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名門小日子》第30章 趣味接風宴
  最終在眾人的笑鬧中,以大少爺這組各答對一題,四少爺這組答對一題,兩組各加一分,其余全軍覆沒,不過眾人確實玩的開心,沈青林和楊潤素獲得了獎品。沈青林請楊潤素先選自己喜歡的物事,楊潤素執意不肯先選,要請沈青林先選,沈青林隻得挑了那套精致的弓箭和一個翠綠的翡翠鐲子,其余全都送與楊潤素,楊潤素也是個大方的女孩子,當下就把禮物分別送給沈家五位姑娘挑選自己喜歡的,說是這比賽就是為了玩樂一回,禮物當與姐妹妹共享。  很顯然,二老爺、二太太和韓姨娘對於沈青林的表現很滿意,楊先生和楊夫人對於楊潤素的表現也很高興,總之,這場趣味的接風比賽算是賓主盡歡吧。

  徐媽媽進來問飯菜齊備了,是否現在擺飯,大太太點點頭,當下大老爺並少爺們都去對面的亭子裡入席,這邊大太太也帶領大家入席。一時間只見十幾個丫鬟們擺了飯菜上來,又端了水伺候主子們淨手,然後才開始用飯,因這桌都是女眷,丫鬟端上來的是上好的果子酒,甜甜的,帶著淡淡的芳香味,見大太太吩咐丫鬟給對面的少爺們也上些果子酒,說下午還要上學,要少爺們少飲些酒。清夕尋思著改天要嘗試一下看能不能搗鼓出些果汁來喝,嗯,可以嘗試一下。

  兩桌人說說笑笑開始用餐,這也是清夕很滿意的一點,沈府雖然很講究禮儀,但沈家祖上的規矩卻從不讓家人推崇“食不言,寢不語”那套,老太爺也說出去在別人家該怎麽樣就怎麽樣,但在自己家關起門來還講究這些,弄得親親熱熱的一家人反顯生疏,想來這都要歸功於同為穿越同類的沈家先祖了。

  宴席沒開多久,少爺們那桌就開始熱鬧起來,他們已經開始在行酒令了,二太太笑著說:“大嫂,我們這桌也不妨尋些樂子,別這麽悶著吃飯,沒得悶著了孩子們。”

  大太太笑著應了,問二太太可有什麽好注意,二太太是個心直口快的性子,與身為武將的二老爺性子都是直爽的,“咱們往常見外頭那些世家夫人奶奶們總愛玩些文縐縐的接詩啊什麽的遊戲,我是覺得這遊戲有些悶,怪沒意思的,不知楊夫人可有什麽好注意?”。

  楊夫人搖搖頭,“不怕兩位太太笑話,自從我們家老爺辭官後,我也就一心在家教養孩子,很久沒出來活動了,哪裡會知道這些個東西啊。”

  三人一時之間也想不到什麽好主意,楊潤素卻笑著說:“兩位太太還有母親卻是忘了不成,咱們這兒不是還有主意最多的三姑娘麽,三姑娘可有什麽好主意不成?”

  清夕想起了《紅樓夢》裡的擊鼓傳花遊戲,於是對眾人講了,二太太聽了高興極了,說:“還是三丫頭主意多,這個法子好,又簡單又可以讓大家開心,咱們啊就玩這個。”

  眾人欣然同意,楊夫人說:“鼓聲停的時候誰拿到花誰就講個故事或笑話停,必須要讓大家都滿意才可以,不然就罰酒啊。”

  於是大太太讓小廝們去尋一面小鼓來,讓丫鬟們去院子裡摘一支開的正好的海棠。不多時,眾人開始玩起了擊鼓傳花的遊戲。

  大太太讓身邊的夢娥用帕子蒙了眼睛,清夕告訴她可以開始敲鼓了,想停的時候就停,然後一支開的極好的海棠從大太太手裡開始傳了起來,第一輪鼓停的時候,花正好從四姑娘手裡傳到了五姑娘的手裡,五姑娘沈清玥一臉懊惱的說應該再傳快一點,傳到潤素姐姐手裡,四姑娘沈清芳好笑地說:“快給大家講個笑話或者故事也行,

不然就要罰酒了。”  沈清玥皺著秀氣的小眉頭,想了想就講了件自己的糗事給大家聽,倒也逗樂了大部分人,算過關,第二輪鼓停時輪到了楊夫人,楊夫人講了個簡短的小故事,也過關,第三輪鼓停時恰好輪到了清夕,清夕想了想就給大家講了自己以前在一篇小說中看過的笑話,說道:“古時有個詩人非常有名望和才氣,當時的皇帝聽說後召他進宮,一次宴會上,皇帝說“李愛卿,朕命你寫詩助興。”那詩人答道:“皇上,寫詩可以,還請貴妃為我磨墨。”皇帝爽快答應了,說道:“哈哈,這有何難,來人啊,上饃饃,貴妃啊,你就喂他吃幾個吧。”

  沈清夕講得聲情並茂,眾人一聽笑的前仰後合,樂的不行,楊潤素笑的眼淚都出來了,斷斷續續地說:“我今日才知道,原來磨墨還可以這樣理解啊。”

  對面亭子裡的沈青揚過來問道:“母親,你們可是有什麽好玩的,也給我們講講,讓我們也樂一回。”

  大太太隻拿手指著清夕,笑得直揉肚子,清夕隻得將眾人玩的遊戲和她的講的笑話又說了一遍,沈青揚聽了也是直樂,那邊幾位少爺就催著他過去給他們講講,沈青揚過去將此事一講,眾人更是笑的毫無形象,三少爺沈青玨愣是將嘴裡的酒都噴了出來。一時間,整個亭子笑聲一片。

  接風宴過後,大太太、二太太親自送了楊夫人去錦繡園安歇,楊夫人一行到了錦繡園安歇,先是感謝了沈府的盛情招待,又留二人閑聊。於是分賓主坐了,丫頭們上了茶後,楊夫人才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我有些事情想拜托兩位太太幫忙。”

  大太太答道:“咱們之間也不用這樣客氣,能幫忙的咱們肯定幫,你且說說是什麽事?”

  楊夫人將手中的茶下,整理了下思緒方才說:“我想請兩位太太幫忙打聽打聽這附近有沒有不錯的宅子及價格公道的鋪子,我想買下來。”

  二太太一愣,說:“你們是想要搬出去住?可是有我們招待不周的地方?”

  楊夫人連連擺手,“兩位太太不要誤會,我們老爺時常說起沈家是當今世家王侯中最有情意的,我雖今天第一次進府,但仍是感受到了這種氣憤,之所以打算買鋪子與宅子,也是同我們老爺商議過的,我們老爺這個脾氣是斷不肯再出仕的,可眼下比不得從前,孩子們年齡都大了,子謙已經快滿十三歲了,潤素也已經十歲,再過幾年孩子們就都要談婚論嫁,我和老爺想趁現在給孩子們攢點家業,所以打算先盤下個合適的鋪子,做點生意,將來也能為子謙打點一下,等家裡好些了再買下幾個莊子,免得將來孩子們受苦。”

  其實楊夫人還有另外的一層考量,他們一家都住在沈府,感覺上就像沈府養的清客,這樣倒不如自立門戶來的自在,況且將來孩子們談婚論嫁的時候,說起楊府老爺原是沈侯爺府上的西席,外人也會給予幾分尊敬。大太太、二太太也都是為人父母的,如何會不懂得楊夫人的心思,兩人對視一眼,將此事應了下來。大太太說:“不知您想要什麽樣的宅子,鋪子可有位置的限制?”

  楊夫人答道:“我們家人口原就不多,三進的宅子足夠住了,隻不知這附近可由合適的?我是想著最好和侯府不要太遠,這樣孩子們來府裡讀書也方便, 我們也能時常往來,只是不知是否有這樣可巧的宅子?鋪子嘛?我初來京都,也不知道這京都城的地價如何?位置倒是不限,最好是個熱鬧的地段就好,您先幫忙打聽著,這事少不得讓兩位太太幫忙參詳一下。”

  二太太笑著說:“應當的,我們家也是有鋪子和莊子的,不然我們光靠侯爺和兩位老爺的俸祿哪能養活這一大家子人啊,況且咱們家少爺姑娘們又多,少不得要尋思些賺錢的營生,大嫂,咱們家要不是。。。。。哎,也該多添些莊子的,不如趁此機會看看,過幾年也給姑娘們準備嫁妝了。”

  大太太何嘗不想,只是家中經濟捉襟見肘,心裡也是越發著急,過幾年孩子們也都該議親了,府裡多些莊子也能撐撐門面,想到這裡,大太太不禁暗自擔心家裡狀況要是沒有改善真不知如何是好。

  強壓下心頭的憂愁,大太太點點頭,說:“這事我會讓徐安先打聽著,待有合適的,咱們一塊出去看看,這段時間,楊夫人就先放心的在錦繡園住著就是了。”

  “如此多謝了。”楊夫人起身謝道。二太太也知道目前家中情況不好,自然不會在這個問題上多說。

  三人說了會話,看楊夫人乏了也就各自散了,大太太回去吩咐自己的陪房徐安去尋找合適的宅子、鋪子等,沒幾日,徐安就在和衛國候府隔著一條巷子的如意巷中尋到了一座三進的宅子,主人因舉家南遷,急著將宅子轉手,大太太和二太太陪著楊夫人看過後覺得還不錯,就買了下來,楊家也收拾齊整合家搬了過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