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仁義道德,忠君愛國,包括經史文章在內,這是越千秋之前用各種鶴鳴軒出品的詩文集子,勾搭騙回來的武英館教授們負責的專業。而喬裝打扮,隱秘作戰,暗文密碼往來,包括北燕語之類的“外語”,那就是越千秋從之前出使北燕的使團裡挖過來的那些專業人才負責的范疇。
現在,第一類科目的成果尚未來得及檢驗,第二種科目的實踐時間,卻已經到來。
盡管不是親自上陣和人正面硬扛,但既然三司都還沒能抓住秋狩司的狐狸尾巴——說一句更不好聽的,是不是秋狩司主使的都還不知道——因此武英館的少年們也就精神抖擻地去開始了他們的牽製任務,或者說造謠大業了。
搖身一變的他們或書生、或小販、或酒徒、或茶客……反正就如同一把豆子灑在偌大的金陵城中分散開來,無時不刻變幻面目,把他們之前的那種猜測給一股腦兒倒了出去。民間本來就喜歡熱議各種事件,這就如同火上澆油一般,把百姓們八卦的熱情也都勾了起來。
一時間,整個京城各種人群議論的最大話題之一,無非就是,你覺得樓英長會在哪鬧事?
一連幾天,越千秋都笑眯眯拖了周霽月喬裝打扮優哉遊哉漫步市井,檢驗小夥伴們造謠成果,最終覺得大開眼界,充分見識到了主觀能動性發動後的結果。相比簡單的造謠,他甚至發現了很多花樣翻新的手段,從相對簡單的雙簧,到相對複雜的現場目擊,總之應有盡有。
他甚至被周霽月埋怨,這樣亂來一氣,日後會不會帶壞了一堆人。
為此,越千秋回答得異常坦然:“反正現在進武英館的人,都是三司重點考察名單上的對象,以後都會得到相應的重用,自然而然也就會被人監視,大家少不得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再說,有了今日的前車之鑒,以後誰要是還想這麽乾,那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於是,在這幾天時間裡,越千秋一面巡視小夥伴們散布謠言的成果,一面去三司分別打聽了一下劫法場事件最新進展,包括對那三家官員府邸啃硬骨頭的成果,甚至還得回去武英館給某些不夠靈活的人單獨輔導,往往是晚上回家見過平安公主和越老太爺後倒頭就睡。
也正因為如此,正月十八那天家裡春宴辦得怎麽樣,皇帝派陳五兩傳旨又鬧出了點什麽風波,他完全不知道——親近的人不想告訴他,不親近的人正在自己糾結。而因為相關當事人都被禁口,市井之中並未開始流傳,這就更加杜絕了他最後一個知情的渠道。
這一天,越千秋一改前幾天的鬼鬼祟祟變裝易服,一身往日最常見的行頭,把徐浩和安人青還有幾個伴當全都帶在了身邊,前呼後擁地再次上了街。果然,托他往日裡在金陵城常常招搖過市的福,他在鬧市區域沒晃悠多久,就被人認了出來。
若是平時,頂多也就是有些人在路邊指指點點圍觀,此時此刻,竟是呼啦啦有七八個人湧上了前攔住馬頭。正當嚇了一跳的徐浩連忙上前阻攔的時候,其中一個嗓門大的就大聲嚷嚷道:“九公子,聽說尊師嚴將軍掌管玄龍司,秋狩司副使樓英長潛入金陵,他知道不知道!”
一聽這問話,再一看人,越千秋心底著實樂開了花。不得不說,小猴子的易容術也已經高到了一定境界,此時跳出來竟絲毫看不出那真正的形象,連身高都比真人高出了將近兩寸。
情知各種各樣的傳言在街頭巷尾發酵多日,只要這麽一鬧騰,足夠讓更多的好事者完全把這事情當真,
他自然很滿意。然而,他那張臉卻繃得死緊,甚至連眉頭都緊緊皺了起來。“你問的乃是朝廷機密,我只能說,無可奉告!”
這樣的官方辭令顯然不能滿足被各種各樣的推測給狂轟濫炸的人們。眼見剛剛這問話的人並沒有招來呵斥和責罵,立時有真正大膽的人也站出來問道:“九公子說無可奉告,那麽意思就是真的有?這幾年秋狩司一再挑事鬧事,朝廷就對他們沒辦法嗎?”
越千秋自然不想看到有人因此而質疑到朝廷或者三司無能,當下就呵呵一笑,信心十足地說:“朝廷自然不會坐視。但要我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大家既然如此關心國事,那麽與其在私底下各自議論,還不如擦亮眼睛,盯住每一個可疑的人!當金陵城裡人人都相當於玄龍司校尉時,秋狩司再難有作為!”
他不指望金陵百姓有朝陽區群眾的能耐,但只要能夠充分牽製住相關各方,那幕後主使者不說寸步難行,要做點什麽卻會難上加難!
果然,他此話一出,不論是好事者,還是純粹看熱鬧的,瞬間議論紛紛。
而面對這眾口紛紜的場面,越千秋舉手壓了壓,見眾人很快安靜了下來,他就神采飛揚地說:“玄龍司也好,總捕司和武德司也罷,雖說術業有專攻,但在如今這等關鍵時刻還是合起來一同辦事的,大家如果要舉發,上任何地方都行。但這一次三司任務繁重,所以希望大家不要捕風捉影,聽信謠言,而是悄悄觀察,拿到切實的證據。”
越千秋說著就提高了聲音:“我可有言在先,貿然去三司舉發而提不出實證的,那是誣告。但只要大家提出的是實證,屆時查證屬實,那自然少不得論功行賞。這不是玄龍司或者武德司又或者總捕司和北燕秋狩司的較量,是我大吳和北燕的較量。所以,拜托大家了!如果真的能查個水落石出,大家都是功臣!”
在金陵城裡,越九公子一貫是強勢的代名詞,可此時此刻越千秋說完之後在馬上客客氣氣躬身為禮,沒有半點往日的凌人氣勢,顯得誠摯萬分,因此圍觀人群在片刻的沉寂過後,頓時爆發出了一陣叫好。
就連跟在越千秋身後,心知肚明這把戲的徐浩和安人青,也覺得他這番話實在是很漂亮。
光用國之大義來壓人,自然是空口說白話;而光是論功行賞來利誘,也容易被人指摘。雙管齊下,不論是哪個官員,甚至最擅長挑人刺的禦史,面對越千秋這番言語也只能折戟。
你怎麽指摘他?國與國的敵對和戰爭,本來就是匹夫有責,誰都可能上戰場!至於會不會有人去某些達官顯貴那兒堵門窺伺……呵呵,平民百姓又不可能爬你家牆頭,如果你真的被人抓出把柄來,說得輕點兒當然是你自己立身不正,說得重,那自然是你圖謀不軌!
當越千秋策馬離開,匆匆去玄龍司找嚴詡打探消息時,他在人前說的這麽一番話在有心人的使勁散布之下,一傳十,十傳百,頓時成了人盡皆知的秘密。
於是,在之前那些謠言中被提到的個人或者家族或者其他勢力,不消說立馬萬眾矚目,就連天巧閣的雲豐師兄弟三人也不例外。
三個人早就得到了越千秋的提醒,對此頗有心理準備,事先就已經采取了行動。三個人一點都沒有因為避嫌就躲在武英館裡不出來的意思,每日裡全都是大大方方出現在人前,甚至早出晚歸,在一家有名的茶館中一坐就是好幾天。
在眾多小心監視的目光下,雲豐甚至直言不諱地拍桌子說:“我倒要看看,我們就這麽坐在這兒,秋狩司的人敢怎麽來蠱惑我們!”
有越千秋保證加托底的他們師兄弟三個敢這般大大咧咧,可其他人那就叫苦不迭了。尤其是在得知此次劫法場事件後,立刻打算彼此串聯好好鬧騰一場,設法打一個漂亮翻身仗的人們,那更是難受到了極點。
元宵節那天在玄刀堂發難不成卻被氣得昏厥過去,然後被越影親自“護送”回到裴家別院的裴旭,自然而然就是最惱火的一個。
雖說還不至於被氣得小中風,可裴旭本來就已經臥病在床,當暫時執掌家務的堂弟在面前吞吞吐吐地說,別院從正門到後門再到側門邊門,甚至每一處圍牆外頭,都有明目張膽死死盯著的人,別說去聯絡誰,就連正常進出也會受到嚴密監視,他頓時氣得用拳頭砸床板。
“金陵城裡什麽時候出過劫法場這樣的奇聞,三司還有功夫來盯我裴家?”
“不是三司的人。”裴旭那堂弟說到這裡,臉色更加難看了,“大哥,是越千秋在街頭放出話來,金陵城如今不少閑漢為了建功立業,因為街頭流言說樓英長會和……會和我們勾結,所以紛紛三五成群地盯著……”
這話還沒說完,裴旭就氣得差點噎死,頓時摳著喉嚨一陣驚天動地的死咳,仿佛前幾天不是因為激動氣急過度而險些爆了腦血管,而是得了肺癆……
當他終於在漱盂中吐盡了剛剛積壓在喉嚨口的痰,發現裡頭赫然有幾團烏黑的淤血時,他登時變了臉色。出身世家的他仕途順利,隻比余建中大幾歲,如今也就是五十有三,按照擅長養身的裴家人那活法,大多能活到六七十,可眼下的狀況卻讓他又灰心,又痛心。
“這分明是那越千秋的詭計!你去,找人在街頭散布流言,就說他勾結天巧閣的人劫法場演戲……”
話還沒說完,裴旭就看到了堂弟那滿臉苦色,當即醒悟到自己這話根本不通,只能深深吸了一口氣,鎮定心神說:“必定是越千秋生怕天巧閣被牽涉到劫法場之事,由此禍及到其他武林各派,到時候朝中那些原本就反對重修武品錄的大臣群起攻之。”
見這一次堂弟連連點頭,他就冷冷說道:“這天底下又不是只有越千秋才知道混淆視聽!你派幾個人出去聯絡一下,讓他們也放出相應消息……”
這一次,話沒說完的他自己就停了下來,一時不禁氣得面色發黑。沒錯,他是看穿了越千秋是混淆視聽,可那又怎麽樣?越千秋早下手一步,放出了無數風聲,幾乎囊括了所有可能對劫法場之事發難的朝中文武大臣,然後又發動金陵百姓的力量展開監視。
就如同剛剛堂弟說的,只要人一踏出這座別院,只怕後頭就會跟上不止一條尾巴。就算甩掉了,回頭只要有人在市井之中放話說看到裴家別院的人鬼鬼祟祟,只怕家裡附近那些窺伺者會陡然大增,誰都想從已經沒了牙齒的裴氏身上啃下一塊肉,由此建功立業。
裴旭再次憤恨地握拳砸著身下的床板,隨即頹然歎氣道:“罷了,關緊大門,盡量避免不必要的外出,等這一陣風頭過去之後吧!”
不只是裴家因為這轟轟烈烈的全民戰爭而束手束腳,那些動作快參了三司一本的官員發現自己轉眼間成了被秋狩司挑唆的笨蛋,而摩拳擦掌準備看風色串聯攻擊的人們,則成了受到秋狩司蠱惑, 打算在金陵挑起內亂的圖謀不軌之輩。
一時間,眾多被點名的人家門外,全都多了好幾雙群眾的眼睛。
對於外頭的風風雨雨,宮中的皇帝始終沒有任何舉動,仿佛金陵城中那場震驚內外的劫法場事件沒發生過一般,仿佛那沸沸揚揚的傳言都是假的。這一天,當他照舊在殿內翻閱奏本時,就只聽外頭傳來了一個壓低嗓門的聲音:“皇上,英王殿下來了。”
除非皇帝特意吩咐,否則在通報這樣一聲過後,小胖子就能毫無顧忌地直接進去,可這一次,他卻特意賞了那通報的內侍兩個銀錢,等確定皇帝心情不錯,他就昂首闊步大步入內。
等行過禮,他就抬起頭說:“父皇,自從劫法場事件過後,金陵城中因為秋狩司作祟,眾口紛紜,烏煙瘴氣,崇明遠離父母一個人住在嘉王府,之前又傷勢未愈,心結未解,萬一再聽到些什麽風聲胡思亂想,那就不好了。”
皇帝不置可否,似笑非笑地打量了一會大胖兒子,這才沉聲問道:“那你的意思是,朕多派些可靠的人去那兒保護,免得人驚擾了他?”
“當然不!”見皇帝顯然沒有料到自己的提議,小胖子竟是生出了幾分說不出的自得。他挺起胸膛,擲地有聲地說,“依兒臣愚見,不如把他接進宮來好好調養!”
皇帝在微微一愣後,不禁哈哈大笑,竟是欣然點頭道:“好,就依你!只不過,既然是你提出的,這件事就交給你去辦。回頭若是接不來人,那可唯你是問!”
小胖子登時喜出望外,不假思索就立下了軍令狀:“父皇放心,兒臣一定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