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協把伏完嚴厲的訓斥了一頓,讓他以後絕不準再信口胡言,再敢說呂卓的壞話,詆毀大將軍的言行,絕不輕饒,伏完悻悻的走了,看的出來,他並沒有灰心。
等伏完走後,劉協久久沉默不語,忽然他抬起頭來,望著金碧輝煌的宮殿,喃喃自語道“德祖,不知你現在怎樣了?”
劉協想到了楊修對他提到過的倚天蘿,雖然呂卓對他不錯,但是,他知道,呂卓絕不簡單,自己盡量不要表露出任何的敵意,像伏完這樣激進衝動的做法,成事不足,敗事有余,劉協並不讚同,他已經想好了,今後要做一棵依附於呂卓的倚天蘿,當然,這種依附是暫時的。
這次訓斥伏完,劉協倒真想讓呂卓知道,環顧四周,劉協也不知道究竟這宮殿的四周,有沒有呂卓派來的眼線。
………………
諸葛玲推開諸葛亮的書房,跟往常一樣,二弟依舊正在伏案讀書,案桌上擺滿了書簡,像小山一樣,把諸葛亮的大半個身子都給擋住了。
諸葛玲懷裡拿著一件剛縫製的袍子,這是她親手給諸葛亮做的,到了近前,諸葛亮這才聽到動靜,抬頭一看,諸葛亮頓時笑了“二姐,你來了。”
“看的什麽書?”諸葛玲隨口問道。
“都是些兵書戰策,有《六韜》《孫武子》《司馬法》《尉繚子》”諸葛亮回道。
把衣服遞給諸葛亮,諸葛玲說:“這是給你的,等月英過了門,二姐就放心了,你整日研讀兵法,忙起來連飯都顧不上,身邊沒個人照顧可不行。”
諸葛亮笑了笑,對黃月英他非常滿意,說起來,還要感謝呂卓,諸葛亮突然臉色一變,嚴肅了許多“二姐,等我姐夫回來,你要提醒他,君臣有別,勸他能放則放,不要管的太多,這對他不是好事。”
經過跟劉協幾次接觸,諸葛亮看的出來,劉協不僅有雄心抱負,也非常有能力,若呂卓肯放手,劉協一定大有可為。
“你說什麽?”諸葛玲頓時愣住了。
諸葛亮這番話,不啻於一記驚雷,讓諸葛玲一點防備都沒有。
諸葛亮說道“二姐,我是認真的,相信,你也不希望讓姐夫成為獨斷專橫招致惡名的人吧,他現在做的很好,我承認,他比曹操董卓要強的多,可是,正所謂,一山難容二虎,姐夫從無到有,打下了偌大的基業,雖然他把權利還給了陛下,可是,下面的人隻認姐夫,不認陛下,這樣下去,可不是辦法。”
諸葛玲目瞪口呆的望著諸葛亮,好像一下子不認識了一樣,諸葛亮又道“我是為了姐夫,我不想讓他成為千古罪人。”
“千古罪人?二弟,二姐雖然懂的不多,但是也明白,你姐夫做的比任何人都要好,沒有他,陛下會是什麽樣,你心裡清楚嗎?劉備可以拿劍指著陛下,讓他用手去抓劍刃,就算把手割斷,陛下也不敢不做;曹操呢,一再削減宮廷供給,陛下甚至連點葷腥都吃不到,董承作亂,陛下連親生的骨肉甚至都沒有保住,董卓其惡,更是令人指,二弟,你姐夫做的怎麽樣?比他們強的何止百倍千倍。”
諸葛玲非常氣憤,臉都氣紅了,更多的是心痛,因為諸葛亮說的這番話,換了任何一個人說都可以,唯獨他不行。
因為,呂卓對諸葛家有恩有情,這些年也沒少照顧他們。
諸葛亮卻毫不退縮,迎著諸葛玲的目光咬牙道“正因為,他是我姐夫,所以,我才說這番話,陛下是當今天子,是漢家之主,不要以為對他好,就能怎麽樣,陛下要是可不是施舍,君臣有別,臣子為陛下做任何事,
都是理所應當的,二姐,你應該懂得這一點。”諸葛玲氣的話都說不出來了,諸葛亮卻理直氣壯的說道“我問心無愧,雖然姐夫做的很好,但是,仍舊不夠,我希望他做一個一心一意忠於大漢的忠臣,永遠不要引起別人的猜忌和敵意。”
別看諸葛亮還小,但是很多事情,他卻看的非常透徹,也遠比別人看的長遠。
就憑呂卓出征之前那萬人響應的聲勢,這就是一個不祥的預兆。
呂卓應該主動帶頭高喊陛下萬歲,把軍卒對他的擁戴和敬意,轉移到陛下身上,可他並沒有這麽做。
諸葛亮用心良苦,想讓呂卓當一個匡扶漢室的忠臣,可是,他卻不知掉,對任何人,呂卓都不會低頭,即便是劉協,呂卓也不會臣服。
呂卓擁有的是穿越者的思想,而諸葛亮的想法,則是深受漢家正統思想的影響,就算君讓臣死,他也不會猶豫。
………………
當呂卓領兵抵達壽春,張郃和張遼兩人急忙來找呂卓“主公,事情有些棘手,壽春城池太大,憑我們這幾萬兵將,很難全部包圍起來。”
呂卓一皺眉,張郃忙回道“之前袁術在壽春稱帝,將城池再次加寬加長,光是外牆足有幾十裡長,主公,不是長他人志氣,想要把壽春徹底圍困起來,就算再增加一倍的兵力,也是枉然。”
呂卓急忙上馬圍著壽春轉了半圈,仔細一打量,張郃並非虛言,這壽春實在太大了,呂卓的兵馬現在加在一起,約有七萬人,一旦散開圍成,非常吃力。
就算勉強將城池圍住,對方想要突圍,只要集中兵力選擇攻擊任何一處,都能就順利突圍。
重新返回營帳,將眾人召集在一起,呂卓開門見山的說“大家各抒己見,群策群力,看看有什麽好的辦法沒有。”
張遼回道“依我看那,乾脆只派兵圍困南北兩處城門,東門和西門外設置伏兵,這樣也能減少我們的負擔。”
張郃搖了搖頭:“雖然辦法可行,可是壽春的北門,正好挨著淮水,我們沒有水軍,很難將北門給困住。”
徐庶深以為然“這麽說,我們根本無法將壽春徹底封死,這樣下去可不是辦法,若是無法將壽春封死,敵人可來去自如,輜重補給也能順水路源源不斷的運進城中,僵持下去,對我們非常不利。”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文學館手機版閱讀網址: