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歐皇崛起》第七百五十八章 超級暴利的茶磚貿易
和斯康達那邊如烈火烹油般的熱鬧貿易場面不同,孔泰負責的采購,種類少,量也不大。但是,卻都非常重要。

 只是,廣州是一個貿易港,而且處於珠江三角洲下遊平原地區。所以,周邊地區種植水稻較多。而油桐和漆樹等多半產自丘陵山地,平原地區,多半被開墾成稻田了,不會被浪費用來長樹,更何況廣州這樣的大城市四周?

 所以,盡管開出了高價,孔泰的收獲也不是很大。比如油桐種子,他才收購了500斤,基本把廣州城裡的油桐種子庫存都掃光了。而漆樹種子更少,他只收購了300斤,也是把廣州城的漆樹種子都買光了。至於毛竹種子就更慘了,只有從城北竹林那裡弄到的5斤種子……

 倒不是說世面上這些種子稀少,而是,在廣州這樣平原地區,這些種子是比較少的。因為,這些種子就算買來了,也不可能種植在珠江三角洲下遊地區。既然沒什麽人種植,自然供貨就少了。孔泰能夠買到500斤油桐種子和300斤漆樹種子,還是因為他出了高價,收集了很多散貨,才湊到這麽多的。

 當然,如果孔泰能夠在廣州呆上個一年半載的,長期收購,肯定能夠收購更多。但是,因為沒有獲得朝貢貿易資格,孔泰肯定無法長久呆在這裡。所以,這種急促的收購行動,所獲自然不多。

 但這些也不算少了,一斤油桐樹種子可達上千粒,這還是油桐種子比較大的緣故。按照一個坑點兩三粒種子的穩妥點法(種子播種下去未必發芽,所以多點兩個中子保險。如果三個種子全發芽,那最後就留下長勢最好的那一株,拔掉另外兩株。當然,如果土地面積足夠,拔出來的另外的兩株(也有可能不發芽),也是可以移栽道別處的,但長勢肯定比不過保留的那一株)。即使按照一半的低發芽率來保守計算,一斤種子也是能夠種出四五百棵油桐樹的。而漆樹種子要小得多,一斤種子估計能種活千棵以上漆樹。所以,只要好生照料,孔泰收購的500斤油桐種子和300斤漆樹種子,還是可以種出至少兩萬多株油桐和三萬多株漆樹的。

 至於毛竹那5斤種子,毛竹種子非常輕,千粒種子才重24克左右。1斤毛竹種子,居然有兩萬多個。5斤的話,足有10萬多粒……就算只有一半存活,也能種出5萬株毛竹了。而且,這玩意長得快,竄起來也快,生命力頑強得不得了……

 ……

 眼看這三種種子都收購不到了,而斯康達那邊的收購還在進行中,孔泰不想閑著,於是,他開拓了另一個收購生意——茶葉收購……

 要知道,因為目前歐洲和大明還沒開通海上貿易路線,而馬林發明的伯爵奶茶又風靡全歐洲,導致現在歐洲茶價極高,要一匹戰馬才能換到一個四斤重的茶磚。而一匹戰馬的價格大約是100金幣左右。所以,目前西歐的茶葉價格,高達25金幣一斤,簡直高得離譜。

 馬林也是忘記了囑咐孔泰收購茶葉了,但孔泰卻知道,茶葉在歐洲的額風靡程度的。別的不說,現在歐洲貴族招待貴客,都喜歡用伯爵奶茶來當飲品。當然,這是招待貴客用的,普通客人,還是喝紅酒比較經濟……真正的原因是——茶葉太特麽貴了啊……

 要知道,歐洲人獲得的茶磚,還是大明朝在北方邊境和蒙古人茶馬互市得到的。蒙古人用一匹蒙古戰馬,就能換到120斤磚茶,也就是30個茶磚。但通過陸上商路運到歐洲,居然一個茶磚就換到一匹戰馬,價格翻了30倍。

 事實上,大明茶馬互市已經算是狠宰蒙古商人了。在大明朝境內,茶葉就更便宜了。廣州市場上,每斤上好的芽茶價格80文,也就是0.08兩白銀。而普通的葉茶,只有20文一斤,也就是0.02兩白銀。至於磚茶,檔次更低,是葉茶當中低檔的存在。最貴的葉茶大概40文一斤,左右,又叫細茶。而低檔的葉茶,就是磚茶了,才15文一斤。當然,產自福南安化的黑茶茶磚比較有名,價格則有20文一斤。

 但是,即使安化黑茶有20文一斤這麽貴,一個4斤重的茶磚,在大明也不過要價80文,也就是0.08兩白銀。可是,黑心的大明官方,用30個茶磚,就換來了1匹上等的蒙古戰馬。算成本的話,即使使用安化黑茶,也不過才2.4兩銀子。用其他不知名的茶磚,成本更低……但是,在大明境內,一匹戰馬的價格為十幾兩銀子……所以,大明茶馬互市,其實是坑了牧民叔叔的,抬高了幾倍的價格。但是,草原民族對此毫無辦法。因為,這生意完全是大明獨此一家的,有本事你別買啊……

 孔泰也是聽馬林說過安化黑茶的,所以,在那三種種子收購不到以後,就開始打聽安化黑茶的貨源。

 事實上,馬林並不喜歡喝黑茶,他更喜歡龍井之類的綠茶。可問題在於,綠茶,包括後來出現的紅茶(這個年代尚未出現),保質期都較短。一般而言,綠茶保質期只有一年左右,而紅茶是18個月,也就是一年半。

 可是,以目前船隻的速度,從廣州回歐洲需要航行10個月——尼瑪德,運回歐洲茶葉都快要過保質期了,還賣毛啊?

 所以,保質期最長的黑茶,成了馬林的首選。要知道,黑茶即使是散茶,保質期也有5道10年。而黑茶磚茶,保質期更是在10年以上……

 也就是說,把黑茶茶磚運回去,不愁茶葉會變質。除非,你進太多餓了,壓根賣不出去……

 但是,因為馬林的推動,現在歐洲很流行喝伯爵奶茶(主要是,咖啡尚未興起,大家只能喝奶茶)。所以,只要不進太多的貨,還是可以在保質期內賣光的。長達10年以上的保質期,讓商家可以放心囤貨……

 而黑茶茶磚的利潤是多少呢?孔泰算了一筆帳。在廣州,買一個安化黑茶的茶磚也不過才0.08兩白銀。而在歐洲市場,現在黑茶茶磚的價格是25金幣。按照1比12的金銀兌換比,就價值28.6兩白銀。如果不算運費成本的話,價格整整翻了357.5倍……這特麽的,比絲綢、瓷器什麽的還要賺錢啊……

 當然,若是大量運回黑茶磚的話,歐洲茶價肯定要降低。但即使降了三倍,再抹掉運輸成本,百倍的利潤總是有的……

 想到這裡,孔泰的心頭無比火熱。他叫停了斯康達大肆收購瓷器喝其他各種佔空間和重量的商品的收購,先等他收購茶葉……

 經過四方打聽,孔泰聯系上廣州城裡所有福南籍的茶商,用100文一個(原價80)安化黑茶茶磚的高價,從這些商人手裡購買了1萬塊安化黑茶茶磚,也就是4萬斤安化黑茶。

 之後,他又買了2000個其他種類的檔次稍低的茶磚,湊到了4.8萬斤磚茶。要不是廣州茶磚斷貨了,孔泰還想買更多。這些茶磚要是拉回歐洲,能換回1.2萬匹戰馬……

 當然,這是在茶價沒降低的情況下。但這麽多茶磚拉回去,肯定會導致茶價大跌的。不過,再怎麽跌,也是有百倍以上的利潤的。

 而斯康達采購的絲綢和瓷器,絲綢歐洲本身就有,只是質量不好而已。大明絲綢質量好一點,但最多賣個十倍價錢吧(相比大明的低價),利潤也就幾倍的樣子。而瓷器利潤稍微高一點,因為,歐洲人不懂燒製瓷器,所以,這買賣是獨一份的。一個普通瓷碗運回去,也能賣個一金幣。而普通瓷碗大明采購價才5文錢……這好像也有200多倍的利潤……

 只是,那些個普通瓷碗市場有限,而那些華麗的瓷瓶瓷罐采購價也比較高。算起來,利潤也就幾十倍。這個利潤率,比絲綢高,但比磚茶要低。

 只不過,瓷器利潤雖高,運輸卻是個大難題。因為,瓷器易碎。若是隨便堆放在船艙裡,遇到大風浪,瓷器很容易碎掉。所以,運輸瓷器時,需要特質的木架和箱子,還要填充棉花等緩衝物固定瓷器。所以,瓷器的運輸,是個大難題,而且很佔空間。不像生絲和茶磚,可以密集堆放……

 因此,最終算下來,瓷器的利潤有個二三十倍就頂天了,比不上磚茶,隻比生絲利潤高一點。

 所以,最終在裝船的時候,孔泰要求——有限裝載茶磚,其次裝載生絲。最後,再裝載瓷器喝其他的商品……

 果然,因為瓷器需要的木箱和木架很佔空間,而且佔重量。最終,孔泰做主,隻保留了那些精美的瓷器,比如青花瓷等帶圖案的高檔瓷器。至於從小瓷器店裡掃貨來的普通青瓷碗等外表光禿禿的低檔瓷器,全部舍棄了。當然,也沒丟了,而是送給了廣州市舶司提舉丁海山。這些瓷器雖然抵擋,但好歹量大,總得算起來也是值個百余兩銀子的。孔泰名義上說“寄存”在廣州市舶司,但臨走前,偷偷告訴丁海山“愛怎麽處理怎麽處理”,也就是讓其出手換錢了……

 另外,為了給茶磚、瓷器、絲綢等高檔暴利的商品騰地方,斯康達采購的水稻種子,也被孔泰舍棄了大半,隻保留了幾麻袋做種。其余的,直接丟在了碼頭上,通知布政司衙門的人來拿去贈送給那些饑民……

 在把三條船的船艙都裝滿了之後,孔泰才叫來這幾天一直在廣州清樓裡鬼混的哥倫布,敦促其出發……

 哥倫布因為不懂漢話,只能讓孔泰和斯康達全權處理和大明接觸的事情。而他自己,則老毛病犯了,管不住自己的下身了……

 孔泰也知道這貨的毛病,好在,這次帶來的白銀非常充足。於是,孔泰找到廣州最大的一家清樓,塞給老一鴇幾個大號銀錠,直接讓哥倫布住在清樓裡了……直到事情忙完了,才把這廝叫回來……

 而當哥倫布從清樓出來的時候,雖然沒醉酒,但腳步卻是一步三晃——明顯虛脫了……

 無奈之下,為了不讓哥倫布這個大航海家死在航行途中,孔泰隻得花大價錢找到廣州城裡的名醫,開了幾副名貴的補藥,打算航行中給哥倫布補一補腎。要不然,這廝肯定堅持不到回國就會掛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