝永平年間,造崇德殿作為南宮正殿,取代了卻非殿,直至東漢末年。

  在馬yuan義率人攻打內城時,南宮正殿,崇德殿。

  皇帝劉宏站在台簷上來回走動,他的身後,除了張讓外,其他趙忠等九位常侍也已經到齊。在殿上的三公,太尉楊賜,司空張溫,司徒袁隗也俱抵達。

  聽著宮外殺聲震天,以及聲勢越來越大的:“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時,劉宏踮足往殿外看了一眼。他那因縱欲過度而顯得蒼白的臉上,雙眼中帶著慌亂無措的神情。環顧大殿中的人一眼,道:“諸卿,能否告訴朕,這突然在雒陽暴亂的賊匪,是什麽來歷?”

  楊賜拿著笏,《禮記》中記載“笏長2尺6寸,中寬3寸。笏,又稱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時的工具。古時候文武大臣朝見君王時,雙手執笏以記錄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將要對君王上奏的話記在笏板上,以防止遺忘。

  起身出列來到台簷下方,道:“啟稟陛下,從亂賊中口號來看,應是冀州钜鹿張角糾集的太平道。”楊賜把張角的發家經歷,詳細的敘說了一遍。

  “這麽說,張角已經謀劃了十多年,到雒陽外城被攻陷,朕才知道亂匪的來歷,諸位卿家為大漢,為朕,還真是盡心盡力啊。”

  劉宏聽完楊賜的敘說,臉色頓時陰沉了下來,厲聲的向大廳中的人吼叫與諷刺,即使楊賜是他的老師,也不例外。

  “還請陛下息怒,在去歲十月時,臣向陛下上過書,已經言明了這太平道人的危害,可是沒有引起陛下的注意。”楊賜躬身道。

  劉宏頓時一愣,眼睛瞟了一下身邊的趙忠,見趙忠微微的點了下頭,劉宏頓時訕訕的揮了衣袖,為了掩飾尷尬,轉移話題道:“那卿教朕,此事該如何是好?”

  楊賜也的頭大,他對太平道的人,還算了解。為了這太平道,還特意派人出查看一番,反饋回來的信息讓他觸目心驚,還沒有等他上書,這太平道人就造反了。

  “如今太平道人已經在雒陽造反,想來在冀州老巢,以及大漢的其他州郡,也是一樣,烽煙四起。如此聲勢浩大的聚眾謀反,有何河南,與袁中郎將率眾把守內城。賊匪一時,也攻不下來,所以,當務之急,應立即下詔,著有力之人,前往北軍,率五校兵馬立即平叛。然後。“

  ”不必了,已經是沒有然後了。“大殿外突然想起一個聲音。河南尹兼司隸校尉,何進與虎賁中郎將袁術臉色帶著慌亂一前一後走了進來。向劉宏躬身道:”臣拜見陛下。“

  ”起來吧。何卿為何說沒有然後了?“劉宏問道。

  ”陛下,臣無能,內城已經被大約有五萬的亂匪攻破了。臣已讓左右五營羽林軍以及虎賁軍固守皇宮。而賊匪手中的攻城器具,有大部分來自北軍,顯然北軍五校也是凶多吉少。如今他們正率眾往皇宮而來。還望陛下早做定奪。“

  何進在外城亂起之時,就已經起來。他也派人去了北軍,可是到現在依舊沒有回來報信,

顯然,北軍已經失控。後又緊急召集私兵與賓客來到內城,與聞訊趕過來的袁術,一起把守。  他們兩人也算盡了力了,因為雒陽自建國以後,還從來沒有遭遇過兵事,對守城的防具很少備集。加上亂匪人數實在是太多,又被他們猛攻下,沒有多久,就被攻破。

  劉宏聽完何進的話,頓時摔倒在席墊上,口中喃喃自語道:“完了,完了。一切都完了。大漢幾百年的基業,就要在朕的手中覆沒,朕有何臉面去面對仙逝的列祖列宗。”

  楊賜,張溫,袁隗等人也是震撼的看著何進,對何進帶過來的信息,一時間也不敢相信。還是楊賜最先反應過來,大聲道:“陛下,為了以防萬一,還請陛下移駕長安。同時下詔天下,讓雒陽附近的郡縣,組建兵馬來長安護駕。“

  劉宏正處於無措之際,見楊賜如此說,也毫不猶豫的帶你了點頭:”準奏。“

  ”陛下,臣舉薦北地太守皇甫義真,侍中盧子乾,諫議大夫朱公偉為將,著三君立即去三河之地招募兵馬,舉兵討伐亂匪。“司空張溫也反應了過來,出列道。

  ”準。“

  中常侍呂強也是出聲道:“陛下,如今朝廷因黨禁,與士人有很深芥蒂,為防止士人與亂匪合汙,臣建議解除黨禁。“

  本來已經疲軟的劉宏,頓時雙眼大放光芒,目不轉睛的看著呂強,又瞟了一眼司徒袁隗,見袁隗面露喜色,心中頓時一沉。

  如今大漢,在朝廷中,士人已經佔了絕大部分,同時在地方上,已經是士人的天下,百姓知道有本地名望的士人,不知道他這個天子。

  特別是以袁家為首的士人,不管是在朝廷中,還是地方上,已經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士人集團。對他的統治,已經造成了巨大的隱患。

  為了這,他不惜在剛繼位不久,就借中常侍之手,趁機發生第二次黨禁。同時提拔何進為首的外戚安置在朝廷。也讓中常侍的家族子弟出任地方。就是為了打破士人一家獨大的平衡。

  如今這太平道在全大漢爆發,如果不解除黨禁的話,那些對朝廷有怨恨的士人,弄不好就真會與亂匪合汙,以那些士人的能力,他以後要平定亂起匪來,也定會耗損許多的錢財與精力。

  如今大漢因為幾十年的對羌作戰,已經耗損了幾百億錢的錢糧,已經沒有太多的錢財來供軍隊。一旦亂匪與士人合汙,使得戰爭持續幾年,那豈不是要拖垮朝廷。

  袁隗本來欣喜的臉色,見劉宏陷入了沉思,他作為士族首領,頓時知道劉宏在擔憂什麽。如果不趁著亂匪叛亂,這難得的機會,為士族贏得利益,以及在士人中樹立起更大的聲望。那麽以後就沒有更好的機會了。

  於是出列道:“臣附議。”

  楊賜帶著深意看了眼袁隗,自然知道袁隗在打什麽心思。他也是唯一一個能與袁家抗衡的家族,當然只是在聲望上,對袁家那種遍布天下的門生故吏,他楊家還是遠遠不及。不過為了防止士人與賊匪勾結,咬牙道:“臣附議。”

  “臣也附議。”張溫也是出聲道。

  劉宏見他的三公都同意,也不得不點頭道:“準奏。同時提拔何卿為大將軍,節製左右羽林軍與虎賁軍。”他也沒有辦法,只能通過何進這個外戚來製衡,為了這,也把這荒廢了幾十年的大將軍職位又提了出來。

  袁術與袁隗對視一眼,看來這陛下還不放心他們啊,為了這,甚至不惜把這個何屠夫提到高位。既然如此,那就先把實力捉到手中在說。於是袁術出列道:“陛下,為了平定亂匪,還請陛下準許各州郡組建兵馬,招募義軍討賊。”

  “準吧。”劉宏揮了揮手道。他也知道袁術等人子打什麽心思,可是如今這朝廷沒有了多余的錢糧,只能讓地方自建兵馬與自籌糧食了。至於以後,就慢慢來消弱地方。

  劉宏剛要說些什麽,宮外頓時一陣震耳欲聾的歡呼聲。 還沒有等大殿內的人反應過來,中常侍張讓連滾帶爬的跑了進來,大聲疾呼道:“陛下,宮門破了,在封胥與徐奉兩人的接應下,亂匪已經攻入皇宮了。”

  “卿此言當真?”劉宏頓時顫抖的指著張讓道。臉上的驚恐與慌亂也不斷增加。

  “臣句句屬實,絕沒有一句謊言。”張讓嚴肅道。他本來因為窺覷太平道給了錢財,也想保持中立。但是後來一想,他的榮華富貴,以及所有的權利都是劉宏給的,一旦劉宏有什麽三長兩短,那他的權勢與地位也一定跟著消失。

  於是在馬yuan義攻破內城時,就帶著私兵趕來了皇宮。他必須要把劉宏救出去。只有這樣,他的地位才能得到鞏固。沒有想到他一到皇宮宮門,就傳來了端門與章華門被徐奉與封胥兩人與賊匪勾結,宮門被打破,於是帶著私兵快速趕來崇德殿。

  “陛下,趕緊讓左右羽林軍與虎賁軍帶著太后,皇后,嬪妃,以及兩位皇子離開皇宮。”楊賜見劉宏驚慌失措,頓時道。

  “對。對。何進,按著楊太尉的話,立即去辦。一個人也不能少。”劉宏頓時直直的看向何進道。

  “諾。”何進也知道,皇后是他的妹妹,他也靠著他妹妹的關系,才能到達如今的地步,他必須也一定要把皇后等人救出。同時也知道,劉宏最後一句話的意思,不能丟棄太后,與皇子協。

  大約片刻鍾後,劉宏以及楊賜等人,簡略的收拾了一些東西,在五營羽林軍與虎賁中的護衛下,離開了皇宮,又從西門,殺散黃巾軍,逃出了雒陽,往長安趕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