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哥倆的童言童語不時把了塵逗得大樂,她低頭親親小玉兒,又側過身親親他們。
他們真聰明,堅決貫徹爹爹和娘親給他們布置的任務,一定要把奶奶巴結好。
而楚小姑娘和陳大寶則乖巧地倚在陳阿福身邊,聽兩個弟弟講著傻話,跟著呵呵笑著。
下晌,王成小舅舅和吳氏領著王小弟和王小妹最先來。接著,付家、秦家、王家,大人們領著孩子們都來了,連付總兵都十分給面子地來了。
男人們由楚令奇陪著,在外院招待。陳阿福和宋氏陪著女人孩子在正院。
吃了晚飯,把客人們送走後,陳阿福送了宋氏一個錦盒。說道,“謝謝二弟妹,這些日子,多虧你和二叔幫忙。”
宋氏笑道,“爺們是兄弟,咱們是妯娌,該幫忙。大嫂幹嘛還這麽客氣?”
陳阿福笑道,“那可不一定。即使是親兄弟,許多兄弟妯娌之間還相互拆台呐……”她沒好說的是,你的嫡婆婆李氏不就是這樣的人嘛。
宋氏也明白陳阿福的意思,抿嘴笑起來。她打開錦盒一看,裡面躺著一支金累絲嵌綠松石步搖,兩枝酒盅大的鑲珠金雀簪,還是京城吉泰銀樓打製的。宋氏估摸著,自己的所有首飾加起來,都比不上這幾支首飾值錢。
忙道,“大嫂,這些首飾太值錢了,我怎麽好意思……若我家爺知道我要了大嫂這麽好的東西,會罵我的”
陳阿福笑道,“我送你的,你收著就是,這是咱們妯娌之間的事。”
宋氏實在太喜歡這幾樣首飾了,笑咪咪地收起來,又說道,“借著大嫂的光,曾掌櫃和羅掌櫃時常給我些稀罕貨,如今鋪子經營得很不錯,開了不到一年就淨賺了一百兩多銀子。”
宋氏開著一個小布莊,羅掌櫃會平價給她一些江南出的綢緞,曾掌櫃則會給她一些番外來的高麗布或者羊絨毯之類的東西。
兩妯娌說了很久,楚令奇來正院叫人,才把宋氏母子接走。
正月十一衙門開印,初十晌午陳世英一家從京城趕了回來。他們一回來,便讓人給陳阿福帶信,讓她帶著孩子去吃晚飯。順便再把侯府和瑞王府、江府給他們送的禮物,還有楚老侯爺的信帶回去。
陳阿福等到下晌申時初,覺得他們應該收拾好了,便開心地領著五個孩子去了陳家。
去了正院,卻看到陳世英臉色不太好看,江氏的眼睛有些紅腫。
這兩口子生氣了!
江氏原來一直是無原則的遷就陳世英,今天是怎麽了?
他們見陳阿福一家來了,都堆起笑臉招呼著孩子們。江氏又把小玉兒抱過去,笑道,“哎喲喲,姥姥的外孫女長開些了,更像姥爺了。”
聽了江氏的話,陳世英又看了小玉兒幾眼,眼裡方露出幾分笑意。
不多時,陳雨晴、陳雨嵐、陳雨霞、陳雨朝幾姐弟來了。陳雨朝可沒有羽哥兒和朝哥兒健壯,走路還不穩,要有大人牽著。不過,已經會說不少話了,還會背幾句詩。
幾人說了一陣話,陳阿福見江氏跟她使了個眼色,便跟著江氏去了側屋。
原來,江氏的娘家給陳雨晴說了一戶人家,家裡條件不錯,祖父是正三品的督察院左都禦史,父親也是個知府,在遼州那邊任職。後生功課也很好,已經考中了秀才,今年秋天會下場考舉人。比陳雨晴還小半歲,今年十七歲。
陳阿福說道,“聽條件還可以啊,父親不同意?”
江氏歎了一口氣,說道,“你爹不同意,說後生長得不好,又矮又胖,配不上晴兒。”
陳阿福笑了起來,
說道,“我爹長得俊,所以看女婿的眼光也要高一些。”江氏也被逗笑了,遲疑地說道,“這個後生……唉,也不是你爹眼光高,這個後生比晴兒還要矮半頭。我琢磨著,矮胖又怎地?只要後生好,家裡好,晴兒嫁過去不受苦就成。晴兒已經十八歲了,再挑下去,我怕……”
她們正說著,陳世英走了進來。說道,“那馮大人脾氣怪異,又重規矩,嫁進他家,也不見得晴兒就一定過得好。而且那馮家小子也太……”覺得一個男人評價別人的外表不好,他住了嘴,隻嫌棄地皺皺眉,又道,“我,我陳世英怎麽能找這樣的女婿,還不如找個俊俏、多才、人品好的寒門小子。我不就是出生寒門?也沒讓夫人和孩子們受委屈。 ”
江氏說道,“像老爺這樣品性高潔的寒門子弟又有幾個?那是打著燈籠也難找。我怕找到那些天天想著媳婦嫁妝的寒門小子,一家子幾十口人都想靠著那點嫁妝過日子,那晴兒以後的日子可糟心了。聽說,這樣的人家可不少……”
江氏為母則強,第一次忤逆了丈夫。
聽了馮家後生的條件,陳阿福也不太喜歡。陳雨晴雖然長相只能算中人之姿,但絕對不醜,身材也好,配給那樣的男人,著實有些可惜了。
不是陳阿福一定要以貌取人,實在是雙方不了解,又沒有感情基礎,當然要先看長相了。又想到九皇子就快立太子了,說不定明天一上朝皇上就會頒詔書。
若這樣,不僅楚家徹底起來了,陳世英也注定前程似錦,還有自己這個撫養太子同胞弟弟長大的長姐,這三大利好總能壓過趙老太婆和陳雨暉對陳家姐妹造成的壞影響。這樣,陳雨晴的親事應該不會太艱難,至少不至於找這樣一門親事。
便說道,“娘也別著急,再等等。那個馮家後生不是還沒考舉人嗎?考上了舉人再說。別是他連舉人都考不上,又矮又胖又沒本事,這樣的人當然不配給又高又俊又有本事的爹當女婿了。”
陳世英大笑,本來想說那人即使考上舉人也不行,但想著還有大半年的時間,說不定又能遇到合適的,何況朝中的動向好像於九皇子極其有利。他點頭答應下來。
江氏也笑起來,若馮家小子沒考上舉人,除了家世,也的確一無是處了。
陳世英把一封信交給陳阿福,說道,“這是老親家給你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